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今年上半年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2023-07-06 06:18:51

来源:经济日报

  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上半年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本报北京7月5日讯(记者佘惠敏)国新办5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强化药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药监局成立5年多来,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维护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通过加强监管,国家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已经从97.1%提升至99.4%。近年来,累计批准创新药品130个、创新医疗器械217个,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有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介绍。

  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水平显著增强,下一步将重点鼓励哪些领域创新研发?

  “鼓励创新是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义。”焦红介绍,我国将进一步优化附条件上市申请审评审批相关工作程序,同时继续优化临床急需的药品、医疗器械、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国产替代产品、“卡脖子”产品的审批工作,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进一步鼓励放射性药品研发申报,推动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试点工作

  “从医药领域来看,我国正处在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药为主到创新药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军宁介绍,国家药监局致力于药品监管能力提升,构建新时代“科学、高效、权威”的药品监管体系。2019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分两批认定110多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分领域建设了14家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启动实施了两批共19个监管科学重点项目。4年来,通过监管科学研究推动形成药品审评技术指南、检验测评标准、检验检测方法共计187项,为药品的科学监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在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表示,“随着多项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4%,已成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产业集聚度、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临床急需产品“单独排队,一路快跑”,目前已批准国产“脑起搏器”、碳离子治疗系统、质子治疗系统等217个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实现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突破,解决了部分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其中多数产品已服务于临床诊疗,取得良好使用效果。

  近年来网络销售新业态发展迅速。据估算,去年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额已达2924亿元,预计今年将超3500亿元。强化网络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管尤为必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透露,为统筹提升网购本身的便利性及网售药品的质量安全,国家药监局采取三方面措施加强监管:一是完善法治。截至目前,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均已出台专门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主要明确监管部门、经营企业和第三方平台的法律责任,要求对网售全过程强化质量管理。二是加强网治。针对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的隐蔽性和发散性,建立“以网管网”机制,探索采取“以快治快”办法,目前已对网络销售企业和主要第三方平台实行全覆盖网络监测。三是促进共治。加强多部门协作,积极推进与工信、网信、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同时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引导行业自律;还鼓励新闻媒体、消费者等积极参与,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格局。

  在服务保障新阶段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面,黄果表示,将继续丰富“抗疫工具箱”。此前,国家药监局已先后通过特别审批程序批准15个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上市或者增加适应症,其中包括6个化学药品(包括4个国产、2个进口药品)、2个生物制品,中药“三药四方”,附条件批准了5个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其中3个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此外,还应急批准了国产ECMO以及151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上市。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涉疫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管,确保涉疫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提升药品监管能力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提升药品监管能力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权威部门话开局)  本报记者 杨彦帆   7月5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等介绍“强化药品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关情况。  坚持严防风险,有效维护...

    时间:07-06
  • 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额已达2924亿元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新办5日就“强化药品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举行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在会上答记者问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整体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据估算,2022年,仅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额已达到29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3500亿元。  ...

    时间:07-05
  • 国家药监局: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进入爆发期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新办5日就“强化药品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举行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创新相关的政策红利也正不断释放,能够明显看出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成果已进入爆发期。焦红指出,近年来,国家药...

    时间:07-05
  • 福建推动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机构“手拉手”对接 促医企双方互利共赢

      中新网福州6月30日电 (叶秋云)“医疗器械企业要协同推进,完善‘卫健—医保—药监—企业’面对面对接机制,常态化为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搭建‘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30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传芳在活动上如是表示。  当天,2023福建省医疗器械企业与医疗机构“手拉手”对接活动在福...

    时间:06-30
  • 院士专家组成“智囊团” 助力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经过6个月紧锣密鼓建设,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泛血管器械创新学院14日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以及学术、学位委员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

    时间:06-15
  • 中国—东盟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产业交流与合作

      中新社防城港6月12日电 (翟李强 钟夏波 蒋明良)首届中国—东盟医疗器械产业合作洽谈会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介会12日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举行,来自中国和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医疗领域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围绕“促进中国—东盟健康产业共同发展”主题,探讨医疗器械产业交流与合作。  防城港市委常...

    时间:06-12
  • 法国思塔高公司将在天津建设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中新社天津6月9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9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日前与法国思塔高公司在空港投资服务中心签署思塔高医疗器械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思塔高在保税区投资设立天津思塔高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建设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这是思塔高在天津第三次追加投资,首次在欧洲以外市场设立医疗...

    时间:06-09
  • 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展出多款高精尖产品

      中新网深圳6月8日电 (记者 陈文)以“汇前沿创新聚智造高地”为主题的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于6月8日至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出产品覆盖医疗器械产、学、研、医、资、政、管等全生态链条,300余家高性能医疗器械企业参展。  此次展出的展品囊括诸多热门细分赛道的高精尖产品。在医学影像领域,展出了5.0T人体全...

    时间:06-08
  • 医疗器械企业密集上市背后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6月6日,主营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35.80元,收报191.19元,总市值逾百亿元。而在此之前的5月19日,从事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125.80元。这也意味着,年内发行价超百元的5只个股中,医...

    时间:06-08
  • 中国(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中新网威海5月21日电 (王娇妮 肖建忠)21日,中国(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在威海市开幕,吸引院士专家及药品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投资人等300多人参会,共话医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副司长张华称,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药大国到制药强国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全球药械产业和药械...

    时间:05-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