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2023-07-03 11:0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海东市7月3日电 题:“高原菜篮子”青海海东市: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作者 张添福 潘雨洁

  日前,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细长油绿的陇椒生机勃勃,个别株高过了两米,不出十天半月,它们便会新鲜上市。

  “棚里的陇椒亩产1.2万斤,年产值大约在3.6万元。”“黄河彩篮”的工作人员王平宾介绍,“整个产业园还种番茄、西葫芦、西瓜、无花果等果蔬,去年产值超2000万元。”

图为“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采摘树莓。 薛蒂 摄

  黄河流经循化90多公里。河畔土地相对肥沃,57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及20000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建在“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园内的种植、浇水、除草、采摘均需雇佣劳动力,当地200多位村民因此实现了就近稳定就业。“除了长期岗位,农忙时还会找很多短工,他们年务工收入500余万元。”王平宾补充道。

图为采摘树莓。 薛蒂 摄

  走进智能连栋温室里,鲜嫩的树莓挂在枝头。

  “温室内配套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具保温、保鲜、防护功能,三个多月就能出一茬。”温室承包者常春介绍,而成熟树莓去向不一:“鲜果销往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冻果则直供山东工厂,加工成果汁果酱。”

  常春拥有十多年树莓种植经历。从最初在老家放羊时漫山遍野的野树莓,到开始从外地引植栽培,直至如今搬进智能连栋温室里培育,发家致富的常春,尝到了树莓的甜头。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蔬菜样板”建设,发挥“黄河彩篮”产业园效益,打造具有河湟特色的农蔬产品基地,形成以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互联网+”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及“一个品牌,两个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培训孵化中心),四个功能区(示范区、生产区、休闲区、物流区)”发展布局。

  与树莓相似,黄河谷地的特产软儿梨,经过冷冻储存,才更具口感和经济价值。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软儿梨种植面积颇成气候。

  “金黄的梨子成熟下树后,经数月的冷冻存放,消融后变为褐色的‘皮儿包果汁’,最大限度保留了软儿梨的风味,也富含微量元素,能生津止渴润肺。”民和县沿雅梨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荆秀芳介绍。

  注册“软媚子”“黑软儿”商标,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软儿梨酒口感清爽,软儿梨饮料口感酸爽。近些年,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无锡市滨湖区不断为软儿梨生产企业“牵线搭桥”,“我们即将与江南大学合作,再开发一款口感更丰富、更养生健康的饮料。”荆秀芳说。

  该公司预备再引进一套榨汁设备、扩建冷库。“目前月销量5000箱,还要继续加大产能。”她说,公司以订单收购带动200户种植软梨,户均种植2亩,亩产软梨7.5吨,收购价4000元/吨,户均增收15000元。

图为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展示。 薛蒂 摄

  近日,商务部公示了132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名单,位于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被认定为青海省唯一一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负责人李积鑫介绍,该中心秉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发展理念,利用大数据、5G物联网、鉴真溯源、图形处理等核心技术,为青海本土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入驻、电商培训、在线交易和新品发布等服务。

  目前,该交易中心打造的“西部优选平台”自2021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致力于农产品互联网交易销售平台搭建,以农产品线上网销和线下体验相融合,以“东产西送、西产入东”为目标,积极推动电商平台发展,助力农产品数字化发展

  李积鑫介绍,目前,“西部优选平台”已集聚省内名优企业达上千家,平台商品达万件。

  李积鑫表示,希望打造青海乃至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商的领头羊,着力将交易中心打造成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新平台和推进青海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目前,海东市实现全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覆盖,近五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430亿元,占全省11%。特别是民和县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6200人次以上,“工业品下乡”完成86.56万单、1.2亿元,“农产品进城”完成31万单、4300万元,马铃薯、蜂蜜、马营陈醋等20余种农特产品逐步通过电商渠道上销售,2019年12月27日,民和电商扶贫荣获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案例50佳,成为青海省唯一入选案例。

  记者从海东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海东撤地设市十年来,当地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2022年一产总量达88.82亿元,是2013年的1.85倍,粮、油、蔬菜总产量十年稳定占全省一半左右。特别是,立足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中走在前的目标,成功打造10万亩高原马铃薯杂交油菜制繁种等“四大基地”,建成运营青海新发地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揭阳电商快件“搭高铁”2小时直抵深圳

      中新网揭阳7月1日电 (郭军 王建旗 刘雯)7月1日4时05分,DJ7785次高铁动检车从揭阳站发车,车上搭载着4163件服装、文件资料、电子产品等电商快递,风驰电掣奔向深圳,2小时03分后,这批前一天下午在网络平台下单的电商快件,在深圳北站卸车交付,8时后,这些快件将被分别送达客户手中。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揭阳地区承接着粤港澳大湾...

    时间:07-01
  • 青海湖北岸农田“托管所”:小农户实施“现代农业”稳增收

      中新网青海门源6月30日电 题:青海湖北岸农田“托管所”:小农户实施“现代农业”稳增收  作者李隽  6月末,高原的夏天才姗姗来迟,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看着眼前绿意盎然的土地,泉口镇牙合村的农机手陈永寿充满了成就感。  陈永寿是一名老“机手”,自己家里有两台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往...

    时间:06-30
  • “非洲淘宝”正当红 跨境电商如何持续为中非经贸赋能?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去年,一位肯尼亚年轻人通过我们的网站销售了约60万美元的商品。今年以来,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吸引当地年轻人加入的同时,非洲知名电商平台Kilimall创始人杨涛不断感受着非洲消费者的热情,“许多消费者甚至希望我们能在平台上销售汽车、农业机械”。  2014年,来自湖南常德的杨涛在肯...

    时间:06-30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每秒有24件快递从这里发出 江苏宿迁打造电商“新高地”

      中新网宿迁6月29日电 (记者 刘林)“有了京东的示范引领作用,宿迁将电商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倾力打造‘电商名城’。”28日下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江苏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了解该市电商产业新发展。  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韩向东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介绍,宿迁是京东创始人...

    时间:06-29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同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前景

      中新网合肥6月28日电 (记者 吴兰)28日,以“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出海”为主题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肥)跨境电商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围绕新趋势,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前景。  本次大会由合肥市人民政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合肥市商务局、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管理...

    时间:06-28
  • 青海“黄河菜篮”果蔬香 现代农业设施“智慧种菜”

      中新网海东6月28日电 题:青海“黄河菜篮”果蔬香现代农业设施“智慧种菜”  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  临近七月,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温室大棚内,细长油绿的陇椒熟了,个别株高过了两米,不出十天半月,它们便会新鲜上市。  “棚里的陇椒亩产1.2万斤,产值大约在3.6万元。”大棚工作人员王平宾介绍,“整个产业...

    时间:06-28
  • 线上非官方授权店低价货哪里来?电商平台非授权家电店铺涌现 价格低于正规渠道

      空调又迎销售旺季,专家提醒买空调还需到正规渠道购买。  一款热销的某品牌空调三级一匹家用变频挂机官方旗舰店折后价为2249元/台,而在非授权店铺中同款产品折后价只需2138元/台,价差约5%。  记者调查发现,步入存量竞争的家电行业,消费者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非品牌授权店铺能买到价格更便宜的产品。这些价格...

    时间:06-28
  • 重庆为期两个月的电商节实现网络零售额391.6亿元

      中新网重庆6月27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27日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为期两个月的“2023重庆6·18电商节”期间,重庆实现网络零售额391.6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16.7%。  据介绍,“2023重庆6·18电商节”期间,主办方组织了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共计开展促销活动1150余场,直播活动800余场,积...

    时间:06-27
  • 探访曹县汉服产业基地:电商赋能助力汉服“出圈”

      中新网济南6月27日电 题:探访曹县汉服产业基地:电商赋能助力汉服“出圈”  作者 王采怡  初夏时节,走进曹县汉服产业基地,洒脱随性的晋制汉服、自由开放的唐制汉服、内敛雅致的宋制汉服……不同朝代的轻薄款汉服“点亮”展示大厅,“00后”汉服模特陈冰和文案宣传员王一铎正在展厅内盘点货品。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国...

    时间:06-27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清流:推进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打造特色现代农业

      中新网福建三明6月27日电(雷朝良)走进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清龙兰花基地,满目的兰花亭亭玉立,清香宜人。基地的主人赖张龙向记者介绍着各种兰花的由来和特征。  2010年,经销台湾兰花多年的清流青年赖张龙与台商王清香一拍即合,联合创办三明市清龙生态兰花有限公司。赖张龙充分发挥自己在兰花种植方面的经验,并借助台湾先进的...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