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非经贸合作新突破:非洲企业从“练摊”到“扎根”

2023-07-01 18:0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7月1日电 题:中非经贸合作新突破:非洲企业从“练摊”到“扎根”

  作者 向一鹏

  科特迪瓦的可可、肯尼亚的鲜花、卢旺达的干辣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正值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位于长沙雨花区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人声鼎沸,各类采购商、贸易商纷至沓来。

来自南非的红酒、茶叶等产品受到顾客青睐。 向一鹏 摄

  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三大任务之一。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核心区,高桥大市场建设了上述示范园,并在此设立中非经贸博览会唯一常设展馆。目前,该示范园一期二期共计24万平方米已建成开业,引进各类中非经贸企业1000多家,包含中非经贸龙头企业、中非政府组织、商协会等110多家。2022年园区企业实现对非贸易32.7亿元,同比增长325%。

  “以往多数非洲企业是来展示产品,现在是来扎根做生意。”湖南高桥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江守方介绍,之前博览会常设展馆由市场方运营,主要负责展示商品和业务对接;今年转为由非洲各国商协会以及商务联络处负责运营,非洲国家从展示产品到来湖南做生意,实现突破性转变。

  常设展馆南非馆陈列着珠宝、茶叶、红酒、芦荟胶等非洲产品,这里由入驻示范园的南非女神之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所经营。“今年来展馆考察的中非商人非常多,我们的生意也很火爆。”该公司总经理安馨介绍,在中非合作大背景下,企业将继续扎根园区,助力中非贸易友好往来,为中非企业合作、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科特迪瓦的坚果、可可等颇具非洲特色。 向一鹏 摄

  非洲咖啡是中非经贸合作的特色产业。据了解,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湖南自贸试验区两大平台,高桥大市场打通了非洲直采、国内加工、品牌孵化到产品销售等环节,咖啡整体成本比市面同类产品低30%。2022年,高桥大市场销售咖啡豆2000吨,其中非洲咖啡豆约占四成。今年一季度,已进口350吨非洲咖啡豆。

  “小咖主”咖啡是依托高桥大市场成长起来的咖啡企业,从品牌确立到价值飙升至12.27亿元,仅用了两年时间。目前,其已从源头构建起自有咖啡烘焙工厂,打造了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人才培训于一体的非洲咖啡产业链。“基于非洲直采咖啡豆优势,我们一杯精选现磨咖啡仅售8元,整体客单价在12至13元。”“小咖主”咖啡创始人景建华表示。

常设展馆设置了中非商务商事机构联络中心等六大中心。 向一鹏 摄

  除了咖啡豆,非洲优质的芝麻、腰果、干辣椒也成为从非洲直采进入高桥大市场的非资源性产品。此前国内采购坦桑尼亚腰果,需要通过东欧贸易商,转运至越南进行深加工,再运送回国。如今通过直拍直采模式,直接将坚果运至国内进行全自动生产线加工,运输时间可缩短一个半月,成本可降低20%左右。

  “市场着力推动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产业链建设,支持和引导园区企业建立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的非洲直采、仓储物流、营销推广、交易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干辣椒、芝麻等六条产业链,加速了中非经贸的交流和合作。”江守方介绍说。

  通过发挥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叠加优势,建设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中非经贸博览会线下常设展馆,打造湖南产品全球贸易中心、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交易中心和进口产品中部交易中心,如今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核心区,愈发成为中非贸易的重要平台。

  非洲企业看好中国市场,扎根湖南做生意。为进一步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湖南采取市场化运营模式,整合资源,在常设展馆设置了中非商务商事机构联络中心、非洲特色产品展销中心、中非经贸信息发布中心、中非经贸联络磋商中心、中非商旅服务中心、中非研学交流中心等六大中心,为中非客商和民众提供精准服务。(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非合作的路越走越宽

      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非经贸博览会”)刚刚开始,马五立就在展位上摆满了他的画作,彩色象鼻、跃升起的海豚,一幅幅油画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非洲之美。马五立是一名西非加纳青年画家,他在北京读书,在中国待了十年,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名字。  ...

    时间:07-01
  •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物为媒 架起中非文化交流桥

      中新网长沙7月1日电 题: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物为媒 架起中非文化交流桥  作者 张雪盈  肯尼亚玫瑰、埃塞俄比亚咖啡、南非葡萄酒……7月1日至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馆面向公众可免费开放,吸引不少参观者来此领略非洲风情。  设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中展示非洲红酒、咖啡、手...

    时间:07-01
  • 中非新能源领域合作发展空间广阔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鲁毅)正在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中非新能源合作作为重要议题,来自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官员、企业代表30日在中国—非洲新能源合作论坛上共同探讨合作发展之道。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南非仍有80%电力来自煤炭,电力短缺正考验南非的发展。”南非驻华...

    时间:06-30
  • 中非共商贸易投资合作 现场签约262亿元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向一鹏)作为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最重要的经贸洽谈活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项目洽谈会3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16个非洲国家的高级官员、湖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中非商协会和企业代表等300多人参会。现场签约14个项目,签约金额达262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包括马达加斯加羊肉进口项目、中非农产...

    时间:06-30
  • 王毅会见马达加斯加外长:愿携手推进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马达加斯加外长西拉。  王毅说,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双边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中方高度赞赏马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同样坚定支持马方维护国家主权...

    时间:06-30
  • 多轮驱动 后疫情时代中非农业合作显现新特征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过去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合作等挑战下,中非农业合作仍然稳步推进,并在疫情结束后显现出新的特征。”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唐晓阳3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上表示。  基于对40家中国在非洲运营的农业企业的问...

    时间:06-30
  • 中非青年在“湘”见:共促创新创业

      中新社长沙6月30日电 (记者 唐小晴)以“激发创业精神 推动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30日在长沙举行。论坛现场,湖南省青年联合会与中非青年联合会签订合作协议,湘江新区中非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徐晓表示,创新创业是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中非合作的美好...

    时间:06-30
  • 第十七届欧洽会开幕 聚焦中欧经贸合作新趋势

      中新社成都6月30日电 (记者 王鹏)第十七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简称欧洽会)30日在四川成都开幕,来自各领域600余名嘉宾及代表共同展望中欧经贸合作新趋势。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欧市场、资本、技术优势高度互补,在数字经济、绿色环保、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潜...

    时间:06-30
  • 中非深化职业教育双边合作 助力非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中新网长沙6月30日电 (张雪盈)6月30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职连中非、经贸共赢”为主题,中非双方相关政府官员、有关院校、行业代表等围绕非洲技术人才培养、中企在非人才本地化,当地员工职业技术技能提升等议题进行探讨。  近年来,湖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

    时间:06-30
  • 中国-非洲贸易指数首次对外发布 成中非贸易发展“晴雨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6月29日,海关总署在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间,首次发布“中国-非洲贸易指数”。该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值100点,2022年达到990.55点,呈现快速向好发展趋势,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同期,中国对非洲进出口值由不足1000亿元攀升至1.88万亿元人民币,累计增长超20倍,年均增速达17.7%...

    时间:06-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