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打造“超级工人”,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3-06-19 15:21: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随着大型制造工厂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工业元宇宙在资本驱动和巨头效应的双向加持下,有望迎来飞速增长、成为工业数字化新的着力点。

  在这个过程中,杭州灵伴科技作为工业元宇宙领航者和布道者,着力推动工业元宇宙的技术储备、标准研制、应用培育和生态构建全方位健康发展,成为赋能数字中国建设和推动中国科技出海的关键力量。“杭州灵伴科技的使命就是用AR改变传统的交互方式,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杭州灵伴科技联合创始人向文杰表示。

杭州灵伴科技联合创始人向文杰

  成为工业元宇宙领航者

  工业元宇宙即通过对复杂工业场景的全域感知、孪生建模和深度仿真,实现对工业系统和生产过程中全要素的协同管控和全局优化运行,形成人际协同、虚实互控、数字融合对新生产模式。

  杭州灵伴科技作为国内工业元宇宙领域的前沿企业,构建了全球首个5G+AR+AI元宇宙全栈生态体系,涵盖国产自主的技术能力、开箱即用的增强现实能力、高效智能的远程协同能力,助力工业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布局应用人机交互技术,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公司自主研发了全球首款一体式5G工业AR智能眼镜X-Craft、国内首款分体式单目光波导AR智能眼镜Glass2,切实做到“解放双手”、释放“人的价值”,打造智能时代“超级工人”。

  目前,杭州灵伴科技已经实现“上天”“下地”“出海”全方位多领域应用,在发电电网、油气化工、智能制造以及医疗健康等主要领域落地效果显著。杭州灵伴科技解决方案总经理张兵表示,“杭州灵伴科技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AR智能终端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元宇宙的入口,XR设备被很多人认为是手机之后的下一代终端设备,它与环境的交互更自然,个人佩戴更便捷,是连接人与互联网更好的交互体验终端。目前在工业端,智能终端的应用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潜力,它可以将工人需要的内容将在空间中虚拟呈现,已经成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工具。

杭州灵伴科技研发出的X-Craft,搭载5G模组已在数十个细分领域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X-Craft具备语音识别、环境降噪、语义识别等多种能力,语音交互方面,能做到在90dB工业噪音中实现1秒响应,并达到98%的识别率,配合手势交互能力,解放一线员工双手,提升工作效率。而且,X-Craft可与标准安全帽完美适配,具备防爆、防水、防尘、防静电、防腐蚀等特点。

  通过X-Craft,人们可以看到数字信息和物理世界完美融合的场景,也能了解到如何通过数字工作流程,将初级技术人员转变为高级技术人员,同样也能看到通过远程协作,可以将缺乏经验的维护团队与远程专家联系起来,提高维护团队的水平。

  在2023年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X-Craft斩获金奖。

  打造智能时代“超级工人”

  据张兵介绍,杭州灵伴科技元宇宙智慧工业平台方案创新解决了宁德核电站人机交互、远程专家支持、虚拟培训、智能辅助检修、风险提醒、厂区漫游智慧巡检、远程见证验收等场景需求,实现综合人力成本降低50%。在这背后,是杭州灵伴科技工作人员在现场长达两年的蹲点打磨。

  向文杰表示,目前在技术这块很多企业都做的很好,但对用户的理解和怎么为用户产生价值,是考验一个公司文化基因的东西,这一方面杭州灵伴科技做的很好。“我们想做的是让人更好地享受和体验这种新的交互和新的科技”,他指出。

  杭州灵伴科技始终重视科技为人服务,AR智能终端的应用为工业交互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深度融合,提供更直观、灵活、高效的工作体验。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元宇宙将使得工人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转变。

  为此,向文杰提出“超级工人”概念。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工业元宇宙重塑和提升工人的工作方式和能力要求,强调工人的技能升级和多元能力培养,以及通过促进数字化系统中工人的参与和协作,让工人更多地参与到生产过程的决策和优化中,使他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应用。

向文杰提出“超级工人”概念

  “超级工人”的核心在于数字化赋能。一线工人通过AR智能眼镜,通过在实际场景中叠加虚拟信息,将数字化的知识和工具融入到一线工人的实际操作中,提供了强大的辅助和指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对此,向文杰提出自己的期待,“元宇宙时代,工人进化是核心,也是未来。运用AR等元宇宙关键技术,武装一线工人,让其看到本应看到的,真正成为“超级工人”,使其具备更强的能力、解决更多的问题、拥有更大的成就,从而引领智能化革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   【创新团队】  ◎实习记者 都 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

    时间:06-12
  • 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   【创新团队】  ◎实习记者 都 芃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

    时间:06-12
  • 24亿光年外这个巨型“宇宙烟花” 中国“拉索”完整拍下全过程纪录片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距离地球约24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也简称伽马暴)。  这场“宇宙烟花”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

    时间:06-09
  • 24亿光年外这个巨型“宇宙烟花” 中国“拉索”完整拍下全过程纪录片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距离地球约24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也简称伽马暴)。  这场“宇宙烟花”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

    时间:06-09
  • 天文学家热议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对认识宇宙至关重要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他们研究证实,该特殊超新星源于一颗质量高达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星,刷新了人们对第一代恒星质量分布...

    时间:06-08
  • 于新赛道“疾驰” 上海加速打造国际一流元宇宙产业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谢梦圆)近年来,上海抢抓元宇宙新赛道布局,面向未来,坚持“虚实融合、以虚强实”的底层逻辑,力争3年内推动元宇宙相关产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元宇宙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近期,2023年上海信息消费节在沪开幕,开展了元宇宙互动体验、数字人直播等...

    时间:06-07
  • 宇宙注定要蒸发?霍金辐射理论或不仅限于黑洞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张佳欣)根据史蒂芬·霍金的著名辐射理论,随着事件视界(黑洞最外层的边界)对周围量子场的破坏,黑洞会随着时间蒸发,并以一种奇怪的辐射形式逐渐失去质量。但分析表明,事件视界对这一过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日前,据荷兰拉德布大学天体物理学家...

    时间:06-07
  •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立元宇宙百人会 发布科技传播系列团体标准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6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由其承担建设和运维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已落成启用,近日在北京举办“首启”“首发”活动,分别启动成立元宇宙百人会,发布4个科技传播系列团体标准。  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首启”活动以“预见未来、共赢未来”为主题启动成立元宇宙百人会。元宇...

    时间:06-06
  • 东西问丨法国汉学家梅谦立:中西宇宙观何以碰撞互鉴?

    东西问丨法国汉学家梅谦立:中西宇宙观何以碰撞互鉴?...

    时间:05-31
  • 东西问丨法国汉学家梅谦立:中西“宇宙观”何以碰撞互鉴?

      编者按: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