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上半年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铁路“火车头”作用凸显

2023-07-14 06:02:37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正值暑期,研学游、亲子游、避暑游等出行高峰叠加,铁路热门线路车票十分抢手。同时,随着各地持续高温,电煤等物资运输需求保持高位。铁路部门充分挖掘运力运能,合理调配资源,有效保障了客货运输平稳。

  对铁路人来说,忙碌并不是从暑期才开始的。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铁路运行各项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铁路部门在做好客货运输的同时,投资也按计划稳定运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客流出行顺畅

  “今年暑期,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等出行需求旺盛,各地客流预计保持高位运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据预测,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6亿人次,日均发送1200万人次以上,较201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期,铁路都迎来了客流高峰,一些出游的人遇到了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情况。

  今年上半年铁路客流量已经整体恢复至常态。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其中4月、5月、6月旅客发送量快速攀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6%、5.6%、4.8%,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1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铁路客流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在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各行业各领域努力复苏,克服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

  逐渐向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旅游等业态快速恢复加大了对交通的需求。上述客运部负责人表示,铁路部门积极适应客运市场变化,加强旅客运输组织,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持续推出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保障了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一方面,精准安排客运供给。充分用好铁路12306系统大数据,动态掌握旅客出行规律,统筹运用线路、机车、车辆资源和乘务人员,及时在重点地区和热门方向增开旅客列车,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

  另一方面,优化升级客运产品。加大力度开行旅游列车,增加通达重点旅游城市的运行线路,打造熊猫专列、敦煌号等精品旅游列车品牌,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改进列车服务设施,方便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有力服务乡村振兴。

  铁路客运还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以京津冀为例,据中国铁路北京局客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铁路部门增加京津城际铁路运力,高峰日每天增加2.76万个席位;通过增加河北固安至北京丰台通勤列车,优化京唐、唐曹线列车运行时刻,增加北京西(北京丰台)至邯郸动车组等措施,持续增开环京通勤列车。这些措施提高了京津冀出行效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货运持续高位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广西之首,今年荔枝大丰收,果农们在喜悦之余也有担心:荔枝的保鲜期比较短,如何能快速将荔枝运送出去,实现增产又增收?

  用高铁!当前,广西开行的高铁动车实现与21个省(区、市)直通“当日达”。依托方便快捷的高铁网络,中国铁路南宁局联合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打造运销绿色通道,提供包装、高铁运输、落地配送“一条龙”服务,助力荔枝畅销全国。今年,灵山县预计有45吨荔枝通过高铁运输,较去年增长50%。

  高铁运荔枝只是铁路加大货物运输服务的一个小创新。作为远距离大运量集中货运通道,铁路肩负着大宗商品和民生物保障的重要职能,为支撑经济正常运转发挥着关键作用。

  7月10日,在大秦铁路始发编组站山西大同湖东站,一列列满载煤炭的列车在这里集结、编组,驶向渤海之滨。“推进、推进……”伴随着肩头电台中频频传出的语音指令,调车员李致元紧握车梯,趴在被炙烤得滚烫的列车外皮上,盯着前方线路,不时用电台向调车长通报信号机状态。这是他们当天编挂的第12趟2万吨重载列车。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居民生产生活迅速恢复,尤其是今年夏季气温普遍偏高,各地电煤需求量大幅增加。李致元所在编组列车作业量急剧增加。“我们每个班要步行2万余步,上车、下车、弯腰摘接风管时都是快步小跑。”李致元说,这样可以早干完一钩活,车站就能多发一趟车。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充分发挥铁路煤炭运输骨干作用,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主通道,持续增开货物列车,提升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外运能力。充分发挥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两级保供办作用,与地方政府和重点发电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存煤情况,精准增加运力投放,对电煤运输需求优先满足,加强组织,确保电煤运输畅通高效,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今年1月至6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1%。截至6月3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8076万吨,可耗天数30.6天,保持较高水平。

  投资保持稳定

  7月10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至宜宾高铁全线铺轨完成,为年内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参与施工的中铁十四局项目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成宜高铁全长约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与渝昆高铁、成贵高铁、贵广高铁相接,形成成都至昆明、贵阳、广州的高速铁路大通道,进一步强化沿线地区客运交流,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完善铁路网结构。

  铁路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劳动力需求多等特点,可以有效拉动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共同发展,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今年上半年,铁路部门积极作为,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为扩内需、稳增长、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铁路重大工程项目,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重配套,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重点站房建设方面,西安东站站房正式开工建设,广州白云站钢结构全面封顶;在新线建设方面,贵阳至南宁、福州至厦门、沪宁沿江高铁全线联调联试,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高铁、龙岩至龙川高铁福建段全线铺轨贯通,包头至银川高铁、广州至湛江高铁、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等一批重点在建项目控制性工程实现突破……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科学调配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安排,强化现场督导检查,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市政配套建设和外部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完成建设投资和实物工作量。

  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储备项目也在抓紧落实。上半年,一批铁路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速展开,沿江高铁合肥至武汉段、漳州至汕头、潍坊至宿迁高铁,黄桶至百色、平凉至庆阳、邵阳至永州、文山至蒙自铁路,新建郑州南站及相关工程等8个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批复。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继续坚持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积极有效发挥投资带动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为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齐 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四集《山河见证》

    视频: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四集《山河见证》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

    时间:07-14
  • 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张军强调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7月13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幕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并讲话。中央第二十二指导组组长许又声到会指导。  开幕式上,张军结合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特别是各方面反映的问题,以大量案例、数据与大法官们交流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工作...

    时间:07-13
  • 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三集《文明华章》

    视频: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三集《文明华章》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时间:07-13
  • 北京西城区委书记孙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塑造高品质之城

      7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城区委书记孙硕表示,西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作为离红墙最近的地方,必须坚决当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排头兵,以“红墙先锋”新作为、“首善之...

    时间:07-12
  • 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在于这一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领导人民在长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探索而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者与引领者、组织者与推进者、支撑者与保证者。党的领导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

    时间:07-12
  • 打造智慧、绿色、开放航运 奋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重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2022年,我国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  运输保通保畅成效持续巩固,2022年,我国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8%、0.9%、4.7%。  港航绿色智慧转型加快,2022年,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增长16.0%。  2022年,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

    时间:07-12
  • 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集《共同富裕》

    视频:五集政论片《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集《共同富裕》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

    时间:07-12
  • 学习语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今天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

    时间:07-11
  • “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纪实

    江苏,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今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发表重要讲话,勉励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时间:07-09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

    时间:07-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