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首届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新冠高峰论坛举办,共话新冠防治新进展

2023-07-05 18:0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年7月2日,首届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新冠高峰论坛(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在杭州顺利召开。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盛吉芳教授,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教授,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寿荣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唐小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吴丽花教授、浙江普陀医院感染科张斌教授、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庄莉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高峰论坛,并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新进展、治疗经验分享、抗病毒药物治疗价值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高峰论坛上,盛吉芳教授在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新进展时指出:“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多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像莫诺拉韦、阿兹夫定、P药以及VV116(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等。所以除了孕妇和未成年人,我们都建议确诊患者尽快开展抗病毒治疗,以防止向重症、危重症发展,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对于有基础病的病人,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肾病、肿瘤、透析维持、器官移植以及免疫缺陷的病人,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

  汤灵玲教授指出,“RdRp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的理想靶点,因为它直接针对RNA的复制,因此具有安全性高、药物有效性好、对人类基因的影响比较小等优点。”

  为进一步规范新冠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于今年6月发布了《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用药建议(第三期)》(以下简称《用药建议》),主要关注国内新上市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唐小平教授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新冠病毒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消失,那么如何用好我们的新冠抗病毒药物就变得非常关键。不同的药物因为作用机制不同,所以在临床使用中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3CL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大多数药物对患者肝肾功能的要求非常高,而一般危重的病人都是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相对来说又比较差,所以在临床用药选择时要十分慎重。”

  在张斌教授、庄莉教授分享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实践中,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的上述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张斌教授介绍道:“此前我们收治了一位56岁的女性新冠患者,由于有4年的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无法选择3CL抑制剂类的抗新冠病毒药物。我们选择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在保证其高血压治疗不受影响的同时,短时间内控制了新冠病毒的感染,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治疗效果。用药治疗第二天后,患者体温即恢复正常,出院前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也已经转阴。”

  庄莉教授认为,对于肝移植并伴有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新冠感染患者,我们也强调进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症状时间,产生其他继发感染的机会,同时阻断肺炎的恶化。

  “目前来看,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以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对于高龄的、没有接种疫苗以及有基础病的这类易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我们强调要关口前移,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这也是提升临床救治能力的重要途径。”刘寿荣教授表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型角膜供体材料 助致盲眼病患者重见光明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汪心海  角膜病是我国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的唯一手段。虽然角膜捐献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但是捐献量仍远远少于等待复明的患者。如何化解这一难题?  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新型角膜供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

    时间:07-05
  • 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 你的腰还好吗?

      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

    时间:07-05
  • 数据显示中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人 你的腰还好吗?

      26岁,我腰突手术了  25岁的最后一天,我从医院拿到了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报告。医生一脸严肃地对我说:“要手术,或许还得打钉子。”看着诊室里拄着拐杖的中老年人,我感觉自己仿佛提早经历了50年后的命运。  “25岁的身体75岁的腰。”在花了几天消化这个残酷事实后,我把自己的腰突就诊经历分享到了社交...

    时间:07-05
  • 辽宁沈阳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记者 王景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日发布消息称,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

    时间:07-04
  • 辽宁沈阳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沈阳7月4日电(记者 王景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日发布消息称,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

    时间:07-04
  • 中国企业掌握血清检测关键技术 自主研发产品造福中外患者

      中新网上海7月4日电 (陈静 王根华)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发于器官移植、血液系统肿瘤、艾滋病等人群,死亡率极高,其诊断和治疗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4日接受采访时直言:“在血清学检测技术方面,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全国各大医院用的基本都是中国...

    时间:07-04
  • 辽宁省沈阳市发现一例猴痘病例 患者正在隔离治疗

      中新网7月4日电 据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消息,6月29日,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

    时间:07-04
  • 专家呼吁:HIV感染者需要坚持长期、规范、科学的抗病毒治疗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全球首位女性HIV感染者或已被治愈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消息爆出后,几乎每天都有患者打听艾滋病治愈成功的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表示,患者治病心切可以理解,医生听到这样的消息也很振奋,但现阶段HIV感染者更应将追求长期治疗成功设...

    时间:06-30
  • 让患者更快用上好药 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公布

      今天(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这是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六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为何要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能为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创新药物从获批到纳入医保的速度有多快?  今年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正式公布  ...

    时间:06-30
  • 终末期心衰患者生命垂危 “人工心脏”点燃生命新希望

      中新网广州6月28日电 (蔡敏婕 张灿城)邬叔(化名)今年60多岁,平时照看孙子尽享天伦之乐。然而,病魔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静。  今年3月底,正在吃晚饭的邬叔突然觉得有点头晕,随即一阵强烈的恶心感伴随胸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紧接着他便开始呕吐并大汗淋漓。当地医院冠脉造影显示邬叔最重要的一条冠状...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