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的“9平方米”:从“小试牛刀”到“胸有成竹”

2023-11-09 21:1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题:进博会的“9平方米”:从“小试牛刀”到“胸有成竹”

  作者 浦帆

  “9平方米”是进博会上的最小展台面积,也被称为“标摊”,这样的展台遍布进博会七大展区。许多展商的“进博故事”也是从这“9平方米”开始的。

  “9”是起点

  在多特瑞中国区总裁麦欧文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十张参加历届进博会的照片,他说,“这些照片记录了我们参与进博会的点滴,第一张是我们首届进博会的展台,面积非常小。”首届进博会,多特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展,却没料到仅小小9平方米的展台迸发出惊人能量,众多参观者“闻香而至”,与客户签下的意向采购金额达到了3.8亿元(人民币,下同)。

麦欧文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十张参加历届进博会的照片。 中新社记者 康玉湛 摄

  从首届进博会9平方米的展台,到现如今的200平方米。连续参加六届进博会,扩大的不仅是展台面积,也是多特瑞对进博会和中国市场的信心。而伴随着这种信心一同攀升的,是多特瑞与客户签下的意向采购金额,从3.8亿元,到7亿元,再到10亿元……这些数字持续增长的背后,折射出多特瑞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张的势头,同时也是进博会强劲“磁力”的生动写照。

  在参加首届进博会时,多特瑞只是刚刚进入中国4年的“新朋友”,员工数量也只有几十人。现如今,中国市场已成为多特瑞仅次于美国总部的全球第二大市场。麦欧文为多特瑞中国定了一个“目标”,在2030年超过美国总部,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大市场

  “9”是媒介

  “忙!这几天就是非常忙!”11月8日,在第六届进博会现场,孟加拉国达达公司创始人萨夫这样告诉中新社记者。自第六届进博会开幕以来,萨夫每天都会到展台上,宣介具有孟加拉国特色的黄麻手工艺品。在一个9平方米的展台上,共展出了300多种、800多件黄麻制品。而他自己也成了媒体的“宠儿”,采访邀约络绎不绝。

萨夫在进博会展台上。 中新社记者 浦帆 摄

  萨夫的达达公司是进博会的“全勤生”。通过首届进博会,萨夫首次将孟加拉国黄麻手工艺品带入中国,很快就签订了第一笔大单。此后该公司的黄麻制品从不缺席进博会,且品类不断增加。在萨夫看来,进博会这“9平方米”的展台就是让全世界更加了解孟加拉国的“媒介”。

  “在孟加拉国,很多贫困家庭收入很低,尤其是很多妇人都是家庭主妇,根本没有收入。但通过编织黄麻制品,她们的生活明显改善,也有了让孩子上学的收入。”萨夫说,进博会和中国市场让这些家庭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目前,萨夫的黄麻制品厂生产的手工艺品全部销往中国,并借助中国的电商平台卖向全球。

  在匆匆几句交谈后,萨夫就离开展台,赶去与采购商签署合作协议。

  “9”是期待

  “进博会,我们又回来了!”阔别数年后,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最大的洗涤和清洁产品制造商美柔(Mayeri),再次选择入驻进博会。

美柔进博会展台。 中新社记者 浦帆 摄

  2018年,美柔陪同爱沙尼亚政府部门一同参加了第一届进博会。偌大的国家会展中心内热闹非凡,“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市场是如此欣欣向荣。”美柔亚太区销售经理张昕珺说。

  过去,美柔的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各国,中国大多数人对于爱沙尼亚这个国家相对陌生,对美柔更是知之甚少。首届进博会后,交朋友、找伙伴、打品牌……美柔在中国市场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并在电商平台开设了国际旗舰店,打破了过往在欧洲线下销售为主的单一模式,网络销售带来的口碑传播也让美柔在中国收获一批“粉丝”。

  本届进博会,是美柔时隔数年后再次参展。不同于第一次的是,此次美柔有了一个9平方米的独立展台。“我们始终相信中国市场潜力,也希望这次进博会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张昕珺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贵州发现全球最早龙蛋共存恐龙化石群 距今约1.9亿年

      中新社贵阳11月9日电 (周燕玲)记者9日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早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发现的恐龙化石群,最新研究表明距今约1.9亿年,包括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50枚),化石材料显示部分恐龙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  上述研究成果由贵州省博物...

    时间:11-09
  • 贵州发现全球最早龙蛋共存恐龙化石群 距今约1.9亿年

      中新社贵阳11月9日电 (周燕玲)记者9日从贵州省博物馆获悉,早年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发现的恐龙化石群,最新研究表明距今约1.9亿年,包括至少三个成年个体和五窝恐龙蛋(共约50枚),化石材料显示部分恐龙蛋处于胚胎发育阶段,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蛋和成体保存在一起的恐龙化石。  上述研究成果由贵州省博物...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评出“最具市场潜力奖”和“最佳组织奖”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姜煜)第六届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最具市场潜力奖”“最佳组织奖”颁奖典礼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左3)为获奖企业颁奖。中新网记者  姜煜  摄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从长白山到“四叶草” 一瓶水如何借助进博引来海外邀约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谢梦圆)在第六届进博会上,有一种名为泉阳泉的天然矿泉水无处不在。泉阳泉2022年作为进博会的新朋友,首次作为官方指定用水登上第五届进博会的舞台。“参加进博会,心情很不一样。大会官方指定用水,代表的是中国品质。这是展示和宣传我们的产品的极好机会,我们在倍加珍惜的同时,也希望产品能够被更多消费者...

    时间:11-09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论“智”:多项“芯”突破亮相技术装备展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题:进博会论“智”:多项“芯”突破亮相技术装备展  中新社记者 陈溯  作为汇集众多全球“首发”的“风向标”型展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多家全球芯片巨头参展,他们带来了多项芯片领域新产品及技术新突破。  半导体研发生产加速升级  在各家半导体巨头的展台,最“吸睛”的莫过于具有...

    时间:11-09
  • 求是网评论员: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

    时间:11-09
  • “一天签2单 两天签5亿美元” 看看进博会上首次开设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

      本届进博会首次开设美国食品与农业展馆,有17家参展商参与。重点推介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和农业科技。  采购商 韩文学:借进博会的机会就到现场有一些沟通,有一些磋商,这次主要是跟美国的大豆签了1亿美金的采购计划。  采购商 韩艺:我们这次签约的主要内容就是美国高粱,...

    时间:11-09
  • 世界共赴四叶草 全球共享新机遇——信心满满的进博会展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松竹 邢羽菲 许思骞 王司琦 刘桐羽 李颖 李璐):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参会的各界人士对中国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表示中国市场不...

    时间:11-09
  • 【2023进博会】外国展商:进博会持续向不发达国家分享发展机遇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为全球不发达国家打开新窗口、提供更大的自我展示的舞台。多年来,进博会通过提供免费展位、搭建补贴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持续推动不发达国家企业的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正在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参展商表示,进博会给不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

    时间:11-09
  • 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丨多国人士:进博会为与会各方带来新机遇

         六年来,进博会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多国人士向总台记者表示,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与会各方带来新机遇。  哈萨克斯坦贸易政策发展中心副主任 努尔兰·库尔巴特罗夫: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这对世界各国来说都...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