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2023-06-18 14:00:58

来源:经济日报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和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提出了“五个坚持”: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开放合作。这为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发展的三个特征。一是实体经济重要性凸显,成为产业体系的关键依托。二是安全因素凸显。面对产业发展范式的重要变化,能否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决定我国在全球产业体系和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也决定现代化产业体系能否守住安全底线、行稳致远。三是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既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还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持续发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企业发展

  二是充分考虑安全性的要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高效运行与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强大支撑。

  三是多措并举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制定与宏观政策、科技政策、人口政策等相协调的产业政策,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合力。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率。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同时深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

  【作者曹立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央行MLF操作“降息”,专家称释放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信号

      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夏宾)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央行15日开展237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为2.65%,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9%,此前分别为2.75%、1.9%。  这意味着,在7天逆回购操作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双双...

    时间:06-15
  • 央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 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昨晚(6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是央行向各家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的工具,它的下调有助于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  人民银行最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自6月13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75%,7天期品种为2.90%,1个月期品...

    时间:06-15
  • 中国必须保持完整的产业体系,不能顾此失彼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强力拼经济下,在全国各经营主体的努力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2%,增速好于预期,实现良好开局。当前,需求侧居民消费已经实现恢复性增长,供给侧对经济的冲击基本消除,煤炭和电力供应充足,经营主体预期发生积极变化,民营经济、平台经济、房地产等预期较弱领域都出现了不同程...

    时间:06-13
  • 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向“实”而行

      作者:高璇(河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高水平谋划推进现...

    时间:06-13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万家

      中新网广州6月9日电 (记者 唐贵江 刘洋)6月9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在广州启动。在情况介绍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华东介绍,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万家,去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7家。  黄华东表示,近年来广东全省综合经...

    时间:06-09
  • 陕西延安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新网西安6月9日电 (杨英琦)“延安将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以链式思维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短板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严汉平9日在陕西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时间:06-09
  •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6月8日,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中国金融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论坛设有7场全体大会和3场浦江夜话,议题涵盖当前...

    时间:06-09
  • 山东以科技赋能新旧动能转换 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脊梁”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李明芮)“我们的‘拳头’产品消雾节水塔是全国的产业单项冠军,市场份额占到70%左右,公司研发创新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位于山东潍坊安丘市的山东蓝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清华说,作为一家致力于技能环保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从一家生产玻璃钢制品的乡镇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

    时间:06-07
  • 河北:已初步形成生物制造产业体系

      中新网石家庄6月7日电 (赵丹媚)河北省政府新闻办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河北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该省119家生物制造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0.9亿元。  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继华介绍,河北生物医药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肥料等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初步...

    时间:06-07
  • 京西打造产业转型新典范 加强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京西地区努力成为首都功能新载体、产业转型新典范、城市治理新标杆、绿色生态新画卷。2023年是推动京西地区转型的关键之年,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该委会同京西“两区两企”等单位,深入调研,多次征求意见,编制了京西地区2023年度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时间:06-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