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 规范“双十一”网售促销活动

2023-11-10 20:55: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0日电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为规范促销经营行为,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向电商平台企业发出《“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主要包括九方面内容:

  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促销期间加大对平台内经营者,尤其是销售食品、药品经营者主体信息抽查比例,确保经营者主体信息真实有效。

  二是严格规范促销行为。对“拼价格”“先涨价后降价”等行为组织自查,杜绝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

  三是严格加强广告内容审核。完善广告业务登记、审核、档案管理,重点规范医疗美容、明星代言等广告行为,有效拦截虚假违法广告。

  四是严格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严格禁止“二选一”等违法行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平台内虚假交易、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发生。

  五是严格规范直播行为。建立健全直播行为管理规范,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控,强化对平台内主播及其经营活动的审核监测。

  六是严格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格执行问题商品处置规则,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经营者及时采取禁限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七是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做好违法违禁商品清查,特别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商品,及时下架或删除违法违规产品链接。

  八是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九是强化政企沟通协作。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平台内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共同引导平台内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

  同时,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指导,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强化监测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双十一”期间,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及时向平台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洞察“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中小商家“挑大梁” 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记者 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11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双11”当天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达6.39亿件,是日常业务量水平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在“双11”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淘天集团用户和商家规模显著增长,带动了订单量和...

    时间:11-13
  • 双11回归低价:历经15年,这场促销狂欢的未来在哪里?

      ■一份成绩单:今年“双11”,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截至11月11日晚23:59,2023年京东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20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  ■一个新观察:相比以往,今年“双11”期间,价格比拼是电商平台竞争焦点之一  ■一个发展历程:从20...

    时间:11-13
  • 双11回归低价:历经15年,这场促销狂欢的未来在哪里?

      ■一份成绩单:今年“双11”,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截至11月11日晚23:59,2023年京东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20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  ■一个新观察:相比以往,今年“双11”期间,价格比拼是电商平台竞争焦点之一  ■一个发展历程:从2009年淘宝商城借助11月11日...

    时间:11-13
  • 买卖“人脉关系”网络平台不得纵容

      ■ 观察家  不能任由不法商家利用网络平台把“人脉关系”做成了生意。  “人脉关系”也能明码标价卖出去?这么荒唐的买卖还真出现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1日,有网友爆料,在闲鱼等网络平台,有账号打着“协助项目、协调关系、办事升职、引荐领导”旗号贩售所谓“人脉关系”,单笔售价少则数百元,多则达5000元。一个“×...

    时间:11-13
  • 买卖“人脉关系”网络平台不得纵容

      ■ 观察家  不能任由不法商家利用网络平台把“人脉关系”做成了生意。  “人脉关系”也能明码标价卖出去?这么荒唐的买卖还真出现了。  据澎湃新闻报道,11月11日,有网友爆料,在闲鱼等网络平台,有账号打着“协助项目、协调关系、办事升职、引荐领导”旗号贩售所谓“人脉关系”,单笔售价少则数百元,多则达5000元。一个“×...

    时间:11-13
  • 货不对版、保价不保、以旧当新……双十一消费陷阱不断

      双十一消费“陷阱” 货不对版 “保价”不保 以旧当新 返现红包规则不清  双十一,电商创造的一场消费狂欢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为了追求销售目标,价格战、过度营销等问题频现,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也难免“踩坑”。  看似优惠多多的促销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少陷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

    时间:11-13
  • 货不对版、保价不保、以旧当新……双十一消费陷阱不断

      双十一消费“陷阱” 货不对版 “保价”不保 以旧当新 返现红包规则不清  双十一,电商创造的一场消费狂欢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为了追求销售目标,价格战、过度营销等问题频现,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也难免“踩坑”。  看似优惠多多的促销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少陷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这届双十一也不例外,货不对...

    时间:11-13
  • 货不对版、保价不保、以旧当新……双十一消费陷阱不断

      双十一消费“陷阱” 货不对版 “保价”不保 以旧当新 返现红包规则不清  双十一,电商创造的一场消费狂欢盛宴已经落下帷幕,为了追求销售目标,价格战、过度营销等问题频现,消费者“买买买”的同时,也难免“踩坑”。  看似优惠多多的促销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少陷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这届双十一也不例外,货不对...

    时间:11-13
  • 评论:买气旺、带货忙 “双十一”等互联网文化塑造两岸新记忆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买气旺、带货忙 “双十一”等互联网文化塑造两岸新记忆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一如往年在两岸掀起购物热潮,也为岛内经济注入一股新活力。  早在10月底,台湾大型购物平台便“摩拳擦掌”,推出促销活动,提前带动买气;“双十一”开跑不久,电商业者...

    时间:11-12
  • 青岛啤酒双十一多个电商平台销售额第一

      一年一度“双十一”的消费账单,藏着场景细分、消费升级新动向。今年双十一,青岛啤酒通多元化产品、多平台触达、线下物流快速响应等举措,给了消费者创造更多高品质场景化的多元选择,也赢得了市场积极的反馈。在天猫、京东官方旗舰店销售额累计排名均第一。此外,在拼多多、抖音、快手、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平台上,啤酒类目品牌销...

    时间:1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