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贵州玉屏: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

2023-06-28 20:01: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州玉屏6月28日电 题:贵州玉屏: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作者 黄明辉 李杰 薛喜华 王永宁

  盛夏时节,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乡村里,黄桃挂果枝头“俏”、现代“农机”天上飞、漫山油茶竞相吐绿、绿色公交来回穿梭……和美乡村的新景象呈现眼前。

  在玉屏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村里的“庭院经济”、露营赏星的“夜间经济”、民众自制自售传统美食的“地摊经济”以及稻文化体验、瓜果采摘等“微经济”“假日经济”等让人大开眼界。

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育苗基地。 黄明辉 摄

  郭家湾村是玉屏县唯一获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第一批)。郭家湾村借助资金和技术优势,在梯田观光核心区成功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目的地。自2023年4月正式接待研学旅行团队以来,上述目的地已接待超3万人次,带动农户经济收入30万元左右。

  郭家湾村是玉屏县近年来盘活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和探索农旅融合新业态的成功典型之一。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簇簇鹿茸菇从分散在恒温恒湿的168个出菇房内的71712个菌包争先钻出,一片丰收景象。这是现代化、规范化量产菌种的环节之一。制包、灭菌、接种、养菌、搔菌……在这家集食用菌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省级龙头企业,这样的现代化作业流程每天都在进行。

  “通过和贵州省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我们的鹿茸菇品质越来越好,是一朵有着‘科技味’的菌菇。预计2023年鹿茸菇总产值将达到2.6亿元。”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家平向记者介绍说。

  以“闽黔携手,山海同行”的理念,陈家平于2017年从福建来到玉屏兴业办厂,用“贵福”作为企业名,象征着两地情深似海,贵福永恒。

贵州玉屏彰寨村无人机正在给秧苗施肥。 黄明辉 摄

  为保障产业兴旺,玉屏还全面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步伐。嗡嗡嗡......在玉屏彰寨村的稻田上空,无人机正在给秧苗施肥。玉屏县供农农机合作社飞防队管理人员姚勇说:“这是我们专用于施肥的无人机,几分钟就可施肥150斤,种植效率实现了极大提升。”

  作为返乡创业青年,姚勇和团队于2019年3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配置了无人植保飞机、插秧机、旋耕机、起垄机等76台现代农业设备,累计为村民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6.58万余亩。合作社的现代农业设备已成为服务玉屏周边地区民众耕作的“利器”。

  玉屏将持续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不断集聚土地、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化组织、农业企业集中流转,让农机贯穿农作物耕作、播种、管护、采收各环节,为农民爽心种田、农村舒心护田、农业安心育田提供全过程“田保姆”服务。

  经营体系强和产业韧性强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玉屏乡村高质量发展,油茶则成为发展重点之一。

  玉屏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有600多年栽培史,“玉屏茶油”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玉屏将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从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着手,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截至目前,玉屏县油茶总面积达23.45万亩,涉及农业人口7.8万人,农民人均拥有油茶林面积2.87亩。

  “玉屏的油茶产业、体系化的贡米产业、黄桃产业等,已成为玉屏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玉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欣说,玉屏将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突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加快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推动玉屏更多农产品走出“山门”,香飘万家。(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北200万台农机收麦忙

      正值“三夏”时节,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北皋镇东张岗村的千亩农田里,20多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轰鸣向前,开启了河北省麦收“第一镰”。  望着金黄饱满的麦穗,种粮大户李红堂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种了1400多亩小麦,平均亩产能达到500多公斤。”李红堂随手扯掉一根麦穗,揉碎,轻轻一吹,“你看这籽粒多饱满,光泽度也好,今年收成...

    时间:06-25
  • “智能农机”让种地更有底气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36】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6月20日,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9省已收获冬小麦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黄淮海地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进度快于往年!  取得这一佳绩,与“智能农机”大力推广有关:今年“...

    时间:06-24
  • 数读今年麦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99% 80多万农机手抢天夺时

      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共有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农机手、61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抢天夺时,奋战在麦收一线,机械化收获占比超过99%。  麦收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打造农机北斗大数据平台上,有超过12万台装有北斗导航的收割机上线,整个...

    时间:06-22
  • 数读今年麦收:机械化收获占比超99% 80多万农机手抢天夺时

      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从6月2日全面展开,共有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农机手、61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抢天夺时,奋战在麦收一线,机械化收获占比超过99%。  麦收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打造农机北斗大数据平台上,有超过12万台装有北斗导航的收割机上线,整个收获期共抓取了他们的作业...

    时间:06-22
  • 农机大省山东“智造”畅销海外 激发农业“芯”动能

      中新网济南6月19日电 (吕妍)“通过我们推出的‘D-Fahr Ming’智能平台,一名农机手能操纵多辆选装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同时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6月1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道依茨法尔机械有限公司展示厅内,研发总监王东明向记者介绍,“市场对于我们产品的反馈比较好,目前出口中东、东南亚、拉美的好几款产品的订单都...

    时间:06-19
  • 把设备开上山 泥巴当护手霜 一位80后女农机手的种粮故事

      夏种好时节。希望的田野上,农机手不少,来自贵州修文县的女农机手孙鸿,懂技术、爱农业,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修文县,层层叠叠、起伏绵延的山地高标准农田间,大量机械化设备穿梭于田间地头。女农机手孙鸿驾驶着满载育苗盘的插秧机在田里熟练作业。  贵州春海农机服务农...

    时间:06-12
  • “农机+农技”相结合 小麦抢收、秋粮抢种同步展开

      央视网消息:眼下,河南豫北地区正抓紧时间抢收小麦,同时夏种工作也同步展开。在濮阳市,当地集中人力、机械,抢抓晴好天气,精准抓好小麦抢收、秋粮抢种工作。  在河南濮阳南乐县寺庄乡,刚收完小麦的村民又驾驶着玉米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作业。  “三夏”期间,当地采取“农机+农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收割机、播种机等大中...

    时间:06-11
  • 跟着农机手抢收小麦(深度观察)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眼下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过程,给夏收带来一定影响。本报记者赶赴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麦...

    时间:06-07
  • 直击河南小麦“抢收战”:农机手日夜兼程 麦收已逾四成

      中新网周口6月3日电 (杨大勇 王宇 经晓佳)“由于天气原因,许多地方的小麦赶到同一个时期成熟,为了抢收小麦,我连夜从南阳邓州赶到这里。”6月2日,在位于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一位刘姓农机手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他已经两天没怎么休息了。  “麦熟一晌,龙口夺粮”。中国产粮大省河南5月25日至30日遭遇少...

    时间:06-03
  • 安徽颍上多措并举保农机跨区通行 助小麦抢收

      中新网合肥5月30日电 (刘浩 刘金华)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一张作业指南、一瓶矿泉水、一包口罩、一包防暑降温药品……农机运输车辆不仅可以在此免费下高速,还会收到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送上的“服务大礼包”。随着夏收来临,大批装载着农用机械的运输车辆近日途经安徽高速进行跨区作业。安徽省颍上县...

    时间:05-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