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聚焦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举行

2023-06-28 20:09: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部署,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中国新闻社于2023年6月28至29日举办“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本次会议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国资报告》杂志社、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国是直通车、中国侨网、中新视频、中新经纬联合承办。会议邀请部委相关负责人、国内外权威专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共同研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凝聚社会共识,奋进新征程。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时表示,2023年是中国经济恢复向好、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我们需要克服阻力、破解难题、矢志前行。希望这次会议有助于海内外进一步了解把握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同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中国经济观察分析和政策解读。

  陈陆军指出,经济领域是新闻报道的富矿,财经报道一直是中新社重点发展的业务。中新财经是中新社重点建设的跨平台、开放性、融合多元业务的媒体品牌。2021年启动以来,中新财经成功举办了一系列论坛研讨等活动,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媒报道,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今后,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办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和舆论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主旨发言中表示,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我们既要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也要从支撑发展、维护安全的现实需要认识创新

  毕井泉建议,鼓励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必须落实科研人员个人分享利益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必须破除制度性障碍,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在主旨发言中表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民建中央在近几个月的考察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孙东生认为,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以市场需求来牵引产业体系的发展;第二要以产业链水平的提升来加快产业生态建设;第三要以科学与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来推动创新生态建设;第四要加快优势领域中的标准制定,巩固产业优势,并不断把我们的标准推向国际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在主旨发言中强调,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必须告别惯性思维,不能身子进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脑子还停留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要从有意识到下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告别惯性思维,才能走好走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高培勇表示,既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契合经济发展之路,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客观必然,那么为此而承受短期的转换思路的痛苦,付出暂时的调整举措的代价就是值得的。

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通过视频发言。

  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通过视频发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引发了本国人的期待,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反响。中国的目标不是狭隘地实现经济和技术现代化,因为归根结底现代化是为了人民,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与西方历史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机遇。

  马丁·雅克还强调,高质量发展很重要,和生产力、劳动技能等息息相关,但不要因此忽视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同等重要。中国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因为创新实力非常强大,并还将变得更强大。未来,很明显的一点是中国经济可以重拾增长的趋势,并像之前一样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在主旨发言时表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努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也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胡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遵循减污和降碳内在联系与客观规律,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坚持系统观念,突出协同增效。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源头治理。注重创新引领,鼓励先行先试。扎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促进经济绿色增长。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通过视频发言。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通过视频发言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是独一无二的,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现代化的方法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筹划,将许多不同的问题都纳入了考虑范围。中国的方法更多的是依靠人民来推动现代化,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来采取行动,这对世界各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斯蒂芬·佩里表示,中国发展非常迅速,西方和中国有很多机会实现互利共赢,但前提是西方国家必须也行动起来,以和中国相似的速度发展起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主旨发言时表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一是修昔底德陷阱,二是萨缪尔森陷阱,三是金德尔伯格陷阱。

  张燕生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把握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要从实际出发,不求最先进,求最适宜;不求最优解,求满意解。在基础技术上跟上不掉队,在新基建上加大投资追赶,在应用场景和平台上开放竞争,在连接和终端消费上扬长避短。我们不去跟美国比最先进、比原始创新,而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青年圆桌会环节现场。 李太源 摄

  在青年圆桌会环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三位青年经济学者畅聊了青年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机遇。

吴萨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青年圆桌会环节发言。 李太源 摄

  吴萨表示,产业要发展,最后比拼的不是工匠和设备,而是创新能力,而创新的能力和本钱是在基础研究阶段。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是靠人海战术,靠的是顶级科学家、顶级人才。我们在科研领域一定要有大的突破,要给予全世界最宽厚的政策、最好的条件,去吸引最顶级的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人才来参与国家的自立自强。

  谈及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吴萨认为,金融的改革一定要匹配甚至还要适度超前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因为金融有指挥棒的作用,金融改革会带有大量的政策含义。相信通过本轮改革,能够使得我们金融监管的协同性增强,各项要素推进,为实体经济的增长做好生产性服务的功能,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

夏乐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青年圆桌会环节发言。 李太源 摄

  夏乐表示,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想要以高质量的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以下两点要坚持下去:一是以负面清单吸引海外高质量的投资要坚持下去,特斯拉进入中国后产生的“鲶鱼效应”就是例子;二是不仅仅要看到“全国一盘棋”,也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他们是非常有能力的。

  夏乐还表示,从外企的角度看,普遍认为现在中国开放的力度在文件方面已是完备的,接下来要注意的是政策的落地。

万喆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青年圆桌会环节发言。 李太源 摄

  万喆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比如很多人说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是弯道超车,但我觉得从历史整体看,没有什么是弯道超车的,都是在直道上有足够的积累后,遇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的机遇,才能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

  万喆还表示,未来中国金融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支撑能力会越来越凸显,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控,尤其是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一是做好监管的正位,防控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金融空转;二是金融改革还会进一步地加深,以促进市场要素配置的优化。

  青年圆桌会之外,“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还设置了五场主题论坛,主题分别为“现代新国企”“中国式现代化新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侨商之道”“弘扬企业家精神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数字新生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一批现代化企业

      中新网6月28日电 题: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一批现代化企业  中新财经记者  刘亮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一批现代化的企业。”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廖家生28日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现代新国企”主题论坛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推进转型升级,...

    时间:06-28
  • 张燕生: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中新财经 彭婧如)6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一是修昔底德陷阱,二是萨缪尔森陷阱,三是金德尔伯格陷阱。2023年6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  ...

    时间:06-28
  • 中外专家共话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世界都是机遇!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金磊)“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与西方历史完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机遇”“中国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高质量发展必须告别惯性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时间:06-28
  • 孙东生:以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支撑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左宇坤)“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孙东生在“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国资报告》杂...

    时间:06-28
  •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模式 对全世界都是机遇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英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28日在北京“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称,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的现代化模式,对全世界而言都是机遇。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马丁·雅克在会上表示,中国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赶上西方,达到西方设立的标准,特别...

    时间:06-28
  • 毕井泉: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差别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金磊)“知识产权是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的差别。”  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鼓励创新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

    时间:06-28
  • 毕井泉: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李金磊)“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驱动的发展。”  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2023年6月28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

    时间:06-28
  • 毕井泉: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差别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刘文文)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28日在北京“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上表示,鼓励创新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侵犯知识产权与盗窃和抢劫财产没有本质性差别。  “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毕井泉在会上表示,知识产权...

    时间:06-28
  • 【理响中国|社科青年开讲啦】杨洪源: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之突破

      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聊一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哪些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

    时间:06-27
  • 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央视快评】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6月26...

    时间:06-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