首页 > 健康·生活

成都男子胆囊取出785颗结石 专家称饮食习惯导致

2022-12-06 22:04: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12月6日电(记者 王鹏)记者6日从四川结石病医院获悉,该医院近日收治了一例罕见病例:一男子胆囊内竟取出785颗结石。对此专家表示,这与该患者爱喝酒吃肉且不吃早餐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

  记者了解到,患者李华(化名)是成都市大邑县某医院检验科医生,7年前体检发现胆囊结石,并无明显症状。近3、4年,他的结石开始反复发作,以右上腹隐痛为主,有着学医背景的他,意识到必须积极治疗了。

  传统的胆囊结石治疗,主要以药物保守控制和胆囊切除手术为主,而这两者,都不在李华的考虑范围内。“药物肯定是不行的,胆囊是人体的器官,长了就有它的道理,我从来没想过切胆。”因此,李华选择了保胆取石手术。

  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一科主任陈红春介绍,该患者的胆结石虽多,但术前检查符合相关指南标准,如果术中探查胆囊条件依然符合,胆囊就可以成功保住。

  随后,陈红春为李华实施“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115分钟后,手术成功完成。医生给患者家属送出了结石,密密麻麻一盘子,直径均在0.2cm左右,家属非常吃惊。术后经过医生仔细清点,足足有785颗。

  为何一个人的胆囊能长出这么多的结石?陈红春表示,胆结石的形成,除了遗传、代谢、寄生虫等因素,生活饮食习惯也是重要因素。”我们了解到,这位患者爱喝酒、吃肉,不吃早餐,早上只喝两杯白开水,容易导致胆结石的饮食习惯几乎是全部‘踩雷’。”

  “肉类,尤其是肥肉、猪蹄等,是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摄入过量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容易析出沉淀凝聚成结石。不吃早餐也会导致胆汁高度浓缩,胆囊不能及时排空,胆汁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而长期大量饮酒会严重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中的胆红素酶,使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进而形成胆色素结石。”陈红春提醒公众,要预防胆结石,就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荤素搭配,按时吃早餐,控制油脂和胆固醇的摄入,尽量不要饮酒,增强体育锻炼。(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 培育冬春季新型文旅业态

      中新网兰州12月15日电 (闫姣)“为了紧紧抓住游客迫切回归自然、放飞心灵的休闲旅游需求,甘肃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复苏振兴的突破口和主阵地,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

    时间:12-15
  • 圣利卓在华获批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与全球同步

      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4日获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创新药圣利卓®(通用名:佩索利单抗注射液)在华用于治疗成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简称GPP)发作...

    时间:12-14
  • 西安交大一附院首创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术

      中新网西安12月14日电 (阿琳娜 刘炳圻)14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外公布世界首创腹腔镜辅助全肝移植术的研究及应用过程。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

    时间:12-14
  • 北京持续培育文旅新产品 新一批16家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公布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徐婧)北京持续培育文旅新产品、新品牌、新模式,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14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线上举办2022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发布活动,公布了...

    时间:12-14
  • “中国药谷”布局核酸药物前沿领域 7家项目企业入驻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有“中国药谷”之称。今天,记者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了解到,北京国际核酸药物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

    时间:12-14
  • 第二十届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开幕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4日电(潘琦)14日,第二十届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在天山脚下的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开幕,正式拉开了乌鲁木齐2022-2023冬季冰雪旅游的帷幕。  此...

    时间:12-14
  • 2023年北京市公园游览年票15日起发售 首次推出电子年票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徐婧)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2023年北京市公园游览年票将于12月15日开始发售。今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携手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

    时间:12-14
  • 疫情过渡期,阳性居家工资如何发放?

      作者:郭晋晖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新冠阳性感染者从集中隔离转为以居家隔离为主。在疫情过渡期,用人单位如何合规地支付新冠感染员工工资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上海...

    时间:12-14
  • 介入治疗新技术为老年房颤患者减少卒中风险带来福音

      中新网上海12月14日电 (陈静陈霞琼肖鑫)房颤患者是脑梗的高危人群,比非房颤的同龄人,房颤患者发生脑梗的风险增加大幅增加。记者14日获悉,上海心内科专家率先使用Laager封...

    时间:12-14
  • 线上“发热门诊”可为防疫作更大贡献

      罗志华  据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以来,在线上咨询“发热”症状的问诊量增长212%。为此,多家互联网医药平台开设线上“发热门诊”。比如有平台升级“防疫关爱门诊”专区,推出...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