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杨永恒: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需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

2023-06-29 23:44: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 (中新财经 左雨晴)“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应用,也带动了各领域的技术突破,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内容和形态,形成了数字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衍生出了‘数字文化’。”

  6月29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数字新生态”主题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如是表示。

  他指出,一方面,“文化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的创作、展示、传播和消费,丰富了文化的展现样态和交互方式,提升了文化传播效能和服务体验。

  “数字博物馆、图书馆等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服务和体验,文化内容创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包括大家热议的智能化ChatGPT,让网络数字文化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成为亿万民众精神生活的新家园。”

  而另一方面,“数字文化化”,也成为了新的文化样态。杨永恒认为,数字技术正在重构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空间成为与现实世界并存的人类活动新场景,塑造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交往的范式、规范、道德和伦理,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我们每个人既生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也生活在虚拟的数字空间。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永恒。 中新网记者 李骏 摄

  “网络数字空间已经成为了文化场域。人们在网络数字空间里发生着交互,产生了对自身和自身关系的构建诉求,塑造着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秩序,展现出了许多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特点,如社交媒体、草根文化、饭圈文化等,这些都反映了数字时代文化结构的变化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形成了网络数字空间特有的文化样态。”

  客观上讲,每个人在网络空间的行为方式,跟在现实空间的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数字文化化的特点之一。

  “比如说在数字空间,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开放、无国界、去权威化的社会形态,以及人性‘恶’的放大。大家最近看到很多国家频频爆发的网络暴力,也反映了网络数字空间面临的新的挑战。如何建构数字空间的规则和秩序,营造数字空间有序参与的网络文化生态,构建全人类共创共享的数字空间,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他说。

  杨永恒建议,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文化生态,推动数字文化空间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数字空间文化价值塑造。“数字技术虽然改变了社会文化形态,改变了文明发展方向,但并不会根本改变社会基本价值,尤其是对‘善’的追求。这可能是超越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根本价值所在。”

  他表示,要树立数字空间的道德观,引导“数字向善”,防止虚拟世界成为突破道德底线的“法外之地”;要塑造数字空间的价值观,既尊重数字自由,又维护数字秩序,为数字技术注入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理性,约束数字空间的不理性行为;要推动形成数字空间的世界观,使数字世界成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国家主权新疆域、全球治理新领域,使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理念成为数字空间的发展共识。

  其次,还要对数字空间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重塑,这样才有助于构建数字空间的良性文化生态。

  “要充分尊重数字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创新推动数字文化创新,同时也要夯实政府的治理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在保 障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公正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杨永恒指出,数字企业不仅是平台服务提供商,也是平台秩序的建构者和维护者,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数字空间的“政府”角色,因此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共价值。“让数字企业在数字空间的公共权力更加有序运行,需要建立新型政企伙伴关系,平衡好企业的逐利性和公益性。”

  此外,政府也要提升数字时代的监管能力,有效打击网络暴力,营造良性的网络文化生态,并积极参与数字文化领域的国际事务,例如策划数字领域的全球性文化赛事奖项,参与动漫、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领域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中国是全球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也是全球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推动者,理应为全球数字空间建设贡献力量,更多地参与网络空间的规则和构建。”

  杨永恒表示,推进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重新审视数字技术进步带来的数字文化发展,促进“科技向善”,让数字文明惠及全人类,以数字文明点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风化雨润神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文化建设述评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回望五千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

    时间:05-26
  • “中关村数字文化市集”将在海淀公园开张【中关村论坛期间举办多场配套活动】

      本报讯(记者 张钦)北京青年报记者5月22日从2023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新闻媒体通气会上获悉,在本届中关村论坛期间将举办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其中,中关村发展集团将牵头组织企业专场、数字文化市集等科技文化融合主题活动,在中关村论坛共议前沿科技的高端话题场中,开创性...

    时间:05-23
  • “数字+文化”焕发融合新活力 专家学者探寻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中新网福州4月27日电 (叶秋云)27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文化分论坛在福州举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等各界嘉宾共同探寻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本届数字文化分论坛围绕“自信繁荣:数字文化赋能社会发展”主题,设置“构建数字文化发展新格局”“促进数字文化产业新发展”“激发数字文化领...

    时间:04-27
  • 让数字文化快车驰骋在乡村振兴大舞台

      随着数字技术为文化产业赋能,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同比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在契合、整合、融合、结合上下功夫,加快推动乡村文化数字...

    时间:04-12
  • 首届苏州湾数字文化产业大会在江苏苏州召开

      中新网苏州3月2日电 (记者 钟升)首届苏州湾数字文化产业大会于2月27日至28日在苏州市吴江区太湖之滨举行。本届大会由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主办,《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联合主办,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承办。当天,H.629.1数字艺术显示国际标准产业联盟位于苏州湾数字艺术...

    时间:03-02
  • 数字化打造社区生活新样态

      日前,工信部下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正成为数字生活的“新入口”与数字经济的载体。近年来,数字社区连接起数亿用户与各行各业,不断创造出新场景、新机会、新模式,但海量的用户和复杂的需求也对其创新建设和使用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下...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