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厦门启动 将在五年内初步建成

2023-11-16 11:28:1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举办。开幕式上,“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俄罗斯之家(厦门)协同创新中心、德国史太白(厦门)协同创新中心、新加坡创士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新西伯利亚大学(厦门)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金砖技术交易平台、金砖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第一批项目举行了入驻孵化园签约仪式。

  金砖科创孵化园的启动建设,旨在推动与金砖国家及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工作。金砖科创孵化园建设将助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成为深化金砖合作新机制的试验田和桥头堡,为服务共建全球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金砖科创孵化园将创新运作机制,以孵化新时代科创企业为主要目标,建立金砖国家大学和科技园合作网络,通过人才培育、金融支持,搭建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立全要素、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优化金砖国家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云孵化”平台,线上平台和线下载体紧密融合,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与金砖国家间的信息化互动。

  金砖科创孵化园建设按照“1+2+N”模式创新规划布局,即依托金砖未来创新园1个综合服务中心,厦门科学城I号孵化器、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2个示范园区,辐射海洋高新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并适时拓展境外工作中心。五年内,金砖科创孵化园将初步建成一个总部坐落于厦门,在金砖国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孵化平台。

  (总台记者 韩志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厦门启动 将在五年内初步建成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举办。开幕式上,“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俄罗斯之家(厦门)协同创新中心、德国史太白(厦门)协同创新中心、新加坡创士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新西伯利亚大学(厦门)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金砖技术交易平台、金砖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第一批项目举行了入驻孵化...

    时间:11-16
  • 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厦门启动 将在五年内初步建成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举办。开幕式上,“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启动建设。俄罗斯之家(厦门)协同创新中心、德国史太白(厦门)协同创新中心、新加坡创士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新西伯利亚大学(厦门)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金砖技术交易平台、金砖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等第一批项目举行了入驻孵化...

    时间:11-16
  • 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化伙伴关系合作,推进金砖国家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外交部、科技部、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围绕工业互...

    时间:11-16
  • 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化伙伴关系合作,推进金砖国家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外交部、科技部、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围绕工业互...

    时间:11-16
  • 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

      11月16日,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化伙伴关系合作,推进金砖国家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外交部、科技部、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以及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会,围绕工业互...

    时间:11-16
  • 从基因中解锁种子的秘密(科创正青春)

      赖锦盛在玉米地进行研究工作。   受访者供图  粮安天下,种业为“芯”。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多年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赖锦盛深耕种业研究,带领团队面向玉米这个...

    时间:11-16
  • 从基因中解锁种子的秘密(科创正青春)

      赖锦盛在玉米地进行研究工作。   受访者供图  粮安天下,种业为“芯”。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多年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赖锦盛深耕种业研究,带领团队面向玉米这个...

    时间:11-16
  • 从基因中解锁种子的秘密(科创正青春)

      赖锦盛在玉米地进行研究工作。   受访者供图  粮安天下,种业为“芯”。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约四成。多年来,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赖锦盛深耕种业研究,带领团队面向玉米这个...

    时间:11-16
  • 学者:科技、管理双轮驱动才能创造中国科创未来

      中新网上海11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唯有将科技与管理相结合实现双轮驱动,才能创造中国的科创未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15日对记者指出,“管理虽决定了资源安排和战略规划,但技术的突破必然会带来管理的升级,因此唯有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共同成就中国科创发展的未来。”“创·...

    时间:11-15
  •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技术与治理培训班厦门开班

      中新社厦门11月15日电 (记者 杨伏山)作为2023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配套活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技术与治理卓越人才培训班15日在厦门开班。  来自22个国家的23名学员围绕数字经济领域先进技术,将先后在厦门、深圳、杭州、北京等地开展近1个月的交流学习。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科儿,厦门市副市...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