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6家知名车企,为何宣布不再打“价格战”?

2023-07-07 15:2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今年年初开打的汽车“价格战”,或许将正式告一段落。

  在7月6日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一汽、东风、长安、广汽、比亚迪、特斯拉等16家主流汽车企业高层在现场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打“价格战”和“宣传战”。

资料图:202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价格战”将终结?

  今年年初,特斯拉两款国产车型降至历史最低价,蔚来、小鹏等十余个品牌也先后宣布旗下新能源车型优惠政策。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燃油车也全面开启优惠模式,动辄六折、八折的购车折扣,迅速引发消费者关注。

  不过,这场愈演愈烈的“战争”或将终结。

  此次签署《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的16家主流汽车企业分别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上述承诺书中明确提出,坚持遵守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营销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注重营销宣传方式方法,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等。

  “当下,汽车行业面临市场竞争秩序重构的挑战,竞争越发激烈。”谈及业内“价格战”和“宣传战”的现象,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俊坦言,市场因素、非市场因素也在渗透到市场竞争的氛围之中,让竞争更加复杂。行业内还出现了一些不明确、不正当竞争的现象。

  业内认为,“价格战”导致汽车制造业出现了利润下滑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3.8%,同比下降1.6%;利润总额为819.4亿元,同比下降24.2%。

  今年4月以来,随着车企间的“战火”逐步平息,汽车行业利润回升。2023前五个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8%,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1746.2亿元,同比增加24.3%。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受“价格战”困扰更加严重。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在售的新能源车型超过350款,平均月销量仅千辆,百余个品牌中,在新能源领域里面盈利只有寥寥少数。王俊认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受到了成本与效益的挑战。

2023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累计增长率。 来源:中汽协

  未来重点在强练内功

  业内人士认为,良好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上述承诺书的签署,将起到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和谐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的正面作用。

  “维护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市场良性发展格外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建议,广大企业规范市场营销活动,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避免肆意降价、网络水军等乱象发生。同时,要强练内功,加强体制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供高品质服务,共同携手为维护良好市场环境、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看来,汽车行业除了避免“价格战”和“宣传战”外,还应加强协同合作,补强短板。

  “由于自力更生、单打独斗的传统,中国车企需要协同应对特定领域技术专利诉讼、碳排放、反倾销、贸易保护等挑战,打造覆盖国内外主流市场的产业生态等。”

资料图:民众参观汽车展区。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专家:预计汽车内需消费顶峰在4000万辆左右

  当下,中国汽车产销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市场规模位居首位,虽然行业竞争加剧,但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论坛上表示,长期来看,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资源禀赋,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截至2022底我国的千人保有量226辆,很多的家庭还没拥有汽车,年轻消费者对消费新趋势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结合全球汽车发达国家的历程判断,预计我国汽车内需消费顶峰在4000万辆左右。”

  付炳锋称,从发展结构来看,未来乘用车将是主要增长点,且伴随我国经济区域差异的逐渐缩小,市场增量规模将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和乡村市场转移,经过十几年的产业培育,千人保有量达到400辆完全可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时间:07-07
  • 16家知名车企,为何宣布不再打“价格战”?

      中新网7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今年年初开打的汽车“价格战”,或许将正式告一段落。  在7月6日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一汽、东风、长安、广汽、比亚迪、特斯拉等16家主流汽车企业高层在现场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打“价格战”和“宣传战”。资料图:2023粤...

    时间:07-07
  • 央广财评:乘势而上 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央广财评|乘势而上 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跑出“中国速度”——日前,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资料显示,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这意味着,仅用三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实现了从500万辆到2000万辆的跃升。  事实上,我国新能源汽车...

    时间:07-07
  • 产销连续8年全球第一 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锐财经)  本报记者 李 婕   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近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自1995年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至今,28年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壮大,跑出发展“加速度”。  2000万辆意味着什么?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和出口国,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引擎...

    时间:07-07
  • 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16.5万辆 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中新社上海7月6日电 (谢梦圆 浦帆)在沪举行的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6日介绍,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16.5万辆,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已建成充电桩69.7万个,换电站120个,车桩比达到1.4:1,居全国领先地位。  据他介绍,汽车是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已取得多项可喜的成绩。今年1月至5...

    时间:07-06
  • 一图读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科普图解 | 一图读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人民网 许维娜 徐紫薇)...

    时间:07-06
  • 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彰显创新力量

      7月3日,伴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缓缓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了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而实现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时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2000万辆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

    时间:07-05
  • 新能源汽车“内外兼修” 带热车市助力稳经济

      本报记者 张晓玉  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逐步成为中国产品出海的一张新“名片”。7月4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汽车整车出口量环比小幅增长,同比保持迅猛增长。5月份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3.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92.8%;整车出口金额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2倍。  此外,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

    时间:07-05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3日)下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这家智...

    时间:07-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在灯光闪耀中,一辆造型华美的新能源汽车缓缓开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达到27.7%。...

    时间:07-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