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123米超长海上风机叶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2023-07-04 04:44:17

来源:科技日报

  6月28日的福建平潭外海域,随着白鹤滩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设备的协同配合,3支123米超长16兆瓦海上风机叶片完成吊装,当前世界最大的海上“大风车”开始迎风旋转。

  123米,是约40层楼的高度,如此长的叶片能同时容纳300个成年人并肩站在上面。机组叶轮直径达到252米,相当于6架C919客机首尾相连,扫风面积相当于7个足球场。

  除了长,风机叶片的内部主梁结构首次采用碳纤维材料,重量减轻了20%。此外,这款叶片96%以上的材料实现了国产化,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超长叶片的这些“过人之处”,为我国风电技术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定制化设计风机叶片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组风机叶片。因为海域不同,风况各异,叶片翼型也各具特色。

  “风机的叶片负责捕获风能并将风力传送到转子轴心。叶片的翼型设计、结构形式,直接影响机组的性能和功率。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风资源特点,对叶片进行定制化设计。”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研发中心叶片结构工程师袁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16兆瓦风机叶片的面内风速每秒差异最高可达5至10米,极端运行阵风(EOG)较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超出50%。为了将风资源评估得更精准,金风科技的研发团队将国外的多源观测资料融合技术与国内首创的虚拟测风技术相结合,两套技术系统观测的结果互为参考,实现了对风资源数据的准确评估。

  评估之后,动辄百米的叶片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测试已然不可行,仿真模拟成为关键的替代方式。利用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风匠”仿真平台,风场的物理现象可以实现高保真度和高精度的还原,风机叶片与机组载荷也可以实现高准确度的模拟,让工程师可以实时调整风机叶片的翼型,寻找安全运行前提下最合适的气隙余量边界,实现最优设计。

  掌握自主制造知识产权

  在江苏省盐城市,123米长的风机叶片在经历5道大工序、数百道小工序、历时22天后,从模具静置车间诞生。

  就在1个月前,叶片的主腹板还躺在铺陈车间,由人工完成繁琐的铺陈工序,而后进行真空灌注。当腹板完成灌注之后,被放于两块主梁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工”字梁结构。袁渊表示,首先让两块主腹板与大腹板工装相连,确保主腹板的位置和间隙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再连接主腹板与主梁,使主腹板起到支撑主梁的作用。

  16兆瓦风机叶片特有的大厚度翼型设计,与传统的差值翼型大有不同。“其更好的结构友好性,会带来更高的机组可靠性;大肚子的钝尾缘设计,能够延缓流动分离,提高叶片升力,带来更好的发电性能……”袁渊告诉记者,这种独立知识产权的全新翼型,具有高升力、高颜值、高稳定性,能够满足机组12到17兆瓦以上的额定功率要求。

  2022年7月19日,国际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的碳纤维主梁叶片拉挤工艺专利到期,中国碳纤维风机叶片在破除专利障碍后迎来规模化制造热潮。彼时,16兆瓦风机叶片的研制正在攻坚,借助新的发展形势,制造团队选用碳纤维作为主梁材料,采用后掠设计,合理利用了超长柔性叶片的弯扭耦合效应,在降低约3%的叶根极限载荷的同时,叶片的重量相对传统叶片降低了20%以上,大大减轻了叶片的吊装和运输难度。

  在叶片研发与制造阶段,尽管维斯塔斯的碳纤维拉挤工艺专利到期,但核心的灌浆技术专利仍在保护期内。灌浆是叶片主腹板制造的关键一步,要让树脂浆液逐步均匀分布在叶片的每个角落,需要精巧的线路设计与精细的灌注工艺。为了避免专利侵权,风机研制团队更换技术路线,形成自己的灌浆技术专利,保障了叶片在技术工艺上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日报 记者 何 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机首支叶片吊装完成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27日)上午,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机的第一支叶片启动吊装工作,目前,首支叶片与轮毂已经顺利完成空中对接。这次安装的16兆瓦风机位于福建沿海,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安装的最大风机,在额定工况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约34度,平均每年可发6600万度清洁电能,可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电。  叶片的吊...

    时间:06-27
  • 电从海上来!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即将完成安装

      央视网消息:从今天(6月26日)起到28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即将完成安装。日前,风机叶片和主机运抵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的安装地点附近,并完成最后准备工作。据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情况,目前,风机的四节塔筒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机舱的安装,预计今天中午前后能够安装完成。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建成并网发电后,在满发风速下,每转动...

    时间:06-27
  • 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安装工作全部准备就绪

      全球首台16兆瓦风机的叶片和主机已经抵达福建平潭外海风电场的安装地点附近,并完成了安装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只要天气状况良好,16兆瓦风机随时可以开始安装。  23日晚上9时左右,我国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完成了上一台13兆瓦风机的所有安装工作,开始降船,把...

    时间:06-25
  • 123米超长海上风电叶片组在连云港港启航

      中新网连云港6月16日电(谷华 胡唯豪 王超)风起东方,逐梦深蓝。6月15日,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123米超长海上风电叶片组,在连云港港东方公司55号泊位顺利完成吊装作业,并于当天启航运往福建平潭。  连云港港此次以最新方案、最新模式助力“大国重器”驶向深蓝,再次展现了港口吊装百米级风电叶片的技术与实力。港口采用新吊...

    时间:06-16
  • 中国首台12MW海上风机安装成功

      中新网阳江6月13日电 (郭军 刘子聃)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13日通报,由该局承建的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国首台12MW风机安装近日顺利完成,标志着该标段任务全面进入吊装阶段。风机安装现场 饶海峰 摄  广州打捞局承建了明阳阳江青洲四海上风电场项目中18台12MW导管架基础及配套钢管桩沉桩施工,以及18台MySE1...

    时间:06-13
  • “夜眼”“吹风机”......农田里的“科技范儿”装备闪亮登场→

      眼下,多地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冬小麦已收获7.9%。为了确保颗粒归仓,一批科技装备纷纷闪亮登场。它们是如何助力夏收的呢?  “奔跑”的三夏·科技范儿  江苏苏州:全程机械化收割 手机遥控操作收割机  总台记者 杨滢: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镇,按照小麦收获从南至北的规律,这里也是江...

    时间:05-27
  • 锡林郭勒亮清洁能源家底 发布绿电及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奥蓝)23日,“锡林郭勒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峰会·2023”在京举办。会上发布了《锡林郭勒盟绿电和风机装备制造指数白皮书(2022)》(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展示锡林郭勒盟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全域为国家一类风光资源区,风光可利用资源总量分别占内蒙古总量的1/...

    时间:05-23
  • 一问到底丨90多米长“风车”叶片上高速 如何一路畅通?

      在公路上运输风力发电机风车叶片,卡车在直行、转弯时都很畅通。但两个多月前,如何将这些“大家伙”运送出厂都是难题。据介绍,这些风车叶片是吉林松原市的一家风电装备厂生产的,要送往白城市通榆县的发电厂,原本订单是七、八十米长的叶片,由于市场需求升级,发电厂将订单的叶片长度改为91米和95米两种不...

    时间:05-08
  • 新疆木垒建成大型风力发电叶片制造基地

      中新网新疆木垒3月7日电 (陶拴科)7日记者从新疆木垒县民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目前,木垒县建成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及风电主机生产基地,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据称,由于风电技术迭代更新加快,为了捕获更多风能资源,许多电力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大功率发电机开始走俏,因此风电的塔筒以及风电叶片也随之升级换代。2022年木垒县引进...

    时间:03-07
  • 长长长长长风机叶片如何运上山?答案来了

    前段时间,在三峡能源四川金阳风电场,建设者们将75米长、19吨重的风机叶片运送上山的视频火了。在总台融媒体特别节目《两会你我他》中,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对话三峡能源四川金阳风电项目负责人罗涛、三峡能源云南弥勒西项目负责人艾华,揭秘大风车“神龙摆尾”背后的故事。01巨型风机叶片运输过程“难于上青...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