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山东藏粮于技赋能“齐鲁粮仓”

2023-06-16 18:56: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6月16日电 题: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山东藏粮于技赋能“齐鲁粮仓”

  作者 孙婷婷

  “北斗导航”播种机、自走式喷灌机、新能源拖拉机、复合种植单粒补水式播种机……连日来,在齐鲁大地广袤的田野间,开启了夏收夏种的序曲。各种高科技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让种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在德州市禹城市伦镇5.2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的麦田里,10余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在田间作业,与收割机一起“作战”的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单粒补水式播种机。“在麦季墒情干旱的条件下,不需要灌溉,就可以实现补水播种,保障种子成活率,取代传统播种时需提前灌溉的模式,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禹城市伦镇种粮大户刘兴平介绍说,补水式播种机可以实现单粒补水20克—40克,1200升的储水水罐可以播种10亩地。

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绿农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利用新型电控精量大型播种机播种玉米。 孙磊 摄

  作为山东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禹城市引导企业加大新型专用农机研发,为稳粮扩豆、稳产高产提供保障。该市研发出复合种植播种一体机,大豆秸秆打捆机、复合种植专用除草喷雾一体机等多款新型专用农机。“复合种植专用除草喷雾一体机,解决了复合种植除草难题,减少了大量人力。”禹城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贾克强介绍说。

  高科技农机“大显身手”,让多年种地的“老把式”开了眼界。在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千亩玉米高产示范田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来回穿梭进行玉米播种作业。“气吸式玉米播种机作业速度快,对种子损伤少,减少漏播,一亩地能节约30%的种子量,而且出苗率高,被农户认可并得到广泛使用。”磁窑镇农技站站长李增新告诉记者。

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前土河村,种植户正在添加肥料。 孙慧 摄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在播种同时,一并进行施肥作业。”李增新介绍说,施洒的玉米控施肥可根据需肥规律供应植物所需养分,通过控制氮肥释放速度,使玉米前期不旺长,后期不脱肥,最终达到高产效果。

  上天、入地、联网,各式各样的农机装备在田野中“大展身手”,让“靠天吃饭”的农业有了科技护航。在临沂市沂南县大庄镇坊前村,驾驶员吕凯正驾驶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拖拉机安装智能辅助驾驶,最大的优点是大大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作业质量明显比人工操作高,将来出苗整齐成行,玉米成熟后也有利于机械化收割。”吕凯说。

泰安市宁阳县农技人员吕爱琴指导农机手使用改良后的农机进行播种作业。 宁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而沂南县砖埠镇则采用了新型的品字形播种机播种玉米。据悉,该播种机实现合理密植,通过不等距种植,使玉米更加通风透光,提升玉米干物质累积,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抗旱、抗涝、泄风能力,从而增加玉米产量。

  在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华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的400亩高效农业试验田内,农机手张夫前正驾驶着玉米免耕施肥精播机进行玉米播种。他告诉记者,通过改变精播机的变速箱传动比,可产生16种株距。“每小时可播种8亩—10亩玉米,可保证出苗率达到95%以上。”此外,与传统旋耕机作业相比,精播机的动力耙在保护土壤团粒结构、均匀粉碎土块等方面优势明显,施肥深度达12厘米—15厘米,每个穴只播一粒种子,出苗率高于传统播种机。

各式各样的农机装备在田野中“大展身手”。 沂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兰山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种粮大户等,组织下派乡村振兴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新型智能化机械,科学指导农户抢墒播种,快速高质量完成夏种工作

  “今年,我们合作社560亩的玉米试验田使用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一体化玉米播种机播种,可设置株距、深浅等参数,株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亩产量比常规玉米播种模式提高5%左右。”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头雁天顺合作社负责人张涛说,当地还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将水、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滴管带直接将水肥一次性投送,与传统的灌溉方法相比可节水近50%。

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连金农机专业合作社6台最新的大型精量播种机正在开展玉米播种作业。 汪沟镇宣传办供图

  牡丹区在推广“黑科技”助力“三夏”生产的同时,还及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志愿者等群体来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分析农产品市场行情,提供信息技术,讲解玉米、大豆等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高夏种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据悉,近年来,山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抢抓数字革命机遇,注重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全领域、各环节,集成技术方案,拓展应用场景,着力改造提升生产经营方式,以数字化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该省在潍坊、聊城、日照、临沂、济宁等地形成了在中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机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三亚启动城市旅游节 丰富夏季特色亲子旅游供给

      中新网三亚6月17日电 (张月和)2023(第二届)三亚城市旅游节暨好好旅行节(三亚)16日晚在三亚大东海旅游区启动,发布夏日亲子季系列活动,丰富三亚经济圈夏季特色亲子旅游供给。  三亚市旅游发展局总监李毅之介绍,本次夏日亲子季系列活动将联动三亚、陵水、保亭、乐东和五指山等市县的旅游景区、酒店、海鲜餐饮、体育旅游、房...

    时间:06-17
  • “你好,潮流香港!”巡回展览亮相第32届哈洽会

      中新网哈尔滨6月17日电 (记者 王妮娜)在第32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哈洽会”)上,“你好,潮流香港!”巡回展览向参观者开放,这是今年东北三省首场香港主题展览。  16日,在哈洽会现场,记者看到,“你好,潮流香港!”以流行文化汇聚香江和香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为主题,丰富详实介绍香港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规...

    时间:06-17
  •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迎来重要节点

      中新网广州6月17日电 (记者 郭军)记者16日从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先后迎来主楼A区首块主体结构封顶、首榀钢结构网架顺利完成提升等重要节点,机场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主楼A区首块主体结构(编号A1-4区)封顶,宣告了T3航站楼主楼...

    时间:06-17
  • 《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 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昨天(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设施方面,报告显示,去年我国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等建设稳步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持续完善。  2022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100公里,公路里程增加7.41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增加456个,邮政行业营业网点增加2.1万处。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的同时,快速交通网加...

    时间:06-17
  • 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哪些新亮点?一文了解

      我国启动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  汽车消费,是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昨天(16日)在江苏惠山、海南琼海、湖北荆门三地同时启动了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这次新能源汽车下乡首批涵盖近70款车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10多个地、市、县开展下乡...

    时间:06-17
  • 中欧商业高峰论坛举行 挖掘两大市场合作潜力

      中新社布鲁塞尔6月16日电 (记者 德永健)2023年中欧商业高峰论坛1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中欧百余家企业和机构齐聚一堂,挖掘中欧作为两大市场的合作潜力,亦就当前欧盟营商环境展开讨论。  当日论坛由中资企业在欧“大本营”欧盟中国商会主办。据介绍,自2019年4月揭牌运营,此次论坛无论是参会人数还是嘉宾规格都创欧盟中国商会“...

    时间:06-17
  •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当前经济运行热点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权威发布)  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应如何看待?促进经济平稳向好还要采取哪些举措?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在6月16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月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热点消费较快增长,固...

    时间:06-17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将开展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将开展  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于2023—2025年分3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2020年《中小企业数字...

    时间:06-17
  •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将持续向好(锐财经)  近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数据略有波动,应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复苏情况?怎样继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如何持续推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助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近期经济运行热点问题。  经济向好趋势依然稳固  6月15日,国家...

    时间:06-17
  • 5月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邱海峰)国家外汇管理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结售汇、企业和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均呈现顺差,规模分别为33亿和19亿美元。综合考虑其他供求因素,境内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5月份,市场预期保持平稳,外汇交易理性有序。结汇率(客户向银...

    时间:06-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