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今年一季度末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

2023-07-03 05:52:41

来源:人民日报

  一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

  金融支撑科技型企业更好发展(财经眼)

  本报记者 葛孟超 屈信明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但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等特点,较难获得与其核心竞争力匹配的资金支持。近年来,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助力科技型企业更好发展。这些政策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青岛中科润美润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特种润滑材料主要用于风电机组、轨道交通、冶金、电力等领域,公司副总裁邵长兴说:“历经多年产品研发、产线建设,公司业务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但由于轻资产运营、缺少抵押物,传统银行授信机制难以满足我们的资金需求。”

  针对中科润美轻资产、高成长性等特点,中信银行青岛分行采用“积分卡审批”模式对企业进行评估。“该模式不以抵押物、财务指标作为重要评价因素,在审批模型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技术优势、专利质量、团队背景、股权融资可获得性等要素的权重。”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绍兴路支行副行长邱志刚说,运用该模式,银行2022年6月完成项目尽调、立项评分及审批,为中科润美提供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

  除了提供信贷支持以外,中信银行还发挥集团内部协同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今年1月,中信建投资本对中科润美完成了3000万元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增强了企业加大技术研发的信心。”邵长兴说。

  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需要金融活水的浇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近年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从直接融资看,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逐步健全;从间接融资看,银行在完善科技型企业专属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方面已经有诸多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5.08万家,获贷率45.9%,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科技保险也在为科技型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提供风险保障

  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重点企业。近年来,公司推动“互联网+智能农机”智慧农业发展,研发推出人工智能小麦水稻收割机等设备,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一位来自东南亚的客户想要购买我们的甘蔗联合收获机,但又考虑到设备价格较高、维修难度较大,对是否立即购买犹豫不决。”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了解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障范围涵盖设备故障导致的客户财产损失后,企业果断为甘蔗联合收获机投保,“有了保险保障,客户的顾虑打消了,双方达成深度合作。”

  广东省深圳市推广涉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大力发展海洋领域科技研发设备、科技费用损失等保险;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人保财险为“揭榜挂帅”项目专门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目前,我国科技保险保障范围已覆盖科技创新的全流程。在产品研发阶段,有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有助于解决技术人员的后顾之忧;在产品应用阶段,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受到不少科技型企业欢迎。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

  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近年来,企业在动力电池极耳焊接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应用于国内多条动力电池生产线,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去年,上海银行对优质科技型企业名单进行摸排,与骄成超声达成了初次合作意向。银行迅速成立专项小组对接企业,经过尽职调查和风险研判,为其提供了数千万元信用贷款用于日常经营周转,助力企业在服务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半导体等产业中快速发展

  “科技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在前期的研发投入较多,技术突破和应用、盈利的不确定性较高,传统的融资模式较难匹配科技型企业发展模式。”娄飞鹏说,因此,金融机构应基于自身优势,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例如,在企业初创期,风险投资提供最初的资金支持;在企业成长期,股权投资接力;在企业成熟期,银行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做科技金融服务要紧紧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拉长做深金融服务链条,做好科技创新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的服务。特别是要突出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农行这些年发挥集团综合服务优势,建立起贷款、股权投资、债券、基金和咨询顾问等一体化产品体系,努力满足各类科创主体金融需求。”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表示。

  “我们希望在收益风险匹配上往前再探索一步,发挥好对企业整个生长过程全方位、深度的理解,同时把供应链金融切入其中,在企业创立、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各个阶段进行长周期服务,着力推动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说。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应聚焦科技产业发展及科技创新中的风险管理需求,实现科技与保险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打造全生命周期科技保险服务体系;优化保险服务科技创新体制,完善科技保险市场,建立保险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参与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持续打造更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

  当前,科创金融服务已经走上快车道,但和企业实际需求相比,科创金融供给仍然较为短缺。业内人士表示,科创金融服务效能提升,与国家政策支持密切相关,也离不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非银行专业机构、创业孵化器、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等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

  ——健全科创金融相关支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

  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有关部门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科创金融发展。在货币政策方面,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利率1.75%,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财政支持上,全国多地利用科技贷款贴息奖补、科技保险保费补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探索有力。今年5月,《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2022年11月,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获批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集聚有效资源、优化产品供给。

  ——推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加强合作。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020年起,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通过创新积分精准识别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引导地方政府打通财税、科教、产业、金融等政策资源支持企业创新

  数据显示,2022年,59家试点高新区依据量化积分,共为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307.4亿元,促进积分企业获得银行授信1178.6亿元,获得创业投资1294.9亿元。

  “做好科创金融不只是金融机构自己的工作。这组数据充分说明,在科创金融发展中,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密切合作十分重要。”娄飞鹏说,应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创投机构与科技型企业,以及与政府部门、创业孵化器、科研院所等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汇聚整合各方面力量,打造更完善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

  ——加强科技创新评价标准、知识产权交易、信用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科创金融发展同样重要。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例,金融机构想要了解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情况,需要查询企业的专利、商标登记信息,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推动知识产权全流程信息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跟踪。同时,只有形成通畅、公开、透明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金融机构才有足够的动力接受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

  娄飞鹏表示,由于科技型企业一般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有效信用信息需求很大。各部门机构间的密切协作,信用信息全面及时共享,有助于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融资,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不到5分钟北京就诞生一家科技型企业

      5月15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传来好消息:2022年,北京每天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达293家。这意味着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诞生,这一数字是2012年的3.8倍。10年来,得益于中关村这一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不断发力,北京创新创业生态“枝繁叶茂”。  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

    时间:05-17
  • 北京2022年每天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93家 不到5分钟诞生一家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市副市长于英杰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北京每天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293家,不到5分钟就诞生一家科技型企业,是2012年的3.8倍。  于英杰回答媒体关于北京特别是中关村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哪些进展的相关提问时透露了上述信息。他介绍说...

    时间:05-15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

      中新网5月12日电 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  中新财经记者 王恩博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11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寿险业峰会(2023)暨人身险专委会工作会议”,同时进行了人身险专委会换届会议。会上,该协会发布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较佳实践探索研究报告》及《商业健康保险目...

    时间:05-12
  • 青海380家科技型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中新网西宁3月17日电(祁增蓓)17日,由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海银保监局联合召开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在青海西宁举行。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行长苏赟在会上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通过强化信贷政策引导,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深化政银企对...

    时间:03-17
  • 沈阳今年力争产业规模超亿元企业突破500户 科技型企业超2万家

      中新社沈阳3月3日电 (记者 王景巍)记者3日自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沈阳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争产业规模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企业突破500户,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  据了解,2023年,沈阳市将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以产业链壮大规上工业规模全面提升,力争2023年产业规模百亿元企业达到5户、50亿...

    时间:03-03
  • 搭售保险,保险律师都“中招”!涉及中国人保财险、广东佳安保险......

      在你毫不知情时,已经“被”买了一、两份保险,这保险可能还没啥用。更甚者,“被”买了含有死亡责任的、必须经过本人知晓和同意的意外伤害险。  近日,哈尔滨一位从事保险专业的律师李先生就向《中国消费者报》曝出“被”投保的亲身经历。  广东徐闻港售船票捆绑保险  保险专业律师被“套路”  据李先生介绍,2022年12月...

    时间:02-17
  • 人保财险发布“禁酒令” 严禁工作日和其他工作时间饮酒

      中新经纬2月6日电 (李自曼) 6日,中新经纬获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党委办公室近日发布《关于印发“禁酒令”的通知》,对公司各级机构和全体员工发布6条“禁酒令”。  中新经纬联系人保财险党委办进行求证,相关人员表示,该文件为内部文件,不会对内部文件予以公开置评。  具体而言,6条“禁酒令”包括...

    时间:02-06
  • 北京去年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 同比增长超12%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陈杭 杜燕)2022年,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1%;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预计超过8.6万亿元。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发布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自然》集团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2》,北京均位列第三,标明北京已经进入全球创...

    时间:01-16
  • 宁吉喆:科技型企业能够走在“四链”深度融合的前列

      中新网1月8日电 题:宁吉喆:科技型企业能够走在“四链”深度融合的前列  中新财经作者 刘文文  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在第二十七届(2023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当务之急。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企业,能够走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

    时间:01-08
  • 中国人保财险原党委书记、总裁林智勇被双开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东省监察委员会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山东省东营市监察委员会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裁林智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林智勇身为国有金融企业党员领...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