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领航 协作共赢——全国大学附属医院标杆之行第三站在上海举办

2023-07-14 13:4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启新征程,为建设健康中国指明前进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的战略征程上,7月9日,由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承办的全国大学附属医院标杆之行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以“高质领航 协作共赢”为主题。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闻大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刘福东、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刘新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进行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闵建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

  郑军华书记首先进行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仁济医院坚持协同共享发展,践行公立医院责任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拓展多形式医联体建设,积极发挥三级医院示范引领和带动提升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深耕细作。今后,仁济医院将继续为长三角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不断凝聚和注入强大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刘新民

  刘新民主任委员指出为传递榜样力量,强化标杆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特举办“全国大学附属医院标杆之行”系列会议,并将此站定为上海,聚焦到长三角区域。今后,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创建一大批扎根中国大地,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附属医院不懈努力。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刘福东

  “作为公立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附属医院更应充分发挥‘国家队’和区域高水平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刘福东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这样说到,大学附属医院分会是中国医院协会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汇聚了全国大学附属医院的管理者,助力推广传播标杆医院的典型经验,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会议,能够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形成共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

  王兴鹏主任代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讲话。王兴鹏主任表示,近期,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正在开展市级医院“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各市级医院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彰显了责任与担当。面对未来形势任务,市级公立医院要秉承医者初心,进一步加快临床科技创新步伐,着力解决临床诊疗难点痛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产品反哺临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闻大翔

  闻大翔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以医学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下一轮发展的“必选项”和“优先项”。大学附属医院要抓住机遇,对标国际,勇于在服务国家医疗卫生的重大战略需求中积极谋划、担当作为;善于在学术交流和合作中激发创新活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实战型、复合型医学人才;敢于在战略性医药新兴产业、前沿技术上揭榜挂帅,充分发挥医学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作用,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辞环节结束后,闻大翔主任、王兴鹏主任、范先群院士、刘福东秘书长、刘新民主任委员、黄东胜副会长、张骞秘书长、郑军华书记共同开启全国大学附属医院标杆之行——“仁济医院管理论坛”启动仪式。

  随后,在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滨海医院院长张骞的主持下,进入到主题演讲环节。

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滨海医院院长张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机构处处长胡瑞荣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机构处处长胡瑞荣带来了题目为《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思考》的政策解读。胡瑞荣处长从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医院管理重点和专科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说明。胡瑞荣处长表示,未来政策的核心是能给各医疗机构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医、教、研、防、管”各方面都能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先群

  基础研究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范先群在主题分享中表示,高水平医院开展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与治疗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服务于临床研究;只有提高科研水平,才能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医疗水平及质量。医院处于创新链、产业链和应用链的结合点,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临床研究和转化、打造一流人才高地、增强医疗服务能级,打造从疾病机理、精确干预到新药研发的全链条科研创新体系,促进临床医学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主任姜保国以《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与思考》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面对当下众多临床专家对发表文章很热衷这一现象,姜保国院士表示理解。他认为学术文章发表是整个医疗领域对最新研究的客观阐述与普及,是进行临床医学研究和交流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一环。但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如果临床研究仅仅停在文章上是没有出口的,最终还是要形成专利或解决临床应用的问题,回归到临床应用非常必要。

  学科建设应该以提升临床需求能力为核心目标。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任委员刘新民以《关于医院发展的思路》为题进行了分享,并介绍一流医院的学科应具有极高的学习能力、极强的创新能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水平的临床医学研究和浓郁的教育科学氛围的特点。学科的发展应以医院发展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关键,以技术创新为灵魂。医院要做好学科建设,要有定力、要有耐力;要放眼未来,要脚踏实地;要锲而不舍,要长期坚持;要聚焦厚积,才能有薄发。

  “党的二十大为公立医院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要积极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在主题演讲时介绍到,仁济医院坚持通过对标使命任务,明确发展目标;对标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科技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医学科技攻关;对标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育卓越医学人才;对标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对标健康中国建设要求,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对标现代化治理要求,维护安全稳定发展局面;对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护航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事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

  下午的长三角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论坛以“创新驱动 提质增效”为主题,聚焦研究型医院相关话题展开。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洁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洁在演讲中表示,高水平医院的使命任务在于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医院管理引领。谈及研究型医院建设,她以梅奥医学中心为例,指出研究型医院是传统型医院的“再升级”,主要体现在从“看病难”到“看难病”、临床到产业的“知识资产”两大方面。最后,结合国际一流医院发展经验,沈洁院长提出五点启示:注重人文底蕴与品牌传承,明确医院发展定位;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多院区或集团化发展;医教研协同,临床研究和创新转化同频;开拓国际市场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在“研究型医院建设,促长三角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中提到,医院树立起GCP平台管理规定,有效解决了GCP平台内部团队、项目、质量控制、经费等问题。她表示,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要做好提前布局,譬如江苏省人民医院早在2018年就推出“511”工程,即5个重点项目、10个面上项目、10位青年人才(35岁及以下),在加快孵化创新项目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此外,江苏省人民医院还提出了临床科研创新“头脑风暴”,由科技处广泛收集临床专家的科研创新思路并推动项目落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

  “研究型医院应该做好三件事,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总结创新临床诊断治疗经验、研究成果使多方受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分享了瑞金医院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的经验,他表示,瑞金医院有11个研究所,临床研究主要由专职临床研究人员、研究型临床医生及护士两支队伍开展,同时强调加强结构化病史和专病数据库两大基础建设。此外,沈柏用副院长介绍了智慧型的研究型医院,通过建成患者生理信息、疾病信息、组学信息、情感信息四大数据库,有力助推研究型医院建设与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围绕“多措并举推动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展开分享。他表示,我国老年医学仍存在专业学科与人才队伍匮乏、研究方向单一等问题,而老年医学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特色,医院从高龄老人围手术期管理、老年临床营养治疗、医疗新技术应用、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老年科临床解决疑难、危重病的能力。此外,医院于2013年借力筹建起上海市老年医学临床重点实验室,有效提升临床科研能力,并在复旦大学开设10门老年医学课程,注重培养临床教学能力,不断推动老年医学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在主题演讲中介绍到,邵逸夫医院制定医院的章程,明确党委在医院治理结构中的领导地位,建立起以“三重一大”事项为核心的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进而提高决策执行力度。他重点提到,完善的党管干部机制十分重要,要不断通过教育培训等形式强化干部党性修养、管理能力、业务水平。此外,邵逸夫医院制定《邵逸夫医院党支部工作手册》,努力打造标准化示范党支部,突出“邵医”特色,培育挖掘医院党建工作亮点和精品。

▲从左至右依次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牟姗;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黄东胜

  在主题演讲环节后,大会进入到了精彩的高峰对话环节,该环节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进行主持。会上,各位嘉宾就公立医院管理者关心的学科人才建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指出,针对学科“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情况,医院在进行学科评审时通常会引入第三方,实现打分的相对公平。同时医院将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队伍进行整合,通过“大手牵小手”的模式带动学科整体发展;医院小学科采取错位发展的方式,形成特色促发展

  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黄东胜强调医院品牌建设的关键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有两个重要的方向。第一是顶层设计,将学科建设的决心、耐心、恒心和情怀相结合;第二是学科差异化发展,注重人性化与医疗质量安全,在差异化中寻找均衡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牟姗认为医院管理者应以“国考”为指挥棒,领会医改方向与方针,更加注重工作效率与规范性,持续提高自身内涵建设,提高医院运转能力,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解决百姓医疗就医问题,使“国考”真正发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潮涌长三角,风正一帆悬。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业界同行提供了优质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平台,还为三省一市立足实际、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健康上海”、“健康长三角”、“健康中国”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澎湃动能,筑牢了发展基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新亮相!上海交通大学2023录取通知书里有“一滴水”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2023年录取通知书礼盒正式亮相。礼盒内包含录取通知书、给2023级本科新生的一封信、古体漆印、校史刻度尺、交大月历与127周年定制书签等。其中,交大月历中藏着“一滴水”摆件,以此提醒新同学铭刻“饮水思源”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23年录取通知书礼盒。校方供图礼盒正面为...

    时间:07-06
  • 上海交通大学: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原标题:上海交通大学: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坚持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统筹谋划。一场“理论武装大学习”“责任使命大调研”“争创一流大...

    时间:07-05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寄语毕业生:担当时代责任,攀登医学高峰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日...

    时间:06-26
  •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期待与同学们一起,探索人生未至之境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揭牌 打造创新平台、促进学科交叉

      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十大高发肿瘤中,三个与消化系统有关——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提高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保障民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18日揭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出任消化科学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时间:05-18
  • 上海交通大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3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种植园艺劳动课上,学生在教学楼走廊边的种植盆内栽种花草。种玫瑰,学电工,学野外生存,学园艺养护……春季开学后,上海交通大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砺意志,在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时间:03-18
  • 丁奎岭同志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日前,中央批准:丁奎岭同志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林忠钦同志不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同志,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

    时间:02-22
  • 丁奎岭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中新网2月21日电 据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消息,日前,中央批准:丁奎岭同志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林忠钦同志不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教师干部视频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

    时间:02-21
  • 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需要高质量医学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中国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领导和长期医疗实践中,北京协和医院形成了“严谨、求精、勤奋...

    时间:02-04
  • 积极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式(新视野)

      清朝,江苏有位名医叫叶桂,号天士。他自幼天资聪颖,特别热衷于练针灸、辨百草、学岐黄。从12岁起,叶天士开始读医书、学医术。一旦听说有哪位医生在某些方面有专长,他便克服困难前往求师。12岁到18岁的6年间,叶天士共拜了17个师傅,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可谓复合型人才。他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终于练就出精湛的医术,...

    时间:1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