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德产业园:以经济技术相互成就 奏响中外合作“交响曲”

2023-07-13 21:3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与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设立4个海外办事处、园区集聚90余家德资企业……作为首个以经济技术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中德产业园开园以来,形成了中德经济技术“联合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预计到2030年园区将集聚500家德资企业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日前走进北京中德产业园。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北京中德产业园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中德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北京中德产业园。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定位为“德国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地、中德隐形冠军发展的战略高地、中德交往与开放创新的重要窗口”,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和先进制造服务业支撑产业。

  其中,南区位于首都国际机场东侧,面积8平方公里,集聚了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及总部、研发、商务、金融、科技服务等功能;北区紧邻京承高速,面积12平方公里,集聚了奔驰新能源汽车、威乐水泵等德资龙头企业,承接“智能制造、绿色智造”等产业化功能,筹备建设德国特色小镇。

  负责人表示,园区依托南、北两区,联动首都国际机场、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多点”配套,形成顺义全域业态协同、产城融合的发展布局。目前,已集聚奔驰、宝马、Ameco、博世、威乐水泵等90余家德资企业,年工业产值350亿元,是中德经济技术“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

  作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和首都国际交往重要门户,北京市顺义区正全力打造开放之城。记者了解到,顺义区正着力打造国家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典范,不断加强对德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德经济技术交流、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区域产业转型发展水平,带动北京中德产业园与德国及欧洲在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联合创新、融合发展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德之间技术沟通的桥梁,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循环经济,致力于帮助中国、德国和世界各地减少CO2排放。”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齐兴晨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是一家专注于循环经济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主要从事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再生资源平台等业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投身循环经济发展浪潮,特别是很多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纷纷来华投资兴业。浩瀚海慈于2022年成立中国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看中了中国在金属资源回收领域的潜在市场。”齐兴晨表示,公司致力于引进德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先进技术,致力于循环经济所需高端设备的本土化,同时运营全球再生金属原料回收B2B电商平台METYCLE,便于未来中国进口其他国家的高品质再生金属原料,“希望可以在循环经济领域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

  于2022年1月在北京中德产业园注册成立的莱茵科斯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吕虹表示,公司重点打造“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三大项目。

  据介绍,中德智能制造双跨创新中心发挥“跨中国跨德国”、“跨产业跨教育”、“跨企业跨学校”的“双跨”优势,重点围绕数字孪生技术等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加速德国先进技术及软件在中国的应用孵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按照“基地平台+产业学院+创新中心+园区企业”模式,建设兼具公共实训、人才培养、工业服务、技术研发、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公共服务综合体。

  智能制造人才资本银行则要打造国内首个百万级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蓄水池”和“资源库”,通过人才产业化运营实现人才自我成长的增值循环,帮助人才打通高质量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持续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与产业链的匹配度和人才与岗位群的适配度。”吕虹说。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以开放优环境、以开放促发展,特别是以国家级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对外开放桥头堡。

  北京中德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郝利杰表示,园区成立了中德产业园管委会,下设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公司,在德国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科隆设立4个海外联络处,组建了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与德国中心、中国德国商会等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重点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与此同时,对于入园企业,积极提供包括政策优惠、法务支持、贸易便利等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进产品升级。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节能环保、安全应急、绿色园区等 领域,为德企优质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中德产业园正成为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吸引一批国际创新及行业领军人物。未来,园区将持续释放产业绿色发展动能,搭建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服务国家级对德合作项目,探索实践中德经济技术合作新模式,形成中德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示范经验,持续擦亮“中德合作看顺义”的金名片,力争2030年聚集500家以上德资企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南昌智能制造工厂:数字赋能 7秒钟可组装一台空调压缩机

      中新网南昌7月12日电(卢梦梦)盛夏时节,在位于江西南昌经开区的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智慧工厂内,一辆辆自动引导车在仓库和生产线之中不停穿梭,一条条智能化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进行装配作业……在这里,平均每7秒钟就能组装一台空调压缩机。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是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全球最大的空调压缩机智能工厂之一...

    时间:07-12
  • “数智”赋能大国重器 智能工业高端实验室落户沈阳中德园

      中新网沈阳7月10日电 (记者 赵桂华)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第九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7月10日在沈阳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举办。项目签约。 赵桂华 摄  由东北大学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与铁西区重点装备企业共建的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实验室,在当日活动现场正式启动。...

    时间:07-10
  • 香港成立“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心” 支持企业迈向智能制造

    人民网香港7月8日电(记者陈然)“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心”日前在香港正式成立。发展中心由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管理,旨在聚焦企业升级转型时面临的技术、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痛点,支持企业迈向智能生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介绍,发展中心可协助企业提前部署以顺应全球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的要求,配合香港特区...

    时间:07-08
  • 2023浙江·台湾合作周台州分会场开幕 关注智能制造

      中新网台州7月7日电(傅飞扬)“8年前,我从江苏到台州发展,创办了一家工业设计公司。这些年来,企业以自身的设计研发能力与产业合作,再结合台州制造优势,发展蒸蒸日上。”7月7日,台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国征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台州的生活环境和营商环境都不错,是台胞台商投资创业、...

    时间:07-07
  • 天津颁发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和职称认定证书

      中新网天津7月7日电(记者 王君妍)7月6日,天津市人社局在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公司举行了全国首次数字技术工程师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和职称认定证书颁发仪式。活动中,天津市人社局、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天津中德技术应用大学、荣程钢铁集团公司负责人为获得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001-027号)和助理工程师职称证书(001-0...

    时间:07-07
  • 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在重庆成立

      中新社重庆7月5日电 (梁钦卿)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开幕仪式5日在重庆举行。该中心由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德国莱茵TüV集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设。7月5日,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开幕仪式在重庆举行。中新社记者 梁钦卿 摄  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组建了技术服务、技术研究、技...

    时间:07-05
  • 编号001!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颁发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 讯 员 田海嵩  “能获得全国001号证书,非常惊喜。”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公司的新员工赵大宇说。6月30日,他获得全国第一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这张编号为031200********2306000001的“一号证书”,将使赵大宇每个月的技术等级补贴比同资历人员有所增加,进一...

    时间:07-04
  • 编号001!全国首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等级证书颁发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 讯 员 田海嵩  “能获得全国001号证书,非常惊喜。”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公司的新员工赵大宇说。6月30日,他获得全国第一张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这张编号为031200********2306000001的“一号证书”,将使赵大宇每个月的技术等级补贴比同资历人员有所增加,进一...

    时间:07-04
  • 北京顺义打造开放之城 中德产业园已集聚90余家德资企业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 (记者 徐婧)作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和首都国际交往重要门户,北京市顺义区正在全力打造开放之城。位于该区的中德产业园是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主体,产业园与中国德国商会等50余家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设立了4个海外办事处,园区已经集聚90余家德资企业。...

    时间:07-03
  • 经济观察:中德、中法再互动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

      (经济观察)中德、中法再互动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电 题:中德、中法再互动 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已结束对德法的访问回到北京。一如此前各界所预期,此次中德、中法的高频互动为中欧密切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加强绿色环保合作  绿色环保是此次中欧...

    时间:06-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