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久负盛名的吐鲁番葡萄何以“串”出大产业?

2023-06-25 17:3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吐鲁番6月25日电 (胡嘉琛)提到新疆,品质优良的繁多瓜果总能唤醒人们的味蕾。其中,“葡萄界”翘楚非吐鲁番葡萄莫属。凭借独有光热资源,吐鲁番葡萄得以延续悠久种植历史,而在科技支撑、产业融合的助力下,小葡萄已“串”出了大产业。或青或紫的鲜食葡萄供不应求;酿造而成的葡萄酒飘香海外;以葡萄为主题的文旅活动游人如织……如今,吐鲁番葡萄产业方兴未艾。

  独特优势奠定产业基石

  记者日前走进吐鲁番市看到,连片田地中,葡萄架整齐划一,枝繁叶茂的葡萄藤上挂着一串串颗粒圆润、长势正好的葡萄;不少当地民众的院前也搭建有葡萄架。可见,葡萄种植是当地重要产业。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中部低洼盆地,被称为“火洲”,下辖一区两县,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葡萄生长,加之独特地理位置使吐鲁番的地下水贮量丰富,所以当地种植出的葡萄含糖量高,口感清甜。

丰富的种质资源成为吐鲁番葡萄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图为当地以葡萄为主题举办文旅活动。 胡嘉琛 摄

  吐鲁番的葡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距今2500年左右。历史佐证源自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洋海古墓发掘出土的一根保存完整的葡萄藤。证明当时洋海人已经知道并掌握葡萄栽培和繁殖技术,在张骞出使西域以前,葡萄栽培已传入中国

  吐鲁番葡萄产业约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并在长期发展中经过了从小规模种植到规模化种植,从地面匍匐生长到搭架式栽培,以及实现半机械化生产的历程。目前,吐鲁番葡萄在新疆乃至全国葡萄生产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吐鲁番市葡萄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向中新网记者提供数据显示,吐鲁番目前是中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当地葡萄总产量占新疆的39.6%,占全国的8.1%,占全球的1.7%,葡萄种植面积逾54万亩。

  “葡萄经济”成为富民支柱

  优质品种是吐鲁番葡萄产业发展的前端。改革开放以来,吐鲁番不断引进新品种,目前已汇聚了世界最优良的550余个葡萄品种,其中鲜食、制干兼用品种470多个,占世界鲜食、制干兼用品种的近三分之一。

  当地通过对葡萄种质资源调查分析,筛选出高产优质、且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在种质资源库中培育观察,并将表现优良的品种向种植户推广。今年5月30日,来自新疆吐鲁番的1000粒32克新郁葡萄种子搭载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之行”后,这些种子或将为葡萄产业带来新突破。

  有了优质品种,当地政府对葡萄产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力,积极探索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葡萄架式标准化建设,着力示范、推广葡萄种植生产机具等,使葡萄产业逐渐成为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记者在吐鲁番看到,留有十字形通风孔的晾房成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将葡萄放入晾房中,利用热风脱去水分从而制干,是吐鲁番葡萄干常见传统制法。如今,众多企业“落户”当地,助推葡萄干产业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吐鲁番市葡萄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当地现有葡萄干加工企业68家。中国葡萄干产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三,而全国葡萄干产业90%以上产量份额在吐鲁番。

  产业融合擦亮“葡萄名片”

  吐鲁番深挖葡萄最大价值。例如,葡萄秸秆可作为饲料、有机化肥等;葡萄叶是欧洲等地民众喜爱的菜品;葡萄籽具备一定延缓衰老作用……吐鲁番利用上述特质,引进建设葡萄叶加工企业4家,葡萄秸秆加工企业7家。此外,当地与科研机构、加工企业联合研发葡萄口香糖、软糖等产品,持续延伸葡萄产业下游产品线。

  吐鲁番现有葡萄酒企业42家。以葡萄及葡萄酒文化为载体发展观光旅游,成为不少葡萄酒庄的经营之道。记者在吐鲁番火山红酒庄了解到,总长2.7公里地下储酒长廊挂着详实葡萄酒知识普及展板,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来此体验“葡萄文化”之旅;酒桶型民宿外形独特、设施完善,旅游旺季一房难求。吐鲁番市火山红酒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令娣说,酒庄集住宿、餐饮、展销、休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拓展了葡萄酒销售之外的收入。

  火焰山西侧,一条长约8公里的峡谷游人如织,传出欢声笑语,这便是因盛产葡萄而得名的葡萄沟景区。一条贯穿沟内的布依鲁克河波光粼粼,随处可见的葡萄藤蔓层层叠叠,优美景色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

  近来,葡萄沟景区丰富旅游业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宿等项目融入景区。葡萄沟景区党委书记刘永健说,非遗特色项目使景区提质升级,提升了游客体验感,激发了景区的消费活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端午节假期景区待客超500万人次

      端午节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216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游客接待518.59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1%;累计营业总收入30909.86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5.8%。北京文旅市场火热复苏势头强劲。  全市639家旅行社共组织接待京内旅游团7616个、团队游客数18.02万人,团队游客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138%。故宫、恭...

    时间:06-25
  • 山东重点景区端午假日纳客超419万人次 避暑清凉游受追捧

      中新网济南6月25日电 (赵晓)端午假日期间,山东内陆地区迎来酷暑高温,以避暑纳凉、采摘赏荷、亲子研学等为主的海边游、乡村游、亲子游成热门。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6月24日晚消息,统计显示,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端午小长假累计接待游客419.8万人次,营业收入2.5亿元人民币。  面对连日来的持续性高温,济南市文旅系统谋...

    时间:06-25
  • 端午节假期遇上“准暑期” 浙江多景区双重“发力”

      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 题:端午节假期遇上“准暑期” 浙江多景区双重“发力”  记者 谢盼盼  2023年的端午节“姗姗来迟”,比去年晚了19天。今年端午节假期期间,各地开展多项民俗文化活动,热热闹闹过节,浙江多个景区选择对暑期出游“大军”——学生群体提前进行“发力”宣传。  根据浙江各地公开信息,杭州市2022学年第二学...

    时间:06-23
  • 持续强降雨致武夷山景区暂时闭园 福建紧急响应

      中新社福州6月21日电 (记者 龙敏)端午假期将至,福建西北部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将对假期旅游以及赛龙舟民俗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1日通报,当天11时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端午假期“龙舟水”持续也致暴雨预警升级,福建省气象台21日11时将“暴雨预警”提升为Ⅲ级。  福建...

    时间:06-22
  • 持续强降雨致武夷山景区暂时闭园 福建紧急响应

      中新社福州6月21日电 (记者 龙敏)端午假期将至,福建西北部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将对假期旅游以及赛龙舟民俗活动产生明显影响。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1日通报,当天11时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端午假期“龙舟水”持续也致暴雨预警升级,福建省气象台21日11时将“暴雨预警”提升为Ⅲ级。  福建...

    时间:06-22
  • 去哪儿发放湖北旅游消费券 酒店、景区最高均可减200元 端午可用

      6月20日晚,2023年湖北旅游消费券在去哪儿等平台发放,包括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全品类。酒店、景区最高可均减200元,首批上线的目的地为襄阳、十堰、咸宁、黄石、荆州,用户可在去哪儿旅行App活动页面领取,各个城市均有覆盖。  在去哪儿平台上,晚8点旅游消费券开始发放,其中,襄阳、十堰旅游消费券为去哪儿平台独家发放。襄阳消费...

    时间:06-21
  • 颐和园九大景区串起“少年科普路” 让中小学生读懂园林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徐婧) 将科学知识融入园林美景,扫码即可聆听“金牌讲解”的科普课堂……记者21日从颐和园获悉,为丰富暑期青少年游园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颐和园推出“少年科普路”,给学生与游客们传播景点背后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人文、艺术、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

    时间:06-21
  • 青海通报女子在景区被撕扯披肩:责令景区及商贩道歉

      中新网6月20日电 针对“游客在日月山景区被商贩撕扯披肩”一事,青海省湟源县公安局、湟源县文体旅游局近两日分别发布通报和情况说明,已责令景区及商贩本人向吴女士当面进行了道歉,同时给予门票三倍价格的赔偿。  据“湟源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青海省湟源县公安局19日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6月19...

    时间:06-20
  • 青海通报女子在景区被撕扯披肩:责令景区及商贩道歉

      中新网6月20日电 针对“游客在日月山景区被商贩撕扯披肩”一事,青海省湟源县公安局、湟源县文体旅游局近两日分别发布通报和情况说明,已责令景区及商贩本人向吴女士当面进行了道歉,同时给予门票三倍价格的赔偿。  据“湟源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青海省湟源县公安局19日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6月19...

    时间:06-20
  • 砌墙挡风景会让景区“败好感”

      在许多自驾上路的出行者眼里,沿途经过的风景名胜,是奔波跋涉间的一大慰藉,也是公路之旅魅力的象征。星罗棋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既能让司机在驾驶时养一养眼,也引得不少人停车驻足,借机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  相比于沿着收费景区的路线深度游览,这种观景方式给人留下惊鸿一瞥的体验,某种意义上也是景区...

    时间:06-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