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甘肃成县:科技进田让“瘦”地变肥 “一地多用”助农提效增益

2023-07-03 16:1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7月3日电 (陈海龙 刘建军)7月的甘肃陇南市成县,田间金黄色的小麦与翠绿的玉米把大地打扮得五彩斑斓。走进店村镇尹寨村现代蔬菜产业园的圣女果大棚内,展现的是与田间不同的美,在翠绿细长的藤蔓上,一串串圣女果如宝石般玲珑剔透,又是一番别样的丰收图景。

  “这个圣女果汁多瓤沙,味道还很甜,和超市卖的真不一样。”前来采摘的市民对这里的圣女果赞不绝口。

  “通过去年试种,我们今年21个大棚种的都是从山东寿光引进的青口蜜、千禧、红圣、紫玉等12个优质品种一代苗,聘请了山东寿光蔬菜协会的科技人员对圣女果种植全过程技术指导,确保了圣女果的品质和产量。”该产业园负责人任锦川说。

图为成县陈院镇渔乐农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资料图) 刘建军 摄

  产业园能够确保圣女果高品质种植的“秘密武器”就是一台水肥一体机,能够将水和肥料通过埋设的管道,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智能控制、精准施肥,不但节省了水肥成本,而且提高了水果品质。

  圣女果种植是成县应用现代科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县以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科技富农为目标,把强科技作为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铆足干劲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推动特色农业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为民众增收致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在成县陈院镇梁楼村渔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菜共生”循环养殖基地,1300平方米的大棚内,6个方形鱼池并排罗列,养殖池里的中华鲟、黄辣丁、鲈鱼活力十足;一旁的长方形水泥池内定植的黄瓜、西红柿、生菜等果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是将鱼的排泄物通过生物分解转化成蔬菜所需的营养,蔬菜吸收净化水体,然后干净的水又排入鱼池,形成一个闭环模式,最终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该合作社负责人赵利江说。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不但提升了现代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效率、农业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和农业竞争力,而且提高了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了土地产出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为成县店村镇大寨村包心菜种植大棚。(资料图) 刘建军 摄

  “地膜甜玉米是3月初种植的,到7月初就能采收,由于上市早,每根能卖到2块多,而且种过玉米的地膜还能接着种植白菜,一膜两用成本低、效益高、省时又省力。”成县索池镇大川村村民车贵荣指着眼前的玉米地高兴地说。

  大川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瓜果种植专业村,这里的大棚种植以早甘蓝、夏番茄、冬白菜高矮搭配种植为主,露地种植以“春覆膜玉米、秋大白菜”一膜两用的种植方式。通过一地多用、一年多收的科学化种植模式,大棚种植收入亩产值在2万多元,露地种植亩产值也超过了1万元,让土地收益实现了最大化。

  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让成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从靠人,靠机械,再到靠数据、靠人工智能转变,让“瘦”的土地变“肥”,生产效益更加显著,推动成县农业生产朝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一路向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成县:青山绿水留乡愁 “多点开花”产业兴

      中新网兰州6月15日电 (刘建军 成江涛)夏日时节,漫步在甘肃陇南市成县沙坝镇的乡村间,村庄周围良田尽披“黄绿金甲”,道路两旁鲜花盛开,一幅家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该镇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富民产业发展思路,特色手工艺、休闲农旅、特色种植等产业发展全面开...

    时间:06-15
  • 甘肃成县创新传统农耕技术:“鱼菜共生”模式跳脱土壤束缚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 (刘玉桃 高展)5月中旬,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陈院镇梁楼村“鱼菜共生”种养殖基地,6个鱼池中鱼儿不时浮出水面进食,每个鱼池面积16平方米、深度2米。在鱼池旁边,种植草莓、蔬菜等,鱼池的水源源不断给蔬菜供给。  “在传统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成县渔乐种养殖农民专...

    时间:05-16
  • 甘肃成县:大樱桃去“杂”留“纯” 果“景”相映探新“丰”景

      中新网兰州5月15日电 (刘玉桃 高展)5月中旬,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小川镇西狭村,大樱桃如玛瑙般星罗棋布挂满枝头,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果农穿梭在樱桃树间采摘,摘果、挑拣、装盒……忙得不亦乐乎。  “2000年以来,我们陆续更换品种,以前的土樱桃因为存放周期短、果型小等,现在全都换成美早、红灯、拉宾斯等新品种。”西狭村村...

    时间:05-15
  • 甘肃成县:古村新韵忆乡愁 “内外兼修”精塑名片

      中新网兰州5月8日电 (高展 刘建军)走进被青山环抱的甘肃陇南市成县黄渚镇柏湾村,只见灰瓦素墙的古民居建筑错落有致,平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家门口,古老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百年古树枝繁叶茂,所到之处古色古香的村容村貌与现代气息相融的秀美画卷迎面而来。  柏湾村历史文化悠久,村内现有多棵数百年的古...

    时间:05-08
  • 湖南东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中新网永州5月6日电(唐涛华 唐宇)在湖南东安县大盛镇毛坪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该县惠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四台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十几分钟就插完一亩地。  “我承包了100亩地,每年一到插秧季节就犯难。今年家里的土地全部委托给合作社实行机械化育秧、插秧,解决了插秧难问题。”大盛镇毛坪村村民黄新配说。  ...

    时间:05-06
  • 甘肃成县:微型农机成“新宠” 山区农户告别低效劳作

      中新网兰州5月6日电(高展 刘建军)“现在的微型农机就是好,体积小、功能多,经济又实惠,特别适合我们梯田小地块的耕种。”走进甘肃陇南市成县的春耕田间,和农户谈起农机的好处,大家赞不绝口,微型农机已经成为农户生产的主力军和好帮手。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秦岭余脉,土地大多为山地,近年来,成县聚力“智慧农机”应用,不断提...

    时间:05-06
  • 甘肃成县:连翘花海出“钱景” 农户“花事”致富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张腾 高展)春分时节,甘肃陇南市成县苏元镇的连翘种植基地连翘花挂满枝头、竞相绽放,漫山遍野自成金黄色的花海,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油画,让人流连忘返。一片片金黄的连翘不仅美了山野,更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树”。  连翘是一种常用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又进一步证实,连...

    时间:03-23
  • 珠江流域完成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10日消息,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该委已组织开展了珠江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目前,珠江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年度成果通过专家评审。  珠江委介绍,此次评价工作以2021年为基准年,结合用水统计、区域用水总量指标分解、跨省...

    时间:01-10
  • 新疆巴楚县圣女果进入采摘期 村民忙采摘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5日电 (陶拴科 阿尔孜姑丽·艾力)眼下,新疆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和恰尔巴格乡大棚圣女果进入成熟期,农户忙着采摘。  5日,记者走进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其盖里克村农业产业示范园,红彤彤的果实晶莹透亮,一串挨一串,在翠绿的藤叶间若隐若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景象。...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