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斗+”应用大放异彩,这项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荣获金奖

2023-07-09 15:25: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郭超凯)今年5月,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北斗系统进入规模应用发展快车道。随着“北斗+”应用不断普及,北斗时空智能已突破行业纵深,为产业数实融合提供新模式、新经验、新方案。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自主研发的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千寻驰观”产品,从270余支优秀算法团队中突出重围,荣获BPAA第三届应用算法实践典范“公共赛道”金奖。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的里程数已占公路总里程98.8%,基本做到有路必养。日常巡检是公路养护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逐渐在道路巡检中落地,该技术虽然能够识别病害的种类,但仅能获得道路损害点的大致路段,缺乏精准的绝对空间坐标,在光照条件不足、恶劣天气状况下,更难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

  此外,多个传感器设备在协同工作中没有统一的时间基准,进一步放大了定位结果的偏差,导致监测到的病害位置与实际状况相比存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误差,无法为管理养护工作提供精准有效的决策依据。

  针对上述难题,千寻位置依托北斗+AI能力,自主研发一套道路智能巡检算法,通过多目标联合精确识别、多目标帧间实时去重、车道级精确定位和像素级面积计算,对公路表面病害及沿线设施实现自动化检测。“千寻驰观”这套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全国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等场景;通过自动化巡检可极大提升巡检人员日常养护作业效率,减少养护管理和养护作业成本。

  比赛现场,千寻位置技术专家何喆卿向评委展示“千寻驰观”的作业方式:1名司机即可作业,巡检过程全自动化,采集范围覆盖三车道,巡检车速大于80公里/小时,不影响正常交通。巡检结束即生成结构化数据表格,为道路巡查养护数字化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目前,“千寻驰观”已在山东、辽宁、云南、江苏等全国多个省市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落地,相比人工巡检,效率提升约40倍,道路病害准确率、召回率均优于90%。

  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未来,“千寻驰观”将通用大模型等新技术融入产品演进过程中,不断优化和训练算法模型,助力加速北斗时空智能与交通行业等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斗+交通应用“上新” 道路巡检效率提升近40倍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记者 李佳佳)坑槽、裂缝、修补……这些影响出行的路面病害,现在迎来了一位严谨尽职的“北斗巡检员”。  近日,北斗+交通应用“上新”了,名为“千寻驰观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就是这位“北斗巡检员”。巡检工程师只需将其安装在车上,上路一圈便将路面病害摸得一清二楚。巡检车速可达80km/h,不影响其他车辆...

    时间:05-19
  • “北斗专列”再“发车”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王海露 桑茜 马帅莎 郭超凯)5月1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简称“火箭院”)抓总研制。  自200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北...

    时间:05-17
  •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原标题:刚刚,成功发射!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图源:我们的太空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

    时间:05-17
  • 中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 (记者 马帅莎 郭超凯)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3...

    时间:05-17
  •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3年的首发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 王刚 刘洁)...

    时间:05-17
  • 全域数字化无人巡检守护福建电网安全

      中新网福州4月23日电 (记者 闫旭)“当台风正面侵袭过后,线路跳闸,我们带着干粮、靠着双脚巡查电网受灾情况,抢修艰难。”台风多发季曾是“老电工”冯振波最忙碌的时候,“那时候我就幻想,如果有飞机能飞过去,一下就看见了。”  冯振波是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三级职员。自1986年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在输电带电作业一线,...

    时间:04-25
  • 黑龙江省500千伏电网“智慧巡检”全面进入实用化应用

      中新网哈尔滨4月18日电 (李晓琳 任强 张伯宗)国网黑龙江超高压公司18日发布消息,黑龙江省500千伏电网“智慧巡检”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通过无人机对主变压器、500千伏、220千伏、35千伏设备场区开展协同巡检,并将巡检画面实时回传,变电站户外设备“一览无余”无死角。  近年来,国网黑龙江电力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数字新基建...

    时间:04-18
  • “动静”结合 大数据助力春融铁路设备巡检

      科技日报讯 (记者郝晓明 通讯员迟金海)随着东北地区天气回暖,铁路沿线冻土层开始逐渐融化,受气温快速回升、地理环境变化等外界因素影响,铁路线路设备易发生春季安全隐患。3月20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对线路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动静”结合,利用无...

    时间:03-21
  • 福建首个电力“无人机安全监管+网格化巡检”示范区建成

      中新网宁德3月20日电 (马威威 刘积丁 雷美容)发现外破隐患、下发任务、一键启动、无人机起飞、发回现场监察画面……在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安全监管+网格化巡检”示范区内,工作人员在电脑上通过三维地图,在线规划现场安全监察路径和高度,无人机平稳精确地按照规划航线开始自主巡检,一个个巡检画面由无人机...

    时间:03-20
  • 北京轨道交通“机器人家族”上新 地铁列车巡检机器人亮相

      长长的“胳膊”、灵活的“眼睛”,昨天,京港地铁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在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亮相。地铁列车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随着科技发展,目前,已经有多个工种机器人在北京轨道交通应用,为乘客提供便捷服务。  智能列车巡检机器人首次应用  “接收到新任务,正在进行自检”...

    时间:03-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