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年内多家上市公司跨界新能源 专家提醒需量力而为

2023-07-06 09:30: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李雯珊

  随着新能源赛道愈发火热,今年以来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投资建立公司、定向增发、签订投资协议等多种形式跨界投资储能、光伏、电池等新能源领域。记者注意到,这些跨界投资新能源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主营发展萎靡,希望踏入火热赛道以进行“自救”。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因原有主业发展不理想,而选择新的赛道拓宽发展‘护城河’无可厚非。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是个市场容量很大的赛道,但对于没有主业积累的上市公司而言,用较大的资金或资源进行跨界投资,需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跟风。”

  近日,主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精密模具结构件开发制造生产的捷荣技术发布公告称,投资1530万元与关联方共同投资成立能源子公司跨界储能。

  公开资料显示,捷荣技术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的亏损额分别为2.5亿元、1.4亿元和3100万元。

  “为推动战略转型和升级,公司计划在巩固发展现有精密结构件业务的基础上,向储能行业转型发展。”捷荣技术董秘办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主营为玩具业务的高乐股份对外披露称,公司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0亿元。据悉,高乐股份自2019年至2022年已经连续亏损4年,2023年一季度的亏损额为1600万元。

  高乐股份董秘办相关人士日前对外表示:“公司新能源和固态电池等项目目前正在推进之中,项目尚未正式投产。”

  除此之外,主营业务为供应链管理的普路通,拟定增募资10亿元投向储能电站、光伏电站等项目;主营品牌服装创意设计、工艺技术研发及生产销售的日播时尚,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

  综合来看,跨界投资新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其背后的主业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上述公司外,主营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天宸股份日前发布公告称,计划总投资116亿元建设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男装上市公司报喜鸟的全资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与其他公司共同投资平阳浚泉养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其有限合伙人,定向投资新型储能解决方案、锂电池检测领域等。

  “储能等新能源业务是一个具有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的行业,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若公司本身相关技术和资金实力受限的话,很可能会有风险。如果一家主业不好的上市公司想要跨界经营储能等新能源业务,需要认真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优劣势,并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及业务布局。”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新能源行业景气度高企,随着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张,资本大量流入,正迎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跨界新能源风险很大,没有足够资源和背景的企业难以持续。有部分上市公司跨界布局新能源业务,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业务转型,而是为了炒作概念,投资者需要重视。”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

  “储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投入较大,虽然行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各有不同,这涉及投入产出的效果。如果上市公司原有主业不涉及新能源相关领域,又没有做好细分领域定位,很有可能面临投资失败。”金辰股份常务副总裁祁海珅向记者表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能源企业泰国建厂 助当地打造电池供应链体系

      中新社上海7月5日电 中国新能源企业蜂巢能源5日对外透露,泰国当地时间7月5日,该公司在泰国春武里府是拉差市(Sriracha Chonburi)举行仪式,宣布泰国模组Pack工厂正式开工建设。  据介绍,蜂巢能源泰国工厂由蜂巢能源全资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国)有限公司负责落地事宜。该公司将首先着眼于满足乘用车市场需求,以优质的产...

    时间:07-05
  • 甘肃庆阳“海纳百川”迎客商 谋西部新能源及数据算力高地

      中新网兰州7月5日电 (杨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更多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5日表示,革命老区庆阳正在向世人展示全新的形象,如何把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招商引资至关重要。  第二十九届兰洽会...

    时间:07-05
  • 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彰显创新力量

      7月3日,伴随着一辆纯电动轿车缓缓驶下广汽埃安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2020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了500万辆,2022年2月突破1000万辆,而实现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时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2000万辆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

    时间:07-05
  • 新能源汽车“内外兼修” 带热车市助力稳经济

      本报记者 张晓玉  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逐步成为中国产品出海的一张新“名片”。7月4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汽车整车出口量环比小幅增长,同比保持迅猛增长。5月份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3.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92.8%;整车出口金额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2倍。  此外,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

    时间:07-05
  • 大数据报告:6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交易活跃 B端车源增长逾四成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记者 陈静)4日“出炉”的《2023年6月二手车在线交易数据报告》(下称:报告)显示,6月新能源二手车在线成交量实现环比增长;新能源汽车置换周期短,叠加当前政策组合拳的刺激,助推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持续活跃。  中国二手车交易在线服务平台天天拍车研究院方面当日指出,得益于新能源新车市场保有量的快速增加,...

    时间:07-04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3日)下午,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州下线,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这家智...

    时间:07-04
  • 本土品牌西式快餐赛道崛起 如何掘金新蓝海?

      开栏语  今年以来,我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举措持续发力,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新消费 新引擎”栏目,聚焦消费新群体、新趋势,寻找消费新动能、新引...

    时间:07-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

    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州举行。在灯光闪耀中,一辆造型华美的新能源汽车缓缓开出,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量达到20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达到27.7%。...

    时间:07-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二千万辆 产销规模居全球第一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二千万辆  产销规模已连续八年居全球第一  本报广州7月3日讯(记者杨忠阳)随着一辆液钛银昊铂GT驶下生产线,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广汽埃安诞生。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智能制造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体现,表明我国正加快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

    时间:07-04
  • 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穗下线

      中新网广州7月3日电(记者 王华)7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2000万辆下线活动在广汽集团举行,广汽埃安旗下高端系列昊铂承接了这个里程碑时刻。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第2000万辆,中国仅用了28年。  1995年中国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到如今迎来2000万辆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

    时间:07-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