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疆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运营 首批中吉邮政卡车“喀什”号发车

2023-11-12 22:1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亚专线】新疆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运营 首批中吉邮政卡车“喀什”号发车

  中新社新疆喀什11月12日电 (马晓东 孙亭文)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12日正式运营。当日,首批6辆中吉邮政卡车“喀什”号从喀什综合保税区驶向吉尔吉斯斯坦。

11月12日,首批6辆中吉邮政卡车“喀什”号从喀什综合保税区驶向吉尔吉斯斯坦。马晓东 摄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于11月11日正式揭牌。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位于喀什综合保税区内,其有机融合邮政生产机构和喀什综合保税区规划,在原有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等海关监管方式基础上,实现国际邮件通关服务,丰富了喀什综合保税区的通关服务方式。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唐新磊表示,将依托喀什国际邮件互换局这一重要平台,全面提升跨境邮件传递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拓宽国际贸易渠道,推动喀什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小程序短剧赛道“站满人” 八成企业不赚钱?

      本报记者 李豪悦  随着《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互动短剧破圈,一夜之间,“短剧”仿佛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成为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多方资本扎堆涌入小程序短剧赛道,急切得想要分一杯羹。  “游戏、广告、MCN、投放公司、甚至汽车和房地产企业,都在进入小程序短剧领域。”在小程序短剧全链路布局的万物有光影业...

    时间:11-13
  • “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洞察“双11”电商平台新风向:中小商家“挑大梁” 低价优质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记者 谢 岚  见习记者 梁傲男  11月12日,国家邮政局发布数据显示,“双11”当天全国共揽收快递包裹达6.39亿件,是日常业务量水平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在“双11”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淘天集团用户和商家规模显著增长,带动了订单量和...

    时间:11-13
  • 自贸试验区十年扬帆再出发 制度创新助力稳外贸稳外资

      本报记者 刘 萌  11月1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并迎来首批35家企业入驻,签约落地项目资金超过176亿元。  自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短短十几天,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已迎来首批项目集中签约,霍尔果斯片区也与12家企业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126亿元。  值得关注的...

    时间:11-13
  • 技术成果层出不穷 人形机器人“步伐”加快

      技术成果层出不穷 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人形机器人“步伐”加快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集大成者,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科幻电影的主角,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憧憬。近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根据该意见,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

    时间:11-13
  • 人能“死而复生”吗?人体冷冻鼻祖:这是基于科学的科幻

      人能“死而复生”吗?  “人体冷冻”鼻祖阿尔科联合CEO:这是基于科学的科幻  ■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复活”的技术,“人体冷冻” (Cryonics)技术愈发受到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能独立进行“人体冷冻技术”的机构也屈指可数。截至2022年3月,全球能独立进行“人体冷冻”技术的机构只有4家,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 Li...

    时间:11-13
  • 双11回归低价:历经15年,这场促销狂欢的未来在哪里?

      ■一份成绩单:今年“双11”,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共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截至11月11日晚23:59,2023年京东累计超过60个品牌销售破10亿元,近20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新商家成交单量环比增长超5倍  ■一个新观察:相比以往,今年“双11”期间,价格比拼是电商平台竞争焦点之一  ■一个发展历程:从2009年淘宝商城借助11月11日...

    时间:11-13
  • 智能手机或将于2050年退场 之后人类如何通信交流?

      报道称智能手机或将于2050年退场  智能手机消失之后,人类如何通信交流   ◎左鹏飞 陈 静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瑞穗银行发布的报告预测,智能手机将在2050年消失。根据该报告,智能手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率是65%,而这个数字2030年将下降至60%,2050年则将降至0%。那么,智能手机未来可能消失吗?如果消失,又可...

    时间:11-13
  • 奏响国际交流合作最强音 外国嘉宾点赞第六届进博会

      “四叶草”奏响国际交流合作最强音  ——外国嘉宾点赞第六届进博会   ◎本报记者 李林旭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这是“四叶草”内外最响亮的声音。  每年进博会,国家综合展都是体验异域风情的必打卡点。今年,共有69个国家和三个国际组织亮相国家综合展,包括5个主宾国。  “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加...

    时间:11-13
  • 圆满收官 亮点纷呈 透过“进博”之窗看到精彩未来

    本报记者 刘垠摄  ◎本报记者 刘 垠 马爱平  11月10日,为期6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落下帷幕,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六大展区展品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创新引领成为共同主题,科技赋能成为主流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442项代...

    时间:11-13
  • 经济观察:从“双11”热销品类看消费新趋势

      今年“双11”,天猫宣称订单量和成交总额全面增长,京东表示成交额、订单量、用户数齐创新高,拼多多一线城市用户订单量同比增长113%,小红书订单数达去年3.8倍、参与商家数达去年4.1倍,交个朋友全平台成交额同比增长178%……可以看出,“双11”依然是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的狂欢节,能够激发消费活力。而立足于消费者购物“看价格也看...

    时间:1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