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推窗”燃灯,知识短视频流量汇聚“大能量”

2023-11-13 10:5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曾让冷门小众的哲学课在武大校园爆火的苏德超教授,近日又引发了网友关注。11月9日,苏德超教授相关话题#教授说i人遇到困难别自己扛#登上了抖音热榜TOP1,播放量超3000万。从2022年5月触网尝试短视频至今,这位乐于与网友科普知识、分享观点的“大脑门儿”教授,已在抖音平台发布了近290个短视频,获得超38万名粉丝和241万次点赞。

  “i人遇到心理挑战不要自己扛,即使是手机也需要充电”“卷的目的不是为了更高更快更强,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快乐不来自于鄙视链,不要通过鄙视去获得快乐”……哲学教授苏德超的科普,之所以深受年轻人喜爱,是专业、平等和时新相结合的体现。从专业说,苏德超扎根艰涩的哲学领域,却能将哲学知识用通俗有趣的表达形式科普出来;从平等看,他把“学生”当做朋友,共情并理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以年轻人的视角观察当下;从时新看,苏德超善于借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和新话题、新例证来科普哲学知识。内容包罗万象,表达平等有趣,视角新颖接地气,这是苏德超“走红”的原因所在。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角色就像一名燃灯者,同时也像为众人推开一扇窗看到新天地的推窗人。在短视频时代,“老师”的角色仍在,但面对的“学生”、授业的途径与表达方式、需要解惑的话题等等,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跟上新社交技术时代,将自己的所思所学所悟所感传输给他人,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考验。近年来,如苏德超教授一样,深耕自己领域又尝试利用短视频进行知识科普分享的教授、学者逐渐增多。甚至,一些院士也走上了短视频平台大方开讲。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专家在短视频平台做科普,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物理阻隔,革新了表达方式和效率,让知识普惠之河流,流动得更宽更远。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在“量”的累积、专家学者的精进摸索和平台的赋能助力之下,知识类短视频已开始迈向量质齐升的新台阶。如今,知识短视频不是在搏尺度,而是在拼深度、拼温度、拼表达传播的角度。一个例证是,越来越多的冷门小众严肃类知识,正在被大众看见,且收获了良好反馈。苏德超教授的哲学课,95后博主李右溪科普甲骨文,以及重庆大学勾茜天体化学和周思益理论物理等,他们在各自的“小”领域走红,都说明了这一点。

  原本冷门小众、“拒人千里”的知识,在表达者的潜心钻研,短视频平台的优势“加持”下,走出一个个课堂,一间间实验室,走到天南海北的“学生”身边眼前。事实上,在短视频知识科普上,除了走红的冷门小众课程,还有更多的“基础类”科普知识。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双一流大学公开课覆盖率增长至93.2%,一级学科覆盖率100%,共有400位教授、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抖音开讲。“基本盘”知识打好地基,小众冷门知识锦上添花,知识短视频的数量、内容含金量,平台的正向流量,深刻影响着每一位热爱求知和思考的人。

  从被看见到被触动,从被理解到被吸引。知识短视频的走红“出圈”不是偶然,而是智慧的结晶,是深度、温度和角度的浓缩融合。期待,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助力下,知识普惠的脚步更加坚实,以平台正向流量汇聚起网络知识风尚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能量。(文/宋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微视频|跨越太平洋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一起来听听习近平主席对这个时代课题的回答。...

    时间:11-15
  • 微视频|青春的赛道

      2021年4月19日,正在清华大学西体篮球场训练的曾茂洲、周子昂及队友们见到了来到清华大学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对他们的勉励激励着他们热爱体育的心。   2023年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曾茂洲、周子昂代表北京队出战。   这场赛事,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标志,更是属于青年人最耀眼的拼...

    时间:11-15
  • 微视频|青春的赛道

      2021年4月19日,正在清华大学西体篮球场训练的曾茂洲、周子昂及队友们见到了来到清华大学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书记对他们的勉励激励着他们热爱体育的心。   2023年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曾茂洲、周子昂代表北京队出战。   这场赛事,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标志,更是属于青年人最耀眼的拼...

    时间:11-15
  • 教育部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中新网11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成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教育部决定组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切实发挥专家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决策水平。  《通知》明...

    时间:11-15
  • 中国留学生跟国外图书馆“较真”后续来了……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最早的印刷品来自中国而非日本!”11月14日,厦门大学发文分享了2022届毕业生林思怡的一次“较真”的经历。一个多月前,林思怡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发现一块展板的标题错误,并向工作人员指出。目前,展板已被修改。修改后的展板,摄于2023年11月8日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林思怡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建筑与...

    时间:11-15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年资助人次1.6亿,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大数据观察)   前段时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名定向选调生。谈起这一选择,她说:“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  像陆薇一样,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时间:11-15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年资助人次1.6亿,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大数据观察)   前段时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名定向选调生。谈起这一选择,她说:“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  像陆薇一样,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时间:11-15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年资助人次1.6亿,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大数据观察)   前段时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名定向选调生。谈起这一选择,她说:“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  像陆薇一样,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时间:11-15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年资助人次1.6亿,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大数据观察)   前段时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名定向选调生。谈起这一选择,她说:“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  像陆薇一样,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时间:11-15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年资助人次1.6亿,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大数据观察)   前段时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陆薇回到家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名定向选调生。谈起这一选择,她说:“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学成归来,建设家乡,我责无旁贷。”  像陆薇一样,得益于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

    时间:1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