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颗柑橘的致富经:20余年何以成为“橘中爱马仕”?

2023-11-16 16:22: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1月16日电(记者 林波)“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1月16日,走进“柑橘之乡”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晓塘乡的田间地头,空气中弥漫着柑橘的清香,随处可见硕果累累的“象山红美人”柑橘。

  “目前价格和往年差不多,零售价估计在30元/斤左右。”象山“橘二代”顾芷宁正忙着查看柑橘的成熟情况。

“象山红美人”柑橘。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2001年,中国第一棵“象山红美人”柑橘在象山县选育试种。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从一棵柑橘到种植面积达3.6万亩的规模化种植,“象山红美人”柑橘实现了“亩均超万美元”高效益,成为真正的“共富果”。

  当日,“象山红美人”柑橘正式开摘,橘农迎来“丰收季”。

  象山地处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不仅揽拥壮美山海,好看好玩,更是蕴藏精美物产,可品可享。

  “象山红美人”柑橘便是众多精美物产中的佼佼者。因其果皮光滑、肉质细软、糖度高、降酸早、香味浓,市场售价达60元/公斤,被称为“橘中爱马仕”,已成为象山乃至浙江农业的一张靓丽“金名片”,是广大橘农心中名副其实的“致富果”“黄金果”。

  2023年,“象山红美人”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预计总产量2.7万吨,一产产值超8亿元。

“象山红美人”柑橘。 象山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历经20余年发展,“象山红美人”柑橘如何在水果界保持竞争力?

  “象山成为全国柑橘品种数量保存最多的县。”据象山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史欣荣介绍,在“种苗研发”上,该县开展了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攻关,建成国家级柑橘杂交育种基地、种质资源圃、无病毒采穗圃6个,拥有自主杂交后代单株超6000个,保存国内外柑橘品种资源450余个,储备极具推广价值新品种20余个。

  为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该县还健全品种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象山红美人”柑橘病毒病无偿检测,建立无病毒种苗全程追溯系统和赋码监管系统,确保种苗性状长久优良。

  此外,今年象山县创新启动“象山红美人”碳标签工作,推广运用低碳种植技术,在包装上加注碳足迹标签,推动象山柑橘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象山县副县长石赟甲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抓住柑橘产业发展不放松,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牢牢树立品牌强农理念,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象山红美人”这颗“共富果”越来越香甜、乡村生活越来越美好

  特别是在口感上,该县将加快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在柑橘产业应用推广,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栽培和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产地规模化、生产绿色化、管理规范化、果品优质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离不开强大的产业支撑。

  “象山柑橘节不仅是一个展示象山柑橘产业的平台,更是一个凝聚人心、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窗口。”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茅黎泓在“万象山海,橘香人间”第七届象山柑橘节暨象山红美人开摘仪式上表示,象山柑橘节的举办能更好助推象山乃至宁波市柑橘产业创优质、创品牌、创精品,扩大“象山红美人”柑橘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冲刺全年目标 经济提质增量 如何多方发力?

      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不到50天,全年经济接近收官。预期目标能否完成?从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来看,可以说已经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基础。还有不到50天,冲刺全年目标,在扩内需、促消费方面,后续还将如何发力?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怎么解决?还将出台哪些更大力度的措施,来吸引外资来华投资兴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

    时间:11-17
  • 近日全国日均快递揽收业务量超5亿件 包装物何去何从?

      随着年终消费旺季的到来,邮政快递业也迎来了业务旺季,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进入11月,全国日均快递揽收业务量超5亿件。大量的快递产生了不少的包装,这些包装物何去何从?循环利用的理念是否得到普及?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处快递站点,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不少取件人在站点拆开包裹后,会就近将包装物投入眼前...

    时间:11-17
  • 听声断位、提前预警 新型可穿戴设备能“识音辨病”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推出一款新型软质、微型可穿戴设备,其性能远远超出了医生听诊检查时获得的间歇性测量结果。这些设备轻柔地黏附在皮肤上,可在身体任何区域的多个位置同时无线连续跟踪体内的微妙声音。这项新研究16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团队在15名...

    时间:11-17
  • 新技术助力中国纺织业——“智”变升级,“织”造未来

    现代化的纺织工厂内,智能纺锤上下飞舞,滚下一锭锭的密集纱线;工业机器人“摇头摆臂”,将棉纱“穿针引线”,纺织成衣;仓储车间的小机器车来回穿梭,自动化控制让装载成品分毫不差……上述情景,是不少中国纺织企业的生产常态。  纺织行业是中国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和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在新技术助力下,产业...

    时间:11-17
  • 隐私运单: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快递行业隐私运单日均使用量突破2.5亿单——  让快递个人信息更安全   一张快递运单能泄露多少个人信息?  有调查显示,透过快递运单上显示的姓名、手机号和地址,能还原出90%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通过手机号,可查到绑定的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账号,进而了解个人兴趣偏好和消费习惯等。  给快递贴上隐私运单,让个人信息“藏...

    时间:11-17
  • 6200元/杯!天价咖啡合理吗?网友:听到价格就提神了

      6200元/杯!天价咖啡合理吗  网友:听到价格就提神了 执法人员:卖多少钱商家说了算,可前提得诚信经营  近日,一则“上海市场出现每杯6200元的咖啡”的消息引发关注。一杯咖啡为什么那么贵?有人买单吗?对于上海这座拥有全球最多咖啡馆的城市而言,“天价”咖啡又意味着什么?  咖啡定价高不违法  但诚信宣传是前提  11月15日...

    时间:11-17
  • 装修工高薪惹人艳羡的背后:人员稀缺、“青黄不接”

      装修工高薪惹人艳羡的背后  人员稀缺、“青黄不接”,专家建议积极引导年轻人入行   阅读提示  学艺周期长、成本较高等导致装修行业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由此带来用工短缺、人工费不断上涨等现象。如何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积极培训,是装修行业解决用工难问题的关键。  近日,一则“35岁女子在香港做泥瓦工月入十万元...

    时间:11-17
  • 工资金额多少道不明 移动支付咋让工资成了一笔糊涂账?

      钱款是不是工资说不清,工资金额多少道不明  移动支付咋让工资成了一笔糊涂账?   阅读提示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用移动支付方式支付农民工的工资,但一些企业将工资、材料款、报销款混发不说明;现金、微信、家属银行卡多渠道发放不备注;工资标准、发放时间、发放数额不固定,容易产生纠纷。律师提醒,工资发放渠道优先选择现金...

    时间:11-17
  • 西门子2023财年净收益创纪录达85亿欧元

      中新社柏林11月16日电 德国西门子集团16日发布2023财年业绩。数据显示,西门子2023财年净收益达到创纪录的85亿欧元,与2022财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在2023财年(截至2023年9月30日),经汇率影响调整后,西门子销售额同比增长11%,达到778亿欧元;订单量同比增长7%,达到923亿欧元;实体业务利润达创纪录的114亿欧元。  西门子首席执...

    时间:11-17
  • (经济观察)中美传递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信号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阮煜琳)近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分析人士认为,这一重大声明传递了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信号,是全球亟需的合作承诺。  中美两国认识到,气候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日益显著。声明指出,两国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对于在这关键...

    时间:1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