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与东盟合作进一步深化升级

2023-07-10 13:39: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与东盟合作进一步深化升级(国际论道)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近日在云南昆明举行。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不断升级,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扩大。

  从自贸区1.0版到3.0版,从打造“硬联通”到加强“软联通”,从传统领域拓展到数字、绿色新兴领域,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正进一步深化升级。

  自贸区再升级

  “东南亚国家欢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因为这是一项真正产生影响的自贸协定,它的升级将会产生显著效果。”泰国《曼谷邮报》报道称。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自贸区,于2002年开始实施,2010年全面建成。在自贸区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下,从2002年至2018年,中国与东盟双向贸易增长逾10倍,双向投资增长近5倍。

  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至2.0版,双方进一步开放市场

  202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谈判,并于2023年2月、4月相继开展两轮磋商,谈判涵盖货物贸易、投资、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领域。

  外媒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有序推进,关注谈判为双方深化合作勾画蓝图。

  越通社称,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旨在确保东盟—中国自贸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扩大双边经济关系以及地区在后新冠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谈判释放积极信号——东盟和中国都承诺将该自贸区打造得更适应多国企业合作,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并为应对全球各类挑战做好准备。

  泰国商业部贸易谈判司司长奥拉蒙·素他威吞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将推动双方扩大生产、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合作,以应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

  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东盟与中日韩(10+3)等多边合作机制下紧密合作,共享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吸引外媒关注。

  据拉美社报道,今年6月2日,菲律宾政府完成RCEP核准程序,标志着RCEP在所有伙伴国全面生效。该协定寻求通过逐步降低货物关税来推动贸易与合作,简化成员国之间商业往来中的繁琐事项。分析人士认为,它将成为新冠疫情后全球复苏的催化剂,并帮助该地区走向全球经济中心。

  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近日发布报告称,2023年,“10+3”区域将实现GDP4.6%的较快增长。中国游客的回归将推动东盟旅游业复苏,尤其是柬埔寨和泰国的旅游业将受益。“10+3”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继续致力于自由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气候变化等多领域合作,充分利用“10+3”区域经济增长机遇。

  多领域深合作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外媒纷纷关注,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多领域深化合作结出累累硕果,展现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

  彭博社网站刊文称,中国重视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做法成效显著,该模式正传播到东南亚地区。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共同实现绿色转型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东盟之间牢固的经济联系和友好关系,为双方在生态保护领域开展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已经宣布停止在海外投资新建燃煤电厂,这为东盟国家在太阳能、风能和绿色氢能等领域获取大规模投资提供重大机遇。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概念为其他国家提供独特发展理念借鉴。

  据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报道,在印度尼西亚100个“智慧城市”建设的宏大图景中,中企的身影引人瞩目。今年,一些中国公司与印尼签署了关于在各个经济领域投资的谅解备忘录,这有利于鼓励中国投资者投资智慧城市领域。中国也在投资东南亚其他地方的智慧城市发展。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公司在过去10年中投资了菲律宾两个智慧城市项目——新克拉克城和新马尼拉湾—珍珠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在泰国进行了投资,2020年中国还支持了缅甸新仰光城市开发项目的建设。“互惠互利可能是国际合作中惯用的口号,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智慧城市将真正做到这一点。”报道指出。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东盟国家市场中国电动车的火热需求,也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一个缩影。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刊文称,2021年,东盟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总规模达到近5亿美元,到2027年预计将突破26亿美元。而中国车企早在数年前就已看准商机,在新加坡电动汽车市场播下种子。

  “软联通”更紧密

  第11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将于7月12日开幕,期间举办的第5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将为东盟深化合作提供交流平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文化、旅游、媒体等多领域加强“软联通”,引发外媒关注。

  “在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有多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建筑,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遗产,越来越多中国人来这里观光旅游。”《日本经济新闻》近日报道称,旅游业复苏对老挝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全面开通的中老铁路就是引擎。这条连接老挝首都万象和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的铁路全长约1000公里,2021年12月起开行国际货运列车,2023年4月起开行国际旅客列车。老挝政府的计划包括培养会讲汉语的导游、增开连接中国各大城市与老挝之间的航班、开通手机支付等,同时鼓励民间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中国政府也对本国公民赴老挝旅游提供支持。

  据泰国《曼谷邮报》网站报道,泰国和中国在泰国清迈大学联合启动培训项目,以促进泰国职业院校学生提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项目组织者称,“中文+职业技能”电子商务培训项目的特点是将中国电子商务经验和泰国市场特色相结合。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颂蓬介绍,这个培训项目是泰国与中国多个合作项目之一。为该培训项目提供支持的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郝淑美表示,该培训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中泰两国人文经贸交流深入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间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中国与东盟携手在国际舞台发出更加洪亮的“亚洲声音”。此前不久,2023“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老挝巴特寮通讯社社长坎培·披拉帕表示,媒体发展已经向数字化迈进,东盟和中国需要共同努力促进媒体创新,加强信息交流,推动共同繁荣发展。(本报记者 高乔)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7月10日 第10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扩大制度型开放!自贸区自贸港迎33条新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文件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

    时间:07-01
  • 扩大制度型开放!自贸区自贸港迎33条新措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文件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

    时间:07-01
  • 商务部:5个自贸区及海南自贸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中新网6月30日电 国新办30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表示,今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

    时间:06-30
  • 广西优化出入境管理方式 护航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

      中新网南宁6月27日电 (朱亦明冯国梁林浩)6月27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介绍,近年来,该总站不断增进与东盟相关执法部门的理解和互信,持续服务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  保驾护航,东博之花常开放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份,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和中国—东盟博...

    时间:06-27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开幕

      中新社昆明6月25日电 (记者 胡远航)25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6月25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 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前,王受文集体会见东盟各国和东盟秘书处代表团团长。  王受文指出,...

    时间:06-26
  • 天津首场金融创新司法听证会举行 多方协力为自贸区企业“把脉会诊”

      中新网天津6月15日电 (周亚强)15日下午,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会同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组织召开首场金融创新司法听证会。来自产、学、研、监、审等各个领域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听证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为天津自贸区企业金融创新模型“把脉会诊”,推动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听证会依托于天津三中院与天...

    时间:06-15
  • 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新阶段 RCEP红利带来外贸新动力

      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RCEP红利带来外贸新动力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为4.12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

    时间:06-13
  • 自贸区也有“试验室” 金融改革这样创新更见效→

      在陆家嘴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上海自贸区成立十年来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方面先行先试,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建立自贸金融改革试验平台,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试点......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就对标国际最高标准,逐步探索建立起一系列创...

    时间:06-09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中新社上海6月8日电 (记者 李姝徵)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进一步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打造闭环应用生态。  在8日举行的“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启动发布会上,四家企业15辆车获颁基于立法基础的中国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临港新片区临港公交、临港...

    时间:06-08
  • 深耕改革创新“试验田” 广东自贸区与港澳合作获突破进展

      中新社广州6月7日电 (记者 程景伟)今年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8周年。“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化与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风投创投等领域合作,现有港资企业近1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