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当进博会再次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相遇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3-11-08 07:46:4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进博会连续举办的第六年。六年来,进博会已成为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共享市场红利的重要平台。

  本届进博会上,有超过1500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签约企业商业展,参展面积较上届增长了30%。作为六届进博会举办地,也让上海这座活力、开放之城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丝路伙伴”。各个国家的优质产品也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走进中国消费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当进博再次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接下来,一起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走进上海,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见证开放中国

  共享“进博”机遇

  中国高水平开放惠全球

  总台记者 周洪:与进博相约,与上海相聚,与中国相知。还记得去年爆火的阿富汗松子吗?往年的成功经验让阿富汗小伙阿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的潜力,今年他带来了阿富汗石榴。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除了石榴,阿富汗小伙阿里还带来“明星产品”松子和手工羊毛地毯,这些地毯采用了现代感的图案,更加注重中国市场的喜好,他希望通过进博会,让家乡更多优质的商品从“一带一路”来到中国,打开销路。

  阿富汗参展商 阿里: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不断地改变这些图案,有的地毯上可以看到龙,这也是我们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把它做成这样的产品。

  总台记者 周洪:在进博会的展台上,可以看到用黄麻做成的箩筐、手工艺品,还有漂亮的包包,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而且是天然可降解的。这些用黄麻做成的物品,使用的时间也是非常长的。通过进博会,孟加拉国的黄麻制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孟加拉国参展商萨夫:我们工厂里有2000多名女性工人,她们都来自非常穷的地方,她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以前她们没有工作。现在她们可以上班赚钱,她们的生活现在越来越好。

  总台记者 周洪:除了六天的进博会,在上海哪里可以买到进博商品呢?在上海有很多“6+365”平台,365天每天都能买到进博好物。

  总台记者 周洪:在离进博会场馆30公里以外的南京路,上海新开了一家进博集市,上海市民和游客在这里就能够逛家门口的进博会。

  总台记者 周洪:店员告诉我,在这家集市一共售卖了近20个国家的商品,其中不少都是涉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一款土耳其香水也是在今年进博会上同步首发。此外,像尼泊尔的围巾,还有叙利亚的香皂都特别受大家的欢迎。

  总台记者 周洪:这是一家开在市中心的商场,今年两个进博会的常年馆斯里兰卡馆和伊朗馆在环球港的世界港口小镇开门迎客,上海市民在市中心的商场就能够逛家门口的进博会。

  在斯里兰卡馆里,李德龙不仅是经营红茶生意的参展商,还是一位酷爱中国文化的中国通。1998年,因为酷爱李小龙,他追着功夫梦来到中国。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的日新月异,也亲身感受到了进博会带给自己家乡的种种变化。

  随着前五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动,进博会的一周效应在上海集中体现。在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独家会展中心旁打造的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交易服务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开业五年来,这里已经吸引来自76个国家、地区的180家企业及组织入驻。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董事长 薛迎杰:大概有60%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和客商都是全年驻扎在我们贸易港,无论是6天的进博会,还是在365天全国的商品的推广、订货会、销售,这些工作他们都全程参与。

  总台记者 周洪: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家乡好物变成进博好物,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

  高水平开放让世界

  共享“中国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博会都是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创举。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证明,今天,进博会成为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从进博会出发,展品到商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展商到投资商的路径变得越来越顺畅。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全球参展商,都在进博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新机遇。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博会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源自中国,惠及世界。(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联播观察|在“一带一路”上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市开幕。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为主题,是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举办的首场分领域重要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贺信中,习主席提出了哪些期望与要求?本届大会...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进博“强力引擎”助推外企深耕中国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题: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进博“强力引擎”助推外企深耕中国  记者 樊中华 汤彦俊  收获多个“进博宝宝”和“进博明星宝宝”(指在进博会期间获批的新药)、多数全球创新解决方案已加速落地中国、新药借助自贸区“通道”率先进入临床应用、携手打造若干医疗创新生态圈、已有十余家本土创新企业从数...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商机:广交友拓市场 展客商签约忙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 姜煜)正在上海举办第六届进博会上,与会展客商签约频频,“进博朋友圈”不断扩大。  首次参加进博会的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中振公)与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吴泾镇人民政府在进博会上达成了战略合作,将携手共促韩国与中国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共赢。  中振公是韩国唯一的中小企业综合支...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寻“味”进博会:进博会上的全球硕果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题:寻“味”进博会:进博会上的全球硕果  中新社记者  钟升  今年进博会上,罗克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贝宁在哪里?”“你们这个菠萝什么时候能在中国买到?”一个甜美多汁的菠萝,是不少中国人了解遥远西非国家贝宁的开始。罗克对贝宁菠萝未来在华大规模销售充满信心。图为11月8日罗克展示贝宁菠萝。 中...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馆:方寸天地洞见“美美与共”

      中新社上海11月8日电 (王潇婧)现场展示新品、互动体验“黑科技”、品尝各国美食……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被誉为“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热闹非凡。在这里,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相互交流、畅谈合作,也在亲身融入中感受中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包容。  展馆入口处,8根高达...

    时间:11-08
  • 20位外企高管眼中的进博会:对外资企业释放强大磁力

      中新网11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相约进博,共享未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功举办过五届,第六届进博会5日在上海开幕,正盛大举行中。与往届相比,今年企业展规模以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进博会有什么魔力,让世界一流企业争相参会?这些名企高管又谈了些什么?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

    时间:11-08
  • (进博故事)为进博会搭建开放合作“金融桥”

      中新网上海11月8日电 (浦帆 康玉湛)第六届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作为第六届进博会“核心支持企业”,连续六年参加进博会的交通银行充分发挥经营综合化、服务全球化优势,为展商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为进博会搭建一座开放合作的“金融桥”。(进博故事)为进博会搭建开放合作“金融桥” 主题海报...

    时间:11-08
  • “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举办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1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发布会暨‘一带一路’十周年学术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局局长胡滨主持会议,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2023年是共建“一...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青海交易团签约金额达7.741亿元

      中新网西宁11月8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8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为充分利用进博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青海交易团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8个项目签约,内容包括采购铜精矿、医疗设备、食品和贷款金融服务等领域,签约金额达7.741亿元。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杨洲 摄  青海省副省长才让太介绍,青海由大湖而得名,以大美而闻名...

    时间:11-08
  • 第六届进博会青海交易团签约金额达7.741亿元

      中新网西宁11月8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8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为充分利用进博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青海交易团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共有8个项目签约,内容包括采购铜精矿、医疗设备、食品和贷款金融服务等领域,签约金额达7.741亿元。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杨洲 摄  青海省副省长才让太介绍,青海由大湖而得名,以大美而闻名...

    时间:11-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