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民财评:构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2023-06-16 17:15:15

来源:人民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行动目标,为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南。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职业院校1万多所、在校生逾3000万名;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约1000万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但也要看到,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加大;另一方面,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产教融合发展的堵点、难点等仍待统筹解决。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此次8部门发布《实施方案》,紧扣当前堵点难点问题,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把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将对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形成有力支撑。

  在“融”字上下功夫,让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相融互促贯通于各环节。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启动。2021年, 21个城市遴选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有关部门总结第一批试点城市经验后发现,一个城市的职业教育体系并非一定要大又全,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的总量、结构、质量一定要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才能做到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由此来看,实践层面上,产教“合而不融”仍然存在。以产教融合的载体之一——校企合作为例,不少合作仍停留于协议或劳务用工层面。穿过“合”的表层再深入,要让“融”在专业规划、合作共建新专业、课程建设、新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实习实训、开展订单培养等全链条各环节上落地、渗透,发生化学效应,才能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真正变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绳”。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践中就要“牵一发动全身”。产业需求就是指挥棒。无论是在专业设置上,《实施方案》部署优先发展如先进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专业;还是在合作模式优化上,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通过企业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再或者打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政策组合拳,如提出“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批‘绿色通道’,优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流程”等,下好这一盘棋,需要协同发力、联袂行动。

  服务好产业发展的需求,也释放了巨大人才红利。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将助力毕业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岗位需要,有利于增强他们求职择业就业能力。产教融合虽然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小切口”,但对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当好改革“先遣队”,将试点情况及时总结、提炼并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将有助于加快形成“头雁效应”。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问鼎学术巅峰的一流科学家,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支撑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更需要规模巨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让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才能加快构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人民网 赵静)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部市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原标题:部市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近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探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通知》要求,通过部市共同努力,用2至3年时间,建成产教深度融合、职普相互融通,促...

    时间:06-16
  • 张维为:中国式现代化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绩大大好于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李京泽 谢雁冰)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1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绩大大好于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坚持从自己的民情、国情、文化传统出发制定各项政策。  当天,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平...

    时间:06-14
  • 国台办:热忱欢迎台湾青年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刘洁妍、崔越)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主持发布会并答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海之声和看台海新媒体记者提问:毕业季将至,全台近五年大专院校的毕业生近142万人,4%选择离开台湾发展,其中赴大陆者最多。请发言人介绍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享有同等待遇的相关...

    时间:06-14
  • “十四五”期间将建设1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今天(6月13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优先考虑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领域,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100个高水...

    时间:06-14
  • 桂声网评:“千万工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地评线】桂声网评:“千万工程”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6月5日上午,“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在杭州举行。此次主题采访为期5天,从6月5日至6月9日,涉及杭州、绍兴、湖州、金华等地。会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

    时间:06-13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命题 媒政商学共谋高质量发展

    “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现场  “2023中国经济传媒大会”在浙江绍兴举行。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的主题,经济媒体人、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领导及企业家300人汇聚一堂,就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金融改革和服务水平、以及高效精准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服务...

    时间:06-11
  • 习言道|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6月11日是“中国人口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口问题高度重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

    时间:06-11
  •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回访

      6月的内蒙古大地,绿意盎然,天朗气清。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盐碱沙荒地改良和利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河套灌区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一路深切关怀,一路殷殷嘱托,让2400多万内蒙古各族儿女备受鼓舞。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贯彻...

    时间:06-10
  • 看图学习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6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调研并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对内蒙古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

    时间:06-10
  •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组织开展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工程,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值得肯定。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2019年1月...

    时间:06-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