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数字浙江,“网”事很精彩

2023-11-07 14:25:39

来源:潮新闻

  20年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标志性成果:数字浙江,“网”事很精彩

  发展路径的选择,从来不是偶然的。它往往穿越时空,指引未来。

  2003年1月16日,新落成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内,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数字浙江”的构想,浙江由此进入数字化建设的新赛道。习近平同志作出的一系列部署,鸣响了“数字浙江”的发令枪,指引浙江率先开启数字化发展的先行探索。

  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数字浙江”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标志性成果。

  经济增长主引擎

  钱塘江上,手持“薪火”的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踏着滚滚钱江潮,伴着钱江两岸的璀璨灯光,朝着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大莲花”奔去,最终点燃亚运会主火炬。

  前不久,杭州亚运会上这一幕,惊艳全球。除了数字火炬手,大型综合性运动会首个元宇宙平台、首创性推出电子身份注册卡、首次探索使用5.5G新技术、首个“云上亚运会”、首次全面应用云转播技术……本届亚运会上,“数字”元素满满。

  可以说,这是浙江数字经济的最新应用,惊艳而生动。

  杭州是讲述“数字浙江”建设绕不开的城市。2003年4月28日在杭州调研时,习近平同志为“天堂”杭州刷新了内涵:过去是“风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20年前已起步的“数字浙江”,在此次杭州亚运会上得到了精彩验证。

  对浙江而言,“数字浙江”拉开了浙江经济新的发展格局,启动了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在这里,数实融合层层递进。

  恰如“历次工业革命,都是从车间开始的”,浙江制造车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嘉兴桐乡的新凤鸣5G工厂,各种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扮演重要角色。有了机器“工人”的协助,该工厂人均年产量可达800吨,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记得首届乌镇峰会时,各类数字智能技术刚起步,有的甚至只是一个概念。如今,不少已成为制造企业的标配,比如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凤鸣集团未来工厂经理杨忠杰说。

  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化改造提升,再到“未来工厂”+“产业大脑”,在一轮又一轮数字技术迭代的加持下,浙江的制造工厂、车间越来越聪明。数据显示,截至当前,浙江建成未来工厂5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01家,浙江产业数字化水平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在这里,数字产业聚链成群。

  在数字经济土壤肥沃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一座“中国数谷”正在加速向前迈进。这里集聚了以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宇视科技等数字安防龙头为核心的智能物联产业集群,成为浙江正全力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与此同时,围绕建成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总目标,浙江正对智能物联、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光伏等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一群一策”。同时,积极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光芯片、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等“新星”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

  今年1至9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规模达1069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高端软件、集成电路、智能光伏3个特色产业集群营收分别同比增长8.3%、9.1%和29.8%。

  在这里,数字经济日新月异。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285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8977亿元,年均增速13.6%,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今年1至9月,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7361.4亿元,同比增长10.2%,高出去年同期3.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浙江30.7%的高新技术企业、27.1%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属于数字经济领域,浙江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居全国各省区第一。数字经济已成为浙江抢占产业新赛道、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最重要力量。

  “20年沉淀,为浙江推动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接下来,浙江将围绕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总目标,努力培育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浙江省经信厅副厅长厉敏表示。

  创业创新主阵地

  11月初的杭州云栖小镇,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蓬勃涌动的数字人才。历经八载,今年云栖大会的参会者已从最初的2万多人增至8万余人。

  云栖魅力不减,源于其始终根植于浙江数字经济这片创业创新的黑土地。

  20年来,浙江持续厚植这片黑土地,使数字经济成为浙江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一批批数字人才向这里加速集聚。

  22年前,当海康威视诞生于杭州时,它的创始团队是28名技术人才。而今雄踞全球视频监控领域第一的海康,拥有员工超过3万人,绝大部分是数字领域的技术人才。

  从28人到3万余人,这是一家浙江数字企业的成长壮大史,也是浙江吸引数字人才的缩影。持续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持续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主体,使得浙江成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的汇聚地。

  今年以来,浙江新增数字经济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306家。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创新主体,靠的正是充沛的数字人才资源作支撑。而创新主体的层出不穷,又将吸引更多数字人才来到浙江创新创业。

  为了支撑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浙江计划到2027年实现数字技能培训累计达100万人次以上,数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5万人以上,把浙江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技能人才集聚地。

  一批批数字应用在这里率先诞生。

  这些年,从电子商务平台到直播带货;从线上消费到移动支付;从区块链到元宇宙;从云计算大数据到AI人工智能……最新最热的数字应用场景,总会在这里率先诞生。这些年来,围绕数字经济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浙江层出不穷。

  当前,浙江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目前已推进264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阿里云通义千问、网易玉言、新华三百业灵犀、幻方量化的深度求索、实在智能的塔斯、宇视科技的梧桐、浙大“TableGPT”等大模型加快落地应用。

  一项项领先数字科技在这里被一举攻克。

  在电影《阿凡达》中,双腿瘫痪的美国前海军陆战队成员杰克,在先进的脑机接口技术的帮助下重新站立,成为行动自如的阿凡达。电影中的这一幕,正在接近现实。前不久,李强总理视察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正是研究“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技术让大脑和机器建立连接,实现信息交互,从而为残疾人康复提供解决方案。

  以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长足进步,是浙江20年来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引进华为公司,到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再到之江实验室的成立,围绕数字经济领域,浙江不断锻造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

  如今,新一代“百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等34项硬核科技成果先后在这里诞生。同时,浙江数字经济领域进口替代成果达234项。

  富民惠民主跑道

  嘉兴桐乡的桐信种苗未来农场里,65岁的张如凤坐在智能嫁接机前,娴熟地嫁接番茄苗。借助机器,她每天能嫁接苗种3000株,这是她以前戴着头灯和老花镜,埋头苦干一天一夜也完不成的数量。

  龙游溪口未来社区村民刘树立,经常会去乡村图书馆看书,这里24小时开放、村民刷脸进门。作为浙江首个乡村未来社区,这里还有共享菜园、共享食堂、共享礼堂、智慧运动场等多个“来自未来”的场馆,当地群众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正在发生改变。

  丽水市民徐蕾在手机上申请租房提取公积金,几秒钟后资金就到账了,而以往她要专门请半天假去办理。徐蕾体验的“智能秒办”背后,是浙江已实现涵盖公积金、医保社保、教育就业等八大领域上百个高频事项。

  ……

  数字化,浙江人对此再熟悉不过。从“最多跑一次”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数字化改革,互联网已如江南烟雨般,浸润浙江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和省域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在浙江,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日益健全。

  犹记得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在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0多位老人围站屏幕前,通过视频通话,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智慧乌镇展台进行了一次远程互动,伴随着他们灿烂的笑容,讲述了被互联网扮靓的老年生活。

  如今,乌镇已拥有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了乌镇所有村(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形成乌镇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拥有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浙江通过数字技术推动百姓美好生活:

  比如,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涵盖了出生、入学、就业、生活、救助和养老等个人全生命周期6个阶段50件“关键小事”;

  “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汇聚2.3亿条多维人口数据,14.66万个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模、服务能力,服务超1000万人次。

  在浙江,共同富裕的数字红利充分释放。

  起源于衢州的“碳账户”走红全国。对当地百姓来说,参与垃圾回收、办理线上政务、搭乘公共交通出行、节水节能等行为,都会转化为个人碳账户中的碳积分。在“浙里办”和“云闪付”APP上,碳积分高的个人碳账户,会获得金融机构的绿色授信——比如个人贷款产品利率最高可降低20个基点。目前,衢州市个人碳账户数量约215万个,占常住人口数量的93%。

  此外,衢州还有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建筑、交通碳账户。截至今年8月,这些碳账户覆盖了2766家工业企业、1000家农业主体、98家能源企业、129家建筑主体。对居民来说,它是绿色生活的风向标;对企业来说,它是节能降碳的指南针;对政府来说,它是区域发展的加速器。

  抢抓数字变革机遇,山区发展新空间正在打开。类似于衢州“碳账户”这样的数字场景还有很多。仙居“亲农在线”平台,集成农机购置补贴、农技指导等服务,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顺风车”,激活杨梅、茶叶等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还有磐安“浙中药”、龙泉“益林富农”……

  数字技术架起了一座桥,当信息流、物流、人流在其上充分流通时,山区26县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愈发畅通。2022年,浙江山区26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全部超过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比稳步提高。

  在“数字浙江”,不仅有美好生活,还有对未来更美好的期许。(潮新闻 记者 夏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道“峰”味⑩丨从乌镇“一枝独秀”到奏响数字桐乡“十二乐章”

      编者按: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永久落户,让互联网犹如柴米油盐般,浸润百姓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峰会十年, 浙报集团嘉兴分社(红船分社、长三角分社)联合桐乡市委宣传部,特别策划推出《十道 “峰”味》 系列报道,重点聚焦“互联网+”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十个方面的成效,深度呈现峰会给举办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

    时间:11-07
  • 更智能更便捷 一批数字新应用护航峰会

      走进桐乡乌镇大气监测超级站,研究人员正在对乌镇周边的各项大气环境进行数据比对。眼前的这台仪器可以对PM2.5浓度高的颗粒物有机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在1秒内给出分析结果。像这样的设备,乌镇监测站引入了40多台。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监测部副部长徐冰烨:对我们全省、两省交界监测长三角核心地段、核心区域的...

    时间:11-07
  • 数字浙江,“网”事很精彩

      20年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标志性成果:数字浙江,“网”事很精彩  发展路径的选择,从来不是偶然的。它往往穿越时空,指引未来。  2003年1月16日,新落成的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内,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省委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作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浙江是全面推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

    时间:11-07
  • 浙江·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成果展 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

      浙江·数字乡村引领区建设成果展将于11月7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第十个年头,数字乡村元素独立成馆、首次整体入驻。成果展位于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B1馆,按照综述、农业农村数字化变革重塑、乡村数字经济创...

    时间:11-07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数字绿色”产业合作焕新中日经贸关系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谢梦圆)中日先进技术交流对接会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中日贸易自由化进入了崭新阶段,双方如何深化产业合作?多位中日与会嘉宾表示,新的时代形势下,加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能为两...

    时间:11-07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数字绿色”产业合作焕新中日经贸关系

      中新社上海11月7日电(谢梦圆)中日先进技术交流对接会作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中日贸易自由化进入了崭新阶段,双方如何深化产业合作?多位中日与会嘉宾表示,新的时代形势下,加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能为两...

    时间:11-07
  • (第六届进博会)彭森: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中新网上海11月6日电 (记者 李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在此间出席第六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时表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  彭森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说,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进中...

    时间:11-06
  • 专家吁重视数据出境安全保护 多措并举为“数字丝路”保驾护航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金蕾 张素)10年来,“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经历了从“抽象写意”到“具体刻画”的转变。近日,不少专家学者在受访时就如何为“数字丝路”保驾护航建言献策。  “数字丝路”成果日渐丰硕  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到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从数字经验的分享到数字新模式的探索……10...

    时间:11-06
  • 数字引擎助推共富,峰会十年“让乌镇不止乌镇”

      “乌镇宝宝,今天天气如何?”;数字教练在线教广场舞、健身操……在乌镇,转身看到的或许就是AI管家,没准它还会笑着问,“是否需要打个无人驾驶车?”  白墙黛瓦的乌镇,曾经因水而兴,如今多了一个重要身份——“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荣获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典型,足以说明数字技术为小镇发展赋予的澎湃动力。而今的乌镇,也吸引...

    时间:11-06
  • 【数字乡村聚力行动】牡丹江中兴村:数字治理绘就乡村新面貌

      中新网牡丹江11月6日电(张子怡)稻田远山、亭台楼榭,从牡丹江站出发,驱车仅12公里便可以到达朝鲜族特色村落中兴村。在这里,你可以穿上朝鲜族传统服装打卡拍照,也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行于麦田之中····· 近日,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乡村聚力行动帮扶活动第十站来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中兴村。...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