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中国药谷”:探路“两业融合” 打造国际影响力

2023-07-11 10:38: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成立于2002年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今产值超千亿元。自2021年获批全国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以来,大兴医药产业基地坚持“医药·科技+金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不断在赛道布局、产品培育、企业引进、人才服务、活动举办上持续发力,探路首都“两业融合”发展的“药谷模式”,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

  1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团走进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南部,距离北京市中心20多公里,距离大兴国际机场20公里。这里多条高速公路、地铁交汇,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团走进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经过20年的发展,积聚了中检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科院药物所、屠呦呦青蒿素研发中心、广安门医院制剂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机构,汇集了百年同仁堂、中国中药、以岭药业、联馨药业、五和博澳等中药龙头企业。规划面积22.5平方公里的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目前,已有注册企业8000余家,落地企业600余家。2021年,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北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基地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生命健康领域专业园区,成为国家发展高端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承载区。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近年来,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制造业企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实现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延伸。

  围绕“扩区工作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加速提升、服务意识全面加强”三大中心任务,基地坚持从传统的生物制造业转型为在前沿领域布局,提高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占比,实现医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赋能。基地积极推动医联网、药联网、健康信息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大数据发展,鼓励入驻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升级,向电子信息、云计算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靠拢,积极推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的双赋能。

  术锐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衡道病理医学实验室等项目落地,提升了基地在智慧医疗和AI制药方面的水平,实现了数字经济和医药健康产业的双赋能,推动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布局。

  10日,一众记者走进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的华科精准。记者看到,自主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广泛应用在血肿抽吸、肿瘤活检等微创穿刺类手术,以及肿瘤切除、颅底手术等需要开颅的手术中,通过追踪引导手术器械,将手术器械末端与周边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实时、直观的显示在软件中,灵活、快速地引导精准定位和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兰芬在现场介绍,公司独创的手术机器人3D结构注册技术,无需标志物及手动辅助,更不需要佩戴沉重的定位头架,机器人的机械臂便可以全自动、全头颅范围精准定位病灶,解决了光路遮挡以及摆位的难题,能轻松应对不同术式手术体位需要,“一般5到10分钟完成定位,医生通过显示屏上多模态影像融合视角便可以更轻松、更精准、更科学的开展手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团走进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图为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王兰芬介绍手术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值得一体的是,旁边一个巴掌大的盒子——神经外科微型导航定位机器人,和上述机器人有着相同的功能。只不过它通过微型化的设计和环境伺服控制技术,可实现更加灵活、便捷的操作,尤其是在解决急诊脑出血快速精准诊疗问题时。王兰芬称,由于它操作简便,价格相对便宜,可服务于广大地区更多医生和患者,尤其是基层医院,辅助医生开展脑出血引流、肿瘤活检等各类微创穿刺手术。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聚集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12个国家级院所,以及百余个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基地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个,企业科协组织31家,引进高端创新人才1000余人。

  是什么吸引了行业头部企业和科研力量的到来?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副主任高海月谈到,基地既擅长“筑巢引凤”,也懂得“固巢养凤”。基地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打造多层次、宽领域的共性技术服务体系,构建“医药·科技+金融·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并完善“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市场销售”全产业链服务,加速核心平台建设。聚焦特色赛道、提供特定服务、汇聚特优人才、制定特殊政策。同时,设立多种产业基金,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了一批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来园区安营扎寨。

  “以优质的企业吸引优质的企业。”高海月称,这也是基地能够“筑巢引凤”的密码之一。与此同时,基地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理念,在交通出行、教育医疗、住宅保障、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方面已经形成多元化供给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构建产城融合创新生态。

  “基地在现有1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9.1平方公里,形成22.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发展区域,首都医科大学也确定选址在基地北扩区。”高海月指出,今后,基地将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将布局细胞基因治疗、新型抗体等国际医药健康领域投资和研究热门领域,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科技项目;将紧盯自主研发、国际原创和国产化替代产品,在生命科学领域涌现了一批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技术产品。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团走进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在全球互联互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两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3年1月,北京市十余部门共同制定、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集中发力的八个重点领域,包括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有机融合。到2025年,北京计划培育形成10家市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进一步擦亮“北京智造”“北京服务”品牌。

  高海月表示,园区将扎根大兴的土壤,坚持“医药·科技+金融·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始终将目光投向全国、放眼世界,将“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作为创新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实现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1地市全覆盖

      中新网广州7月10日电 (程景伟 林荫)2023年中国自然教育大会近日在广州举行。据广东省林业局10日消息,2023年广东新增15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和4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使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数量达115家,汕头市、揭阳市各建成1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实现零的突破,至此全省21个地级市自然教育基地实现了全覆盖。  2014年,广东率先在...

    时间:07-10
  • 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在穗公布

      中新网广州7月9日电 (程景伟 林荫)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然教育”为主题的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9日在广州闭幕。闭幕式上公布了第四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全国共有245家单位榜上有名。  其中,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广州动物园等广...

    时间:07-09
  • 打造国际青年创新会客厅 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总部基地YSPACE揭幕

      中新网上海7月8日电 (记者 许婧)牛油果绿色的楼梯,构建起一个大大的Y字型,这个“Y”代表着青春(YOUNG)、青年(YOUTH)和你(YOU);落地的大玻璃窗,链接着马路内外的生机活力;创客咖啡、创新讲堂等“配置”彰显出年轻活跃的特质......8日,上海青少年创新学院总部基地YSPACE揭幕仪式在上海市团校举办。  ...

    时间:07-08
  • 全国首家极地海洋研学教育基地哈尔滨启幕

      中新网哈尔滨7月8日电 (记者 姜辉)8日,全国极地海洋研学教育基地·淘学企鹅馆启幕盛典,在哈尔滨极地公园举行,标志着全国第一家极地海洋研学教育基地花落哈尔滨。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何晶在致辞中表示,淘学企鹅馆是全国第一家极地海洋研学、游学教育基地,创造性地将冰天雪地搬进了室内,首创南北极冰雪研学...

    时间:07-08
  • 科学家企业家“双向奔赴” 共探生物医药如何“破圈”发展

      中新网杭州7月7日电 (王潇婧)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动能,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浙商总会6日举办的“科学家+企业家”同心共富圆桌会议上,来自生物医...

    时间:07-07
  • 打造跨境电商新高地 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陆港基地揭牌

      中新网赣州7月7日电 (熊锦阳)7月7日,中国(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陆港基地揭牌暨集中签约仪式在江西省赣州国际陆港举行。  “跨境电商是近两年经济舞台上最耀眼的明珠,有着前景广阔的蓝海,也将成为传统企业转型和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方向。”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书记赖彦辰说。  赖彦辰表示,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国际货物...

    时间:07-07
  • 北京建筑大学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成立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日前,北京建筑大学举办2023年“人民城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启动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当天,24家单位与该校签订共建协议,挂牌成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活动现场。校方供图会上,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活动之一,该校2023年“人民城市”大学生暑期社...

    时间:07-07
  • 西南最大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建成投用

      中新网昆明7月5日电 (徐章位 邓皓文 石佳)5日,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在云南安宁建成投用,来自山东、四川、广东等8个省(区、市)的商品汽车通过铁路陆续运达,将销往云南16个州市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当天10时许,一列运输汽车的铁路专用货车精准对入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挑花村站22道货位后,铁路工作人员陆...

    时间:07-05
  • 辽宁老工业基地激发制造活力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地区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谋划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起,本报推出...

    时间:07-03
  • “同心印象·打卡湖南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活动长沙启动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 (刘曼)沿着长沙都正街的小巷漫步到马王街28号,历经百年沧桑的修业学校便映入眼帘,这里是首批命名授牌的湖南统一战线教育基地。6月30日,“同心印象·打卡湖南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启动仪式在修业学校举行。  今年年初,湖南省委统战部命名授牌首批62个“湖南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时间:06-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