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融对经济支持持续加强

2023-07-15 05:33:01

来源:人民日报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稳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上半年,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刘国强表示。

  数据显示,我国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55万亿元,同比多增475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万亿元。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从行业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3%,比上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1.5%,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比较快。6月末,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

  强化对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

  “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政策支持工具,全力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人民银行持续加大再贷款支持力度,6月30日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

  同时,继续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已经累计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398亿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2.2万亿元。近期,人民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期限从今年6月末延长到了2024年末,继续激励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在各方面政策支持下,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26%。普惠小微授信户数5935万户,同比增长13.3%;5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科技型企业也是金融支持的重点。今年以来,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截至6月末,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8亿元,连续14个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27亿元,增速为25.1%。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丰富金融工具,发展金融市场,健全配套政策,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型企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刘国强介绍。

  下半年不会有通缩风险,有信心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刘国强表示,这几个月,我国的物价出现走低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出现通缩,我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M2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刘国强预计,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他表示,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预计全年CPI总体走势呈U形,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

  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人民银行也已经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市场预期基本稳定。

  从宏观经济大盘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国际收支大盘看,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从储备大盘看,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余额仍然稳居世界第一。

  “总的看,有这‘三个大盘’做支撑,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仍然会保持双向波动、动态均衡。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各种冲击,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刘国强表示。

  ■记者手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金融数据“半年报”,显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

  提升体现在统计数字里。信贷总量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提升也体现在经营主体的获得感中。在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小微企业能够以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知识产权等用于抵押,通过线上化、自动化的审批就能快速获得贷款;科技型企业享受优惠利率,更有动力转型升级和研发创新,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明显提升。

  提升还体现在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积极性中。人民银行通过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制约仍存,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精准有力地实施,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金融“血脉”的进一步畅通,能够持续不断地强健实体经济“筋骨”。

本报记者 赵展慧

本报记者 赵展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从上半年数据看,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  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9.0个...

    时间:07-14
  • “产业+基金”,安徽黄山屯溪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中新网安徽黄山7月14日电 (叶智成)14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联合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和中国发明协会在黄山市屯溪区举办首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暨母基金研讨会,聚焦股权投资行业特别是母基金行业的发展,设置数场主题演讲、超级对话与专场研讨,助力推动创新创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  黄山市副市长张亚强在致辞中表...

    时间:07-14
  • 浙江“八八战略”: 台州如何垦荒“小微金融”自留地?

      中新网台州7月14日电 (张益聪)近年来,在浙江省台州市,一众小法人银行带来了“台州现象”:以田间地头、社区商铺为“营业厅”;以人品、产品、物品论信用等级;以水表、电表、海关报表划风控线……大浪淘沙,台州“小微金融”自留地耕耘的如何?  2012年,台州开设浙江省“小微金改”试点;2015年12月,试点工作上升至国家级;2021年,从试验...

    时间:07-14
  • (成都大运纪事)银行保险机构助力成都大运会 已布局237个金融服务网点

      中新网成都7月14日电(杜成 王亦民)四川银保监局14日透露,该局已出台做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金融服务专项举措,督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建立起组织有力、高效顺畅的成都大运会金融服务保障机制。目前,银行保险机构已在成都大运会重点保障区域内配置金融服务营业网点237个、服务人员2298名和服务机...

    时间:07-14
  • 平台企业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

      在芯片、自动驾驶、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平台企业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平台企业发展情况,梳理了一批典型投资案例。从调研情况看,平台企业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一季度,我国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台企业通过自主投资或子公司...

    时间:07-14
  • 央行:上半年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8636亿元

      中新网7月14日电 国新办14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今年1—6月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2.8万笔、8636亿元。  邹澜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把金融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采取多种政策支持工具,全力支持小微和...

    时间:07-14
  • 四川泸州将“举报箱”搬到“指尖” 信息化监督看住小微权力

      不久前,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茅溪镇纪委收到该镇民心村村民通过“掌心富民”码上举报的问题线索,反映该村村委会主任陈美勇在筲箕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中,违规挪用村民果苗补助款。  该镇纪委迅速组建调查组,通过走访项目实施单位、果苗供应商、村民和陈美勇本人,事情很快水落石出。原来,2018...

    时间:07-13
  •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基层小微权力强化监督 促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基层小微权力强化监督  促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本报记者 赵震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纪委监委在全区村(社区)组织开展“百姓问廉”活动,采取“书记述、群众问、干部答、百姓评”方式,让村干部“一肩挑”人员现场接受群众问询。同时,镇村两级纪检监察组织跟进监督,督促“一...

    时间:07-13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东海之滨,中国高铁再创新速度。6月28日,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新一代动车组试验列车以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双向两列相对交会最高时速891公里运行,再次刷新纪录。  花城广州,新能源汽车实现新跨越。7月3日,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缓缓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超过2000万辆,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

    时间:07-10
  • 金融资源聚集创新 科创债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座谈及调研会。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促进债券市场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简称“科创债”,再次走进“聚光灯”下。  金融资源聚集创新  债...

    时间:07-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