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当进博会再次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3-11-08 07:46: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进博会连续举办的第六年。六年来,进博会已成为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共享市场红利的重要平台。

  本届进博会上,有超过1500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签约企业商业展,参展面积较上届增长了30%。作为六届进博会举办地,也让上海这座活力、开放之城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丝路伙伴”。各个国家的优质产品也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走进中国消费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当进博再次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接下来,一起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走进上海,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见证开放中国

  共享“进博”机遇

  中国高水平开放惠全球

  总台记者 周洪: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还记得去年爆火的阿富汗松子吗?往年的成功经验让阿富汗小伙阿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的潜力,今年他带来了阿富汗石榴。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除了石榴,阿富汗小伙阿里还带来“明星产品”松子和手工羊毛地毯,这些地毯采用了现代感的图案,更加注重中国市场的喜好,他希望通过进博会,让家乡更多优质的商品从“一带一路”来到中国,打开销路。

  阿富汗参展商 阿里: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这些图案,有的地毯上可以看到龙,这也是我们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把它做成这样的产品。

  总台记者 周洪:在进博会的展台上,可以看到用黄麻做成的箩筐、手工艺品,还有漂亮的包包,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而且是天然可降解的。这些用黄麻做成的物品,使用的时间也是非常长的。通过进博会,孟加拉国的黄麻制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孟加拉国参展商萨夫:我们工厂里有2000多名女性工人,她们都来自非常穷的地方,她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以前她们没有工作。现在她们可以上班赚钱,她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好。

  总台记者 周洪:除了六天的进博会,在上海哪里可以买到进博商品呢?在上海有很多“6+365”平台,365天每天都能买到进博好物。

  总台记者 周洪:在离进博会场馆30公里以外的南京路,上海新开了一家进博集市,上海市民和游客在这里就能够逛家门口的进博会。

  总台记者 周洪:店员告诉我,在这家集市一共售卖了近20个国家的商品,其中不少都是涉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一款土耳其香水也是在今年进博会上同步首发。此外,像尼泊尔的围巾,还有叙利亚的香皂都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总台记者 周洪:这是一家开在市中心的商场,今年两个进博会的常年馆斯里兰卡馆和伊朗馆在环球港的世界港口小镇开门迎客,上海市民在市中心的商场就能够逛家门口的进博会。

  在斯里兰卡馆里,李德龙不仅是经营红茶生意的参展商,还是一位酷爱中国文化的中国通。1998年,因为酷爱李小龙,他追着功夫梦来到中国。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的日新月异,也亲身感受到了进博会带给自己家乡的种种变化。

  随着前五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动,进博会的一周效应在上海集中体现。在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独家会展中心旁打造的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业五年来,这里已经吸引来自76个国家、地区的180家企业及组织入驻。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董事长 薛迎杰:大概有60%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和客商都是全年驻扎在我们贸易港,无论是6天的进博会,还是在365天全国的商品的推广、订货会、销售,这些工作他们都全程参与。

  总台记者 周洪: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家乡好物变成进博好物,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

  高水平开放让世界

  共享“中国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博会都是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创举。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证明,今天,进博会成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从进博会出发,展品到商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展商到投资商的路径变得越来越顺畅。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全球参展商,都在进博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新机遇。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博会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源自中国,惠及世界。(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进博会)外国政要看进博: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外国政要看进博: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中新社记者 陈溯  今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多国政要率团赴约。不少外国政要在进博会期间表示,中国市场蕴藏巨大商机,未来希望与中国继续携手实现“共赢”。  ——第二大市场创造持续引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庞大的市场空间持续吸引着...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专访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毛怡冰:今年80%的新开酒店会选择中国高铁沿线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专访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毛怡冰:今年80%的新开酒店会选择中国高铁沿线  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  中国活力日增的西部市场不断吸引国际酒店集团的目光“向西看”。一些过去相对冷门的城市接连进入其战略版图的布局,呈现可喜的扩张之势。  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深耕中国市...

    时间:11-08
  •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一带一路”是现代化的丝绸之路

      11月7日上午,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文明交流与全球发展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以“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为主题。来自30多个国家的政要、企业家、智库专家等各界人士参会,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文化在此碰撞交流。  “一带一路”是现代化的丝绸之路  文明因...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达成55个初步采购意向 金额约35亿元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姜煜)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之一,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集中采购签约仪式8日下午在进博会现场举办。据不完全统计,第六届进博会开展以来,联盟会员已有55个项目达成了初步采购意向,合计金额约35亿元人民币。上海交易团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集中采购签约仪式11月8日在进博会现...

    时间:11-08
  • 【国际锐评】他们从进博会“全球首发”中获得哪些机遇?

      融合了自动咖啡机与自动驾驶设备的意大利无人咖啡车;无需拆卸就让沙发、窗帘速净速干的德国卡赫清洁产品;实现360度旋转和180度弯曲的欧莱雅超精准智能上妆仪……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大量创新产品亮相,集中展现了数字智能、绿色发展等前沿科技。  本届进博会上,有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

    时间:11-08
  • 【2023进博会】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感谢中国续办进博会,向全世界尤其是非洲国家开放市场

      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网8日电 (党超峰)南非国有通讯社SAnews6日报道,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5日在上海开幕。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在开幕式上表示,进...

    时间:11-08
  • 突破、创新成为展台关键词 进博会成未来医学“超级秀场”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8日报道:全球医疗器械巨头齐聚,今年的进博会再次成为了未来医学的“超级秀场”。走进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区,科技感与未来感扑面而来。“黑科技”、首发首秀,吸引了诸多参展者的眼光。全球首发的爱尔康屈光手术黑科技Wavelight Plus全光塑  今年,...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专访达能谢伟博:中国健康消费刮“新风”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专访达能谢伟博:中国健康消费刮“新风”  中新社记者 刘亮  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近年来中国健康消费领域出现新趋势。作为长期扎根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达能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前景,期待未来在华“解锁”更多增长机会。  尼尔森IQ2023年...

    时间:11-08
  • 共建创新之路 携手合作发展——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观察

      应对全球性挑战、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生福祉、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科技合作正释放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科技合作是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   作为我国支持高...

    时间:11-08
  • 共建创新之路 携手合作发展——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观察

      应对全球性挑战、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生福祉、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科技合作正释放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科技合作是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   作为我国支持高...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