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韩晶: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路

2023-06-27 21:05:26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落实就业优先战略,事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访企拓岗作为促就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近日,人社部会同多部门在全国启动“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进企业推广吸纳就业优惠政策、进校园解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进社区提供“一对一”求职指导……一系列扎实举措,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但要看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对人才供需失衡、一些行业发展减速、部分毕业生就业不畅等问题,有关部门须多措并举,纾困解难,让毕业生的就业路更加平坦。

  首先,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供给。巨大的高校毕业生基数,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必须激发社会各方力量稳岗拓岗。民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要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促就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夯实促就业的微观基础。还要推动公共部门稳岗拓岗行动,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录规模。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为高校毕业生打开更多通往高质量就业的大门。

  其次,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供需信息的匹配效率。一些毕业生存在对岗位需求不了解、自我认知不清晰等问题,市场上还存在“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应搭好就业平台,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缓解“有业难就”和“有岗空聘”的问题,提高人岗匹配效率。高校也应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就业搜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为毕业生顺利从学校走向职场提供支持。

  再次,形成促就业的长效机制。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要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对稳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多重政策支持,争取实现企业发展和毕业生成长的双赢,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就业实现“双向奔赴”。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规范开展针对未就业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帮助求职者与时俱进。从长期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应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举,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最后,兜牢大学生就业新形态的社会保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度更趋务实理性,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新行业、新职业的就业创业意愿不断提高。要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特征,多措并举保障其合法权益,尤其是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缴费分摊制度、劳动权益与工作福利等作出全方位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实现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多元化就业创业,让社会激发更多潜能、涌现更多活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晶)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理响中国|社科青年开讲啦】杨洪源: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之突破

      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聊一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哪些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

    时间:06-27
  • 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央视快评】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6月26...

    时间:06-27
  • 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 充分激发广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

    时间:06-26
  • 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范例

      从浙北水乡,到浙中丘陵,再到浙西南山区,万千乡村各美其美,一幅环境优美、产业富美、生活和美的画卷在之江大地徐徐铺展。“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千万工程”是习近...

    时间:06-26
  •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中新的核心话语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中新的核心话语唐小芹 付晶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以其鲜明的标识性、时代性、重要性深刻影响着党的执政...

    时间:06-22
  • 说文解词|从“革故鼎新”里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创新”,“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可见创新对今天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全局视野布局党和国家发展各项事业,强调“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辩证取舍、推...

    时间:06-22
  •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寄语毕业生:做堪当中国式现代化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1
  • 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全面认识中华文明历史底蕴,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部署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担...

    时间:06-21
  • 以高质量终身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原标题:以高质量终身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终身教育是国家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当前,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时代赋...

    时间:06-20
  •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此,必须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和重点。  第一,注重把握技术先进性,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时间:06-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