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六届进博会)外企谈进博:进博会打开了在华全产业链合作的“机遇之门”

2023-11-08 14:5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两千多年前,黄瓜、蚕豆、芋头等逾100种作物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国,而中国的稻、粟、大豆等也在不断输往世界,农作物开启了第一次“全球大交流”。

  而眼下正在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为全球农作物品种的流动再建一个全新舞台。纯白色会“爆浆”的甜玉米“圣田白珠”、好种植更环保的甜椒“马丁纳”、甜杆西蓝花“米修斯”……来自世界各地的作物品种不断刷新着今天人们对“作物交流”意义的认知。

  “中国是全球蔬菜消费的第一大国,同时自古以来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随着消费升级,中国老百姓对蔬菜的健康、营养价值、口感等更加挑剔,这些消费趋向使我们不断引入新的作物品种,同时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育种研发。”7日,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蔬菜事业部总经理陈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11月7日,第六届进博会上,拜耳作物科学展示其甜椒、白色甜玉米等多种新品种作物及其种子。记者 汤彦俊摄

  也正因此,作为拜耳旗下三大事业部之一,拜耳作物科学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不断将其新品带上进博会“首发”。“进博会让中国的广阔市场认识了解了拜耳的作物品牌,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合作机会,”陈昕说,对于种子业务的全球化发展而言,“我们需要与本土研究院、经销商、种业企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才能将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整个产业链打通,真正打开市场。”

  进博会使多元化的合作成为可能。陈昕进一步解释,例如中国近年来涌现的有别于传统批发市场的生鲜电商等新零售渠道,为果蔬农作物销售带来新机遇,可使消费者更加直接地认识一个新品种,大大地缩短了营销路径,加快蔬菜产业从展品到餐桌的转化。而消费需求的提升会进一步刺激大规模种植,更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提升品质和产量。“通过产业链合作,可倒逼批发商、储运、物流的发展,使产品更好地触达消费者。”

  此外,陈昕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种子行业来说,在田间种植等环节,知识产权特别容易丢失,这是外资企业最担心的事情,而近年来有很多此类立法执法案例,为我们加大在华投资带来了信心。”

11月7日,第六届进博会上,拜耳作物科学展示其甜椒、白色甜玉米等多种新品种作物。记者 汤彦俊摄

  就在今年,拜耳与北京市平谷区达成战略合作,拜耳投资逾千万元人民币在平谷区建设了其中国首个集蔬菜研发、展示和生产三位一体的运营中心,不断加强在中国的本土研发与生产能力。

  而在上海浦东,拜耳作物科学正将其再生农业项目进行落地。该项目可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生产力、改善土壤健康、保护环境、增加产量,为人类破解粮食危机探索新路径。

  不仅如此,陈昕介绍,拜耳也在积极寻求与中国不同纬度地区的当地农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一方面对拜耳品种的当地适应性进行研发,另一方面将当地的好品种共同进行商业转化。”

  “事实上近两年来,拜耳作物科学也在不断加大在华研发力度,从原来的番茄和辣椒两大作物,扩展到如今的八种作物。中国研发人员会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种植水土等进行种子的筛选和研发,使‘外来品种’在不同纬度地区易种植、田间易管理,以及种植更加绿色环保。”陈昕说。

  参展六年,陈昕用三个“持续”概括拜耳作物科学的收获:营业额持续增长,在华投资力度持续增加,本土人才持续成长,“进博会既是一个链接全产业链合作的‘枢纽’,也是我们向全球展示在华发展最新成果的‘舞台’。我们现在正在大规模筛选欧美主流的作物品种,规划未来要引进中国的优秀产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足不出户“买全球”!进博会带来这些“美好生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汇聚了全球“新、潮、优”的商品,让中国消费者足不出户“买全球”。跟随总台记者走进上海的商场、超市,在我们更美好的日常生活中见证中国的高水平开放。  总台记者 杨松涛: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第六届进博会吸引了全球超过3400家企业参展,其中紧扣高品质生活...

    时间:11-09
  • 船橹摇曳激荡数字浪潮 全球互联网“乌镇时间”再度开启

    昨天,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支付宝“创意海报AI版”推出创意写真功能,只需单张图片即可快速生成人像写真,还能为商家自动生成海报。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本报记者 赵语涵  昨天,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全球互联网“乌镇时间”再度开启。今年是互联网大会落户乌镇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水乡船橹摇曳,不断激荡起数字浪潮。本...

    时间:11-09
  • 电动汽车充电费上涨引发价格焦虑 专家:相比油价充电成本优势仍在

      本报记者 赵语涵  上海某公用充电桩充电费价格上浮近九成,郑州电动汽车公用充电价格普涨,某品牌公用桩广东区域价格普遍上调……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电动汽车车主反映充电费用出现上涨,电价是否将直追油价成为不少车主的担忧。  近期,记者走访本市多个品牌充电站发现,目前北京并未出现充电费用普涨情况。对于充电费用...

    时间:11-09
  • 乱象频出维权困难 谁来为“翻车”的直播带货“买单”?

      直播带货乱象频出,消费维权存在“盲区”——   谁来为“翻车”的直播带货“买单”?  阅读提示  法律人士表示,不管是头部主播还是普通主播,职业素养总体有待提升。提升政府部门对直播带货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平台、主播、商家等的规范管理。  某网红直播间低价叫卖的学...

    时间:11-09
  • 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我们在路上”

      规范某些可能干扰正常市场环境的行为,重要的是向全社会明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  据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双11”促销刚开始,“全网最低价”就引发热议。先有某带货主播、某品牌方与某平台因直播带货发生“底价协议”争议,后有杭州、安康、东宁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明确禁止商家签订“最低价协议”或...

    时间:11-09
  •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就闪耀进博会——   非凡十年,“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展示了自动驾驶样车和设备模型。本报记者 汪文正摄本届进博会国家综合展的中国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为重点,全面展示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实践和建设成就。图为中国馆展...

    时间:11-09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举办中德经济合作论坛

      中新社波恩11月8日电 (记者 马秀秀)中国驻德国大使馆8日在波恩办事处举办中德经济合作论坛。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及中德经济界代表130余人出席。  吴恳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发展是中德经济合作的动力之源。中国的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也会为德国和欧洲开启更多机会之窗。中国经济的韧性及长期向好的发展...

    时间:11-09
  • 开眼界了:没带手机?刷掌也能支付购物

      本报记者探访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   开眼界了:没带手机?刷掌也能支付购物  反诈需要注意被AI换脸,随机抽奖未必真的随机,一个安全机器人能顶60多个安全专家,手机没电我们可以刷掌结账……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作为峰会的重要一环,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

    时间:11-09
  • 国企改革三年 央企民企合作金额超9000亿元

      在11月8日举办的“2023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对外宣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央企业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股权合作金额超9000亿元,提升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当天,来自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各类机构数百名代表悉数到场,在现场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次发布的项目将近400个,其...

    时间:11-09
  • 手机套餐不该“升级容易降级难”

      ■ 视点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中消协发布的《服务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指出,电信行业不规范营销和经营行为仍禁而不止。相关问题主要有:部分运营商频频给消费者打推销电话,以新套餐更优惠、更划算为噱头诱导消费者升级套餐,并故意隐瞒合约期限、违约金等限制性条款。在消费者升级套餐后,运营商还设置障碍阻止消费者降...

    时间:11-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