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国产女装第一股”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拉夏贝尔们能否走出困境

2023-11-07 05:26:35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鹿杨

  近日,昔日的“国产女装第一股”拉夏贝尔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至今,拉夏贝尔在港交所停牌已将近9个月。

  作为曾排名国内第一的国产服装品牌,它的直营门店一度遍布大街小巷,如今为何沦落至破产境地?记者梳理发现,不只是拉夏贝尔,80后、90后熟知的森马、美特斯邦威、艾格等曾经风靡一时的国产“快时尚”品牌,也正遭遇利润暴跌的窘境。

  黄金时代直营门店近万家

  作为全国首家在港股和A股双平台上市的服装企业,拉夏贝尔诞生于本土服装品牌崛起的黄金时代。

  拉夏贝尔成立于1998年,恰逢国内服装产业由代工模式转向打造自有品牌模式的时期,拉夏贝尔抓住了这一机遇。2003年以后,公司加速拓展门店。

  当时的拉夏贝尔风光无限,2014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2017年公司登陆上交所主板。根据天风证券2017年的一份研报,拉夏贝尔市场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三,占比达5%,且排名前两位的均为国际品牌,拉夏贝尔实际在国内服装品牌中排名第一。

  拉夏贝尔2017年赴上交所上市的招股书声称,“未来三年内,将在现有的7147家零售网点的基础上,再增加约3000个直营网点。”事实上,拉夏贝尔确实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了线下门店的数量,到2017年底拥有了多达9448家门店。

  疯狂扩张走向破产重整

  门店扩张拉动了公司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2018年,拉夏贝尔营收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不过,从传统零售时期闯出来的拉夏贝尔坚持重资产的直营模式,规模提升的同时,潜在风险也随之而来。

  记者梳理拉夏贝尔近年来的财报发现,2018年起该公司就陷入了亏损的泥沼,去年营收规模已降至1.98亿元,净亏损高达10.72亿元。

  直营模式下过高的固定成本费用支出,导致公司在销售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盈利水平大幅下降。重压之下,2019年拉夏贝尔一年间关闭了4391家门店,如今仅剩约200家门店。

  对于服装品牌而言,设计是核心竞争力。拉夏贝尔曾被消费者称为“中国版ZARA”,然而近些年其设计更新速度显得力不从心。

  数据显示,ZARA每周两次上新,每年上新约1.2万款。相较ZARA,拉夏贝尔显然不够“快”,也因此渐渐让消费者觉得不够时尚。伴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和国内新兴的时尚品牌涌入,拉夏贝尔的消费客群加速流失。而近些年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兴起,更让快时尚品牌的性价比优势大受冲击。

  2022年4月,上交所决定终止拉夏贝尔A股股票上市,2023年2月,拉夏贝尔也在香港联交所暂停股票买卖。另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拉夏贝尔已被审查确认债权金额3.43亿元,涉及133家债权人,走向破产清算。

  服装新品牌紧抓零售新风口

  与拉夏贝尔类似,美特斯邦威、班尼路、真维斯等国产快时尚品牌都过度依赖扩张门店的老路。真维斯曾有2000多家门店,美特斯邦威门店数量曾高达5220家,班尼路在2012年就开了4404家门店……如今,这些品牌在年轻人眼中成为“老气横秋”的边缘存在。

  与之相反,另一批服装新品牌,抓住电商与社交营销的零售新风口,正在崛起。

  电商与直播,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购物,突破传统门店对“快”的定义;社交零售将销售变成“种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新消费需求。

  今年“618”,女装品牌UR同时拿下天猫、抖音、京东女装品牌销售榜的第一名,另一家国产女装品牌MO&CO排在天猫女装品牌销售榜的第三位。除了在电商平台风生水起,以UR为代表的新国产服饰品牌还将社交营销玩得游刃有余。

  例如,UR官方账号在小红书发起“半个娱乐圈都在穿的UR”话题,通过晒出明星、网红同款穿搭发挥带货效应。到目前为止,在小红书搜索“UR穿搭”,已有超过23万篇笔记。与此同时,UR线下门店的开店速度也很克制,截至2023年,其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300家门店。

  拉夏贝尔的大起大落也给其他国产服装品牌敲响了警钟。面对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快时尚品牌能否走出困境?一位资深鞋服行业分析师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快时尚品牌要避免过度追新对资源的消耗,不妨放慢脚步,在营销创新、设计创新和品质提升上发力,重塑品牌活力。(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加大乡土树种草种在城市绿化中的运用

      央视网消息: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树种或是长期生长在当地的树种。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我国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开展造林绿化,目前,全国人工造林基本全部使用乡土树种。  2021年以来,国家林草局审定林木良种47个,全部为乡土树种。目前,全国建成保障性苗圃670个,重点培育乡土阔叶树种、灌木树...

    时间:07-13
  • 雅典科学院士Konstantinos Bourazelis:良渚火焰让我想起普罗米修斯盗火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胡丰盛)火种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而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文明薪火不断传承,杭州第十九亚运会的火种也在此采集。那么,当希腊与中国相交,雅典卫城遇到良渚古城,当将是什么样的情形?  “我们在良渚遗址上看到了火的标志,我就马上想了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7月6...

    时间:07-06
  • 从1618到150,它们凭什么脱颖而出?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题赛初赛于2023年6月14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李昭博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农民日报...

    时间:06-21
  • 辛巴辛选集团618顺利收官:增长60%,总带货量1.28亿件

      6月17日,辛选创始人辛巴辛有志以总带货485万单的成绩完成了其个人618收官之战,并首次开启“直播带车”赛道。18日,辛选集团618顺利收官,据了解,辛选集团今年618总带货销售额同比增长60%,总销量1.28亿件。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直播卖车也成为趋势,但因高客单价、决策周期长、需要线下体验等原因,汽车的直播间成交一直是业...

    时间:06-20
  • 新场景、新模式成增长新亮点 “618”助力消费回升向好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王珂)一年一度的“618”促销活动全面开展,从各大平台发布的成交数据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较快。同时,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场景、新模式成为增长新亮点。  据介绍,今年“618”比往年开始更早,不少平台和商家从5月下旬就启动了促销活动。  京东数据显示,参与“618”的线上品牌商家...

    时间:06-20
  • “内容电商”“兴趣电商”兴起、新品类破圈、“AI”为营销赋能……从“618”看消费新趋势

      央广网北京6月19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每年的“618”购物节,既是促进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节点,也是判断消费整体走势以及消费趋势的“风向标”。今年的“618”促消费的成效如何?又折射出哪些消费新趋势?  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公布的“618”成绩单很是亮眼,比如,“618”开启前10分钟,京东平...

    时间:06-19
  • 618消费洞察报告:年轻人乐意为“松弛感”买单

      中新网6月19日电 题:618消费洞察报告:年轻人乐意为“松弛感”买单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刘亮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年轻人在今年“618”大促中表现出强烈的消费热情。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数据显示,今年“618”累计订单量、成交人数均实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78%和68%;其中,年轻人对“618”消费增长贡献突出。  乐信研究院...

    时间:06-19
  • 产品为王、体验至上 从苏宁易购618看家电市场消费升级

      中新网6月19日电 刚刚过去的618,南京90后市民王女士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消费体验。原来,苏宁易购在618期间推出了“百万台家电免费试用”活动,新房装修后正需要购置家电的王女士成为这次活动的“尝鲜达人”。  最终,王女士在苏宁易购签订了干衣机、洗碗机和法式冰箱的免费试用协议。这些产品最长可以免费试用180天,期间如有不...

    时间:06-19
  • 绿色智能成“全民消费习惯” 苏宁易购618以旧换新订单增128%

      中新网6月19日电6月18日,苏宁易购发布《618“家消费”新趋势报告》。大促期间,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客流同比增长超200%,家电家装一站式购物订单量翻倍,其中5万元以上套购订单同比增长153%,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128%。今年618,线下实体加速回暖,大宗消费提质扩容,新趋势品、绿色智能、夏日高温、下沉市场、直播电商等成为撬动“家消...

    时间:06-19
  • 今年“618”落幕 各平台继续不公布大促数据

      今年“618”落幕,各平台继续不公布大促数据  “95后”上班挣钱了 拉动一波消费行情  “本来没有特别的购物计划,但优惠比较给力,还是趁着大促买了一波。”今年“618”,不少消费者在平台大额补贴“诱惑”下“剁手”,但各电商平台仍然延续了不公布大促数据的习惯。“618”已成为观察新消费趋势的一个窗口,今年有哪些新变化?在...

    时间:06-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