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可释放中国1.8亿农民工万亿元级消费意愿

2023-07-08 21:3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青岛7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8日参加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时称,要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对刺激消费的作用。以目前农民工收入水平看,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担忧导致其消费能力被抑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可把目前已进城的1.8亿农民工的消费意愿释放出来,总额度可高达万亿元人民币。

  蔡昉表示,家庭消费行为决定了消费和储蓄的走向,也决定了对实体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和引导。目前中国经济遇到了来自需求侧的新常态,需求侧因素特别是消费已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常态化因素。

  “过去我们说新常态时,主要是指供给侧的新常态,现在需求侧的因素、消费因素越来越重要。”蔡昉认为,当前最需要的是刺激居民消费。

  蔡昉强调,疫情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新做法。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新手段、新对象,刺激对象要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样可更加直接对应现实经济的堵点和短板。“刺激消费,已经到了时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杨伟民:居民消费恢复是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

      中新社青岛7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8日出席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时表示,居民消费恢复是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居民消费扩大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关键。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杨伟民认为,官方提出上述重大方针是有问题导向性的,问...

    时间:07-08
  • 中行报告:下半年中国消费料温和修复 居民消费信心或提升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华卓玛)中国银行研究院3日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内需恢复程度,预计消费将保持温和修复,居民消费信心与能力或稳步提升。  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国内疫情影响明显消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缓解。前期积压需求集...

    时间:07-03
  • 瞭望 ·第一学习 | 努力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所贡献的基本原则,切实增强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参与和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出系统性谋划  ◇新征程上,应准确把握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变,推动形成各国增长...

    时间:06-28
  • 房贷减少 有助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正如市场所预期,本月的LPR真降了。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均较上个月下调10个基点。LPR上次下调还是在去年8月。  本月LPR下调在市场预期中  6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237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

    时间:06-21
  • 国家统计局: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今天(6月9日)发布,5月份,消费需求继续恢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9%,同比下降4.6%。...

    时间:06-09
  • 5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 居民消费物流回升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从后期走势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5%左右高位区间,显示出物流市场信心总体保持稳定。  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等部分指标回落,但业务总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

    时间:06-02
  • 东西问丨蔡昉: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中国需要担心吗?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中国需要担心吗?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估,印度在今年4月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轨道。  中国人口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但...

    时间:05-15
  • 东西问丨蔡昉: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中国需要担心吗?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题: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中国需要担心吗?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预估,印度在今年4月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已进入人口负增长轨道。  中国人口发展正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但...

    时间:05-15
  • 开局加把劲儿丨一季度快递业增速逐月提速 折射居民消费信心增强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王晶)翻看一季度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数据——1月,2.33亿件;2月,3.28亿件;3月,3.38亿件。经过持续攀升,3月我国快递业务量超过100亿件,超过上年峰值,增速重回20%以上。  “‘五一’黄金周以及接下来瓜果季的到来,可以预测全行业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针对国家邮政局公布的一季度邮政...

    时间:04-28
  • 恢复居民消费重在强信心

      面对制约消费的不利因素,我国有充足的政策工具。要增强信心,着重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让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  近期,关于“居民爱存钱是否将影响消费”的讨论再次多了起来,原因是今年1月份、2月份的居民储蓄保持增长。继2022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今年1月份住户存款增加6.2万...

    时间:03-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