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海南黎安国际教育园区规模初具

2023-06-28 23:3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南陵水6月28日电 (张月和)在海南南部的陵水黎安半岛,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简称“黎安国际教育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这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创新的共享办学模式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一流高校落地。

  黎安国际教育园区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之一,定位为承接国际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平台。黎安国际教育园区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邹文涛28日受访时说,目前已有10所中方高校和12所外方合作高校与园区签约,今年秋季学期,六所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完成招生工作后,园区师生数量将达两千人次左右。

  已建成的共享图书馆临海而立,一旁蓝白相间的体育场遥映湖面的粼粼波光。“待到九月开学,我们的共享图书馆就可以正式投用了。”黎安国际教育园区管理局副局长王临平说,除了公共教学楼、体育场所和学生宿舍等共享的校园公共基础设施外,入驻高校可根据各自办学需要和学科特色建设专享楼,风格各异的教学楼亦成园区的一道风景线。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简称“海南比科大”)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所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海南自贸港设立的实施理工类专业的大学,也是德国公办高校首个在中国大陆独立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校永久办学地址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目前在黎安国际教育园区过渡期办学。

  海南比科大项目筹备组负责人Frauke Dittmann介绍,今年该校首次面向中国12个省份计划招收本科生共140名,首批招生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未来计划打造为一所国际大学,让东南亚国家及德国的留学生也来到海南学习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去年秋季学期首批招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今年秋季学期计划招收150人,新增招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该校党政办公室主任康晓说,一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中英课程共建,中英双方任课教师共商共享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依托园区资源优势,共享园区大师课,探索高校间师资共享、学分互认。

  “基于物理空间的共享,园区将众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集聚在一起,使得各学校顶尖的师资和课程等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实现学科优势互补。”邹文涛表示,相较出国留学,中国学子在海南接受国际教育的费用更低。

  同时,园区入驻高校国际化的特点成为吸引国际留学生的重要因素。邹文涛说,海南自贸港2025年封关运作后将在人员进出等方面实现自由便利,这将为外籍学生留学海南创造有利条件。(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京东物流落成全球规模最大仓拣一体智能物流园区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一箱刚从苏州蟹塘现捕现捞的“六月黄”(临近成熟的大闸蟹)14日从京东物流昆山亚一智能产业园2期自动分拣中心下线。这是京东物流亚洲一号(简称“亚一”)第100亿件智能包裹,标志着中国智能物流迎来又一全新里程碑。  此次第100亿件包裹所在的昆山亚一智能产业园2期在今年京东“618”期...

    时间:06-14
  • 广西工业园区启动无人驾驶重卡物流车 提升作业效率

      中新网柳州6月7日电(林馨 刘敏)6月7日,一台无人驾驶智能网联重型卡车,自行根据指令转弯、避让行人、来车,自如地穿梭在位于广西柳州市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生产基地,运送汽车零部件。  当天,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希迪智驾及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共同发布“乘龙领航MAX”智能网联电动物流解决方案,启动首个园区物流...

    时间:06-07
  • 习近平内蒙古行丨建好现代农业园区 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走进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6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调研,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情况。  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照“企业+基地+科研院校+社会化服务”模式运行。示范园区包括12个片区,采用北斗导航无人农机播种、智慧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技术,推进田间精准种植管理。  在推...

    时间:06-07
  • 产业园区集聚新动能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记者自南京出发,一路向东,沿途采访半导体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物联网创新园、船舶工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江苏大地上活力迸发。  阳光岛是南通市如东县一块面积3平方公里的小岛。...

    时间:05-22
  • 西藏林周举办区块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启动仪式

      中新网拉萨5月18日电 (贡嘎来松)18日,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举办区块链+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暨林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启动仪式。  林周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德吉央宗表示,近年来林周县积极贯彻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关于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在树牢服...

    时间:05-18
  • 学者、业界“勾画”大创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蓝图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2023年3月28日,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大创智创新示范园区正式获评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上海唯一获此殊荣的文化产业园区。  杨浦区委书记、区长薛侃12日对记者表示,杨浦将以大视野、大格局、大定位来全方位谋划园区的新一轮创新发展,举全区之力打造创业热土,盘活存量资源,产生文化产业集...

    时间:05-14
  • “泰国投资机遇暨泰国304工业园区推介会”举行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记者12日获悉,由泰国NPC集团、泰国304工业园、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办、“走出去”导航网承办的“泰国投资机遇暨泰国304工业园区推介会”近日成功举行。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北京办事处主任婉塔娜·塔丹在解读泰国商业环境和投资促进政策时,具体介绍了BOI总部于今年1月23...

    时间:05-12
  • “闲田”变“园区” 青海“东大门”人勤果香产业兴

      中新网青海民和5月8日电 题:“闲田”变“园区”青海“东大门”人勤果香产业兴  作者 李隽 石延寿  立夏时节,记者来到素有“极地门户”之称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的民和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内,数十栋温棚内肥硕鲜嫩的平菇挂满菌袋,香甜可口的草莓令人垂涎。温棚外餐...

    时间:05-08
  •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95%

      央视网消息: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新一批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这是国家自推行绿色制造体系遴选以来公布的第七批绿色制造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基本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  截至目前,我国已在国家层面创建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3家,累计推广绿色产品近3万个,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培育壮大...

    时间:05-06
  • 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8日电 (记者 李爱平)2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即日起正式实施。  2022年4月,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投产。  2022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地方标准;今年3月8日再发布《零碳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