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2023-06-23 15:2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厦门6月23日电 题:在福建厦门,感受经济的别样火热

  中新社记者 刘亮

  六月的福建厦门,骄阳似火。随着端午假期的到来,一大批海内外游客涌向这座蜚声国际的旅游城市。

  厦门旅游的火热有目共睹,但这只是厦门的一面。行走在这座海滨城市,塔吊林立的新机场建设场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多元布局、迈向“深蓝”的海洋经济……在厦门的碧海银滩之外,处处展露旅游名城的别样火热。

  在厦门翔安机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炙热的阳光下,施工人员在奋力加快建设“进度条”,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厦门翔安机场是全球少见的海岛型机场,从2022年全面开工到2026年将正式通航,仅有短短四年时间。”厦门市机场片区建设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吴洪钦介绍,机场核心区规划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能满足多种大型飞机的起降要求,预计终端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500万人次。

  “机场建成后,厦门市将开启‘双机场’时代。”吴洪钦说,翔安机场将融合国际最先进的建设标准建设,立体式换乘、自动化办证、智慧调度和指引……届时,旅客将迎来耳目一新的出行体验。

  在厦门,面向未来的新气象不仅展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展现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如今被业界奉为‘未来最大蓝海’的储能行业,在2019年时还是一片‘没人明白的海’。”从2019年成立至今,短短几年时间里,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更成功跻身产业第一方阵。在速度“狂飙”的背后,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鹏程表示,既源自公司在技术、组织迭代,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强大执行力,也包含公司对储能行业在“成本”要素上的有力预判。

6月20日,媒体采访团来到海辰储能公司进行采访。  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像海辰储能这样向未来产业奋进的企业不止一家。作为厦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平台,厦门火炬高新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产业。同翔高新城,就是厦门火炬高新区的重要园区之一。

  “通过搭台引资、培育新苗,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如今,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厦门城市发展的一张亮丽新名片。”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庄志龙说。

  “在致力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同时,我们也在推动生物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厦门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伟民介绍,“十三五”以来,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连续两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人民币。未来,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厦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蓝图中不可或缺。

  厦门,因海而生,也因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是厦门的天然优势和必然选择。”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一级调研员林瑞才说。

  多年来,厦门不断做好“海洋文章”,海洋产业实现蓬勃发展——每平方公里海域创造的海洋产业增加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十倍以上。在林瑞才看来,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当地“智囊团”的支撑:“厦门市是中国海洋学科的发源地和摇篮,拥有厦门大学等诸多涉海院校,以及多个涉海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涉海科技从业人员数千人,这些都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6月21日,记者采访团来到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  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作为中国面向海洋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厦门长期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入境维修产品监管新模式……在厦门自贸片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多项在全国推广的“厦门经验”,记录着这座城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火热。

  在中国商务部联合多部门设立的十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里,厦门市湖里区榜上有名。“进口酒总量上,厦门进口的啤酒位居全国第一,烈酒位居第二,葡萄酒位居第五……”,透过进口酒的亮眼数据,可管窥该市发展进口贸易的优势。这些优势的背后,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郑耀认为,“一站式”的酒类检验专区、全国首创的“进口酒快检”模式、“72秒通关”等举措,功不可没。

  厦门因旅游闻名,但旅游折射出的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未来发展蓝图中,厦门市在相关规划文件中透露,除了将继续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名城之外,还将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海洋高新、数字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可预见,厦门的形象将更加丰富多彩。(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时限又延长!这些减税降费政策一起来关注

      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延长至2027年年底。我国自2014年9月1日起,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本次是第四次延续这一政策。  新能源车辆购置税  减免延长至2027年底  根据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时间:06-22
  • 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

      6月21日,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简称“渝昆高铁”)川渝段取得重大进展,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最后一孔节段拼装梁建设,为接下来推进渝昆高铁重庆段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视频: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位于重庆高新区境...

    时间:06-22
  • 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

      6月21日,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简称“渝昆高铁”)川渝段取得重大进展,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最后一孔节段拼装梁建设,为接下来推进渝昆高铁重庆段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位于重庆高新区境内,全长1209.09米,为双线特大桥,是渝昆高铁重要的节点工程。  该特大桥上部结构种类多,基本...

    时间:06-22
  • 好消息!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建设进度条更新了

      6月21日,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简称“渝昆高铁”)川渝段取得重大进展,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完成最后一孔节段拼装梁建设,为接下来推进渝昆高铁重庆段铺轨创造了有利条件。  渝昆高铁华福特大桥位于重庆高新区境内,全长1209.09米,为双线特大桥,是渝昆高铁重要的节点工程。  该特大桥上部结构种类多,基本...

    时间:06-22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继续减免,规模将达5200亿

      中新网6月21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在产销量逐年攀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变化备受关注。  在21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从执行到2023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延长4年。  初步估算,实行延长政策,2024—2027...

    时间:06-21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继续减免,规模将达5200亿

      中新网6月21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在产销量逐年攀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变化备受关注。  在21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从执行到2023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延长4年。  初步估算,实行延长政策,2024—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规模总额...

    时间:06-21
  • 中国再次延长新能源车购税减免政策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4年。  其中,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人民币,下同);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

    时间:06-21
  • 广东发布新型储能路线图助大湾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中新网广州6月21日电 (记者 王坚)《广东省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下称“新型储能路线图”)发布暨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活动21日在广州举行。  据介绍,新型储能路线图从概念内涵、产业资源、技术路线和政策布局等4个方面对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对电化学储能、氢储能等8个领域的39个技...

    时间:06-21
  • 瞄准新能源汽车市场 外企加快在安徽布局

      中新社合肥6月21日电 (储玮玮)“截至2023年5月,大众安徽已在安徽实现投资累计近百亿元(人民币,下同),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基地均已完成建设,目前正在为量产做最后调试和准备工作。”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首席人力资源官邵剑21日说,未来,大众汽车将继续以安徽为中心,持续增强在安徽的投入和发展,助力安徽...

    时间:06-21
  • 安徽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新网合肥6月21日电 (储玮玮)生态化创新发展、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拥抱电动化进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21日在合肥召开,多家整车企业代表围绕《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中的发展定位纷纷“出招”。  当天的推进大会,旨在对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

    时间:06-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