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警惕“退货”“退款”新骗局

2023-11-11 06:37:57

来源:经济日报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

  警惕“退货”“退款”新骗局

  “双11”消费潮来临,消费者在通过网络平台购物的同时,要小心不法分子以平台退货退款名义实施诈骗活动。其一般套路为: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的购物信息,谎称是电商或物流客服,利用“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会员充值出现问题”等话术谎称进行超额赔付,激发受害人的“趋利避险”心理,然后再诱导消费者离开官方平台,下载虚假APP或加入微信群进行赔付,从而进一步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最后将消费者的钱款转走。也有不法分子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退款保证金”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称会将钱连同赔偿一并返还给受害人,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后,又会以其他借口诱导受害人继续进行转账,连续诈骗。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出提示,请广大消费者留意:

  了解退货退款流程。正规网购平台的退款、赔付款都是从顾客支付账户原路返回,没有所谓的“退款链接”,也无需下载其他APP,要求另行下载APP或扫码入群等大概率是骗子。如果快递丢失,物流公司一般会将等额货款赔给卖家(寄件人),再由卖家重新发货,不会主动联系收件人进行退款,更不可能提供“退款链接”。凡是接到自称“商家”或“客服”的电话,声称商品需要退款或重新付款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流程办理,并第一时间登录官方平台核实真伪。消费者可通过“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查询家电、钟表、家装服务商的联系方式。

  保护个人信息。退货退款诈骗多是非法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来实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陌生软件,不加入陌生群聊,尤其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预防网络诈骗。消费者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帮助识别并预警可疑来电、短信、诈骗APP。

  警惕涉卡转账。网络诈骗的最后一步大都是诱骗受害人转账。因此,不管什么理由,如果出现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转账、汇款等要求时,应高度警惕,立即停止。

  网购平台经营者也应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和水平,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持续推进消费提质升级。 (本报记者 佘颖)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这个“双11”快递为你拼了哪些命

      历史新高!4天揽收就超20亿件   这个“双11”快递为你拼了哪些命“双11”期间快递件激增菜鸟驿站扫码自助开门取件“双11”期间晚上去驿站取件的消费者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杭莹  “您的包裹已到达,现在方便给您送货上门吗?”10月31日晚8点,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正式开始不久,广州市番禺区的曾先生就收到了自己在天猫...

    时间:11-11
  • 这个“双11”快递为你拼了哪些命

      历史新高!4天揽收就超20亿件   这个“双11”快递为你拼了哪些命“双11”期间快递件激增菜鸟驿站扫码自助开门取件“双11”期间晚上去驿站取件的消费者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杭莹  “您的包裹已到达,现在方便给您送货上门吗?”10月31日晚8点,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正式开始不久,广州市番禺区的曾先生就收到了自己在天猫...

    时间:11-11
  • 双11“卷”到第15年

      双11“卷”到第15年   更激烈的竞争   更多元的选择   更数字化的玩法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杭莹  从10月下旬开启首轮预售,到11月10日20时“尾款人”再度上线——今天,“双11”终于来到了“正日”。而从2009年到2023年,“双11”已经走到第15个年头。15年来,从首届单一平台、27个商家参与,到如今全网数以万计品牌持...

    时间:11-11
  • 双11“卷”到第15年

      双11“卷”到第15年   更激烈的竞争   更多元的选择   更数字化的玩法  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杭莹  从10月下旬开启首轮预售,到11月10日20时“尾款人”再度上线——今天,“双11”终于来到了“正日”。而从2009年到2023年,“双11”已经走到第15个年头。15年来,从首届单一平台、27个商家参与,到如今全网数以万计品牌持...

    时间:11-11
  •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理性消费回归、国货潮牌“走红”、头部主播“退烧”……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没有疯狂买买买,就趁优惠买了几样生活必需品。”“以前买很多欧美品牌,现在觉得国货化妆品也很‘香’。”今年,“双11”大促步入第15个年头,从仅有一天到“战线”拉长,从直接砍价到复杂减免,从低价盲买到...

    时间:11-11
  •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理性消费回归、国货潮牌“走红”、头部主播“退烧”……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没有疯狂买买买,就趁优惠买了几样生活必需品。”“以前买很多欧美品牌,现在觉得国货化妆品也很‘香’。”今年,“双11”大促步入第15个年头,从仅有一天到“战线”拉长,从直接砍价到复杂减免,从低价盲买到回归理性,从抢购国外大牌到...

    时间:11-11
  •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理性消费回归、国货潮牌“走红”、头部主播“退烧”……   “双11”15年背后的消费之变  “没有疯狂买买买,就趁优惠买了几样生活必需品。”“以前买很多欧美品牌,现在觉得国货化妆品也很‘香’。”今年,“双11”大促步入第15个年头,从仅有一天到“战线”拉长,从直接砍价到复杂减免,从低价盲买到回归理性,从抢购国外大牌到...

    时间:11-11
  • 朴素带货直接降价 “双11”回归电商竞争原点

      抛弃复杂促销玩法,朴素带货直接降价   “双11”回归电商竞争原点  本报记者 孙奇茹  不做“烧脑”的凑单数学题,无需纠结如何使用各式优惠券、礼金,今年的“双11”,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抛弃了复杂的促销玩法,而是喊出“真低价”、“全网最低价”等直击消费者痛点的口号,回归到十多年前更为原始、简单的促销方式。  ...

    时间:11-11
  • 朴素带货直接降价 “双11”回归电商竞争原点

      抛弃复杂促销玩法,朴素带货直接降价   “双11”回归电商竞争原点  本报记者 孙奇茹  不做“烧脑”的凑单数学题,无需纠结如何使用各式优惠券、礼金,今年的“双11”,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都抛弃了复杂的促销玩法,而是喊出“真低价”、“全网最低价”等直击消费者痛点的口号,回归到十多年前更为原始、简单的促销方式。  ...

    时间:11-11
  • “双11”警惕三类诈骗

      本报讯(记者 孙莹)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北京警方梳理出“双11”购物节期间易发的几种诈骗类型,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防范,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诈骗类型一  冒充客服“提货卡”诈骗  “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将大力开展福利活动,骗子会以类似“螃蟹卡”“提货卡”等形式谎称为事主提供福利,有的还...

    时间:1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