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6个长三角城市发起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

2023-11-10 16:20:37

来源:潮新闻

  透过三个关键词,感知数字长三角脉动

  11月9日的乌镇,共建数字长三角的步伐又向前腾跃了一步。

  来自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和长三角16个城市的300余位代表相聚千年古镇,以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的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为契机,为共建数字长三角新格局、共创数字文明新生态群策群力。

  大会期间,16个长三角城市共同发起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相关城市在双碳领域一体化数据管理、数字文旅一体化等方面形成合作倡议,发起建立长三角智能产业百人会等平台载体。

  在全球加速迈向数字文明时代的新阶段,从去年的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到今年的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数字化变革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形成历史性交汇。

  智能化

  说起本次大会的热词,人工智能必然占据一席之地。

  从迈向人工智能时代的高峰论坛对话,到长三角智能产业百人会的筹建,来自长三角学界与业界的数十位代表在大会现场共商共话,为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数字长三角发展出谋划策。

  智能化在数字长三角的建设中缘何重要?

  从小切口看,数字长三角的智能化“触角”,已深入到每个长三角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乌镇,点开“智行乌镇”小程序,乌镇景区及镇区的7000个停车位一目了然,点击任意停车场,详细信息和占位情况清晰展示。放眼乌镇所在的长三角,从41个设区市实现医保“一卡通”,到推进长三角交通领域“一码通行”,“智慧民生”覆盖了同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

  从更大层面看,智能化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数字产业集群在全国领跑。

  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入赛道上,三省一市加速升级智能制造,上海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江苏则是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浙江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此外,还相继建成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长三角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长三角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

  这些被写入《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3)的案例,如今正在长三角各地落地开花,结出硕果。从普罗大众的衣食住行,到产业升级与数字化治理,智能化正在深刻改变长三角地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为充分整合智能产业资源、集聚智能产业力量,长三角智能产业百人会筹建仪式在会上举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在仪式上指出,长三角地区具备发展人工智能得天独厚的土壤,“丰富的使用场景、便利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大量的消费需求,都会助力长三角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高地。”

  新认知

  数字化究竟是什么?借助于电脑、手机等终端的它,尽管无形,但透过数字文明的概念,它的轮廓清晰可见。

  “每年盛会,都是从工业文明向数字文明奋进的号角。”在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的开场,主持人这样概括。

  这是一种以数字化为重要标志、数字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代文明形式。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跃迁,再到数字文明的横空出世,以数字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生产工具,不仅赋予我们回望历史的新视角,也带来了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大会现场,随着著名评书艺术表演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单田芳的声音响起,传统文化与数字文明之间的相辅相成,也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与会观众的眼前。

  两年前,喜马拉雅利用自研的语音合成技术完美还原了单老苍劲、沙哑、独一无二的嗓音,让“书接上回”重现江湖。现在,用单田芳AI声演播的作品不仅在赛博世界中再次响起,而且通过互联网音频技术,“单式评书”也得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永久地传承下去。

  媒介“考古”之外,传统文明如何同数字技术深度结合?

  长期从事文物数字化研究的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教授认为,训练人工智能真正深入并了解中国文化,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各类应用场景中普遍存在的困难。

  “在数据采集、管理和标注以及语料库的培育等多个环节,将中国文化积极融入其中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此,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愿意开放文化遗产数据,用以培育真正属于文化遗产领域的大模型,服务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李志荣在会议现场说。

  开放、交流、互鉴,这是数字长三角共建的出发点,也是走向数字文明应有的题中之义。

  共同体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如何在数字协同发展方面破解难题、形成合力?这是参会者对本次大会的共同期待。

  从简单的网络互通、地域拼合,到如今的设施智能互联、一体化生态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协同发展无疑是那把关键之匙。

  在跨区域协同治理方面,三省一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上线138项,数据共享、跨省通办水平加快提升。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不仅打通了苏浙沪两省一市的18条数据链路,更是汇聚了242项数据资源,在规划管理、生态环保、公共信用、政务服务、产业经济等领域搭建了一体化应用场景。

  在过往的成绩之上,今天的乌镇,让世人看到了延伸数字长三角合作领域的决心。会上,长三角地区相关城市不仅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城市数字文旅一体化合作倡议及长三角双碳领域数据要素发展一体化合作倡议,未来还将依托乌镇峰会平台,面向长三角城市,打造常态化、开放性、有实效的合作载体,包括每年安排一批嘉宾城市作城市推介和展览展示、每年发起一批共建载体或合作项目、每年统筹一批社会化活动资源等诸多项目。

  长三角高端智库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继春认为,共建数字长三角,深化拓宽合作领域,不仅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智能工业和数治社会的新发展,也有利于三省一市各扬所长,让各自优势的禀赋资源充分流动起来。

  共建数字长三角,既是对过往成效的褒勉,更是携手奔赴未来的起点。而在乌镇看到的蓬勃脉动,也让我们更加相信,此刻的长三角,正在数字化的征途中加速驰骋。(潮新闻 记者 孙一鹏)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讲习所·乌镇“网事”】新动能、新疆域、新平台 习近平三个倡导引发共鸣

      【本期导读】  点墨江南、共话世界,全球互联网又一次进入“乌镇时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

    时间:11-10
  • 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倡导发展优先、安危与共、文明互鉴,提出构建更加普惠繁荣、更加和平安全、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与会各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各方应加强对话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构建...

    时间:11-10
  • “科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科普中国智库专题活动丨“科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1月4日,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普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普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坛医院等单位10余位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上,中...

    时间:11-10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 呈现四方面特点

      中新社乌镇11月10日电 (钱晨菲)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称峰会)10日在浙江乌镇闭幕。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介绍,今年峰会呈现四方面特点,即聚焦理念引领、唱响合作强音、亮点精彩纷呈、获得广泛传播。  今年为峰会第十年,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位嘉...

    时间:11-10
  • 乌镇峰会上,这个论坛首次举办,只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当下的未成年人,常常被人称作“互联网的原住民”。  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生活就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进行学习、社交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  截至2023年6月,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  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成长空间,变革未成年人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考验...

    时间:11-10
  • 外交部谈“乌镇峰会十年”:愿同各方一道开创网络空间合作新格局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李京泽 郭超凯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日前开幕,集中呈现互联网技术最新成果。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的第十个年头。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11月8日,“世界互联网...

    时间:11-10
  • 16个长三角城市发起共建数字文明“乌镇对话”合作机制

      透过三个关键词,感知数字长三角脉动  11月9日的乌镇,共建数字长三角的步伐又向前腾跃了一步。  来自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和长三角16个城市的300余位代表相聚千年古镇,以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中的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为契机,为共建数字长三角新格局、共创数字文明新生态群策群力。  大会期间,16个长三角城市...

    时间:11-10
  • 宜居乌镇引领未来

      作者:张焱  在《大地山河》中,茅盾带着自豪这样描述他的故乡——乌镇: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如今,古镇还是那个古镇——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道、...

    时间:11-10
  • 宜居乌镇引领未来

      作者:张焱  在《大地山河》中,茅盾带着自豪这样描述他的故乡——乌镇: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如今,古镇还是那个古镇——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道、...

    时间:11-10
  • 共下一盘棋 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人民网嘉兴11月10日电 (记者叶宾得) 昨天,长三角一体化数字文明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发展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与会嘉宾围绕“共建数字长三角新格局 共创数字文明新生态”主题,共谋合作、共商未来。  今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办会第10年,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5周年。大会上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