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AR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未来前景可期

2023-06-16 20:07: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6日电 别具一格的巨幕影院、办公拓展屏幕、观赛神器……在新一代计算平台的更迭中,中国AR行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业内人士认为,AR终端将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推动数字化信息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

  AR技术作为一种基于计算机实时计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能够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之中,在虚实结合中实现各个场景领域的使用目的。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计算输入输出方式与交互模式,而试图在数字化的范围、程度和交互方式等方面寻求革新。早在2015年至2017年间,AR技术就在国内掀起一波创业浪潮。

  统计显示,当前中国已形成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及应用等在内的AR全产业链,并在工业、旅游、服务、教育等领域得到初步融合应用。尤其是,进入2023年后,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来临加之政策红利驱动,让中国AR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窗口期。

  近期苹果发布首款混合现实头显设备Vision Pro,引发关注。IDC认为,国内终端厂商也会积极跟进,共同推动国内AR/VR产业链结构布局优化,同时促进新显示、电池、交互部分零部件的发展与升级。

  事实上,AR和各个行业的交集已越来越深,消费级更成为行业重点拓展的方向,在AR设备的服务与体验上,国内多家厂商仍在积极持续探索。中国品牌XREAL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新款硬件产品——XREAL Beam投屏盒子,这是AR行业首款实现投屏画面在空间中3DoF悬停的空间计算终端。

  另据IDC公布的2022年AR全球出货量数据显示,2022年AR设备全球出货量为27万台,其中消费级AR品牌全球出货量为17万台。XREAL以9.8万台的出货量占据全球AR市场37%的份额,成为2022年AR行业出货量最大的品牌,同比增长717%。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级市场中国品牌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在政策驱动方面,“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及虚拟现实,“十四五”中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由最初的仅聚焦于技术研发到鼓励多产业进行融合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目前中国AR产业开始向消费级市场逐步延伸。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随着AR产品的增多及内容的丰富,AR会保持高速发展状态。预计到2027年,中国增强现实(AR)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业内认为,伴随着AR相关的光学技术、计算能力与整机制造等领域的加速迭代升级,未来中国AR产业将迎来新一波发展热潮。(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十四五”以来宁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91亿元

      中新网银川6月16日电 (杨迪 刘晓辉)记者16日从“宁夏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宁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91亿元,政府政策支持下的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良性机制逐步形成。  近年来,宁夏打造“乐享塞上·颐养宁夏”养老服务品牌,“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

    时间:06-16
  • 昆仑万维旗下Star Group收购Singularity AI 全力打造全球领先的AGI平台

      6月14日,昆仑万维(300418.SZ)旗下控股子公司Star Group Interactive Inc.(以下简称“Star Group”)拟发股收购Singularity AI Technology Limited(以下简称“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坚定地落地“All in”AGI与AIGC的战略。  经交易双方协商,本次交易中Singularity AI全部股权整体作价16,000万美元,交易后Singularity A...

    时间:06-14
  • “十四五”期间将建设10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今天(6月13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优先考虑在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以及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领域,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100个高水...

    时间:06-14
  • 邬贺铨院士:面向AR/VR、车联网,5G能力不足需提升

      中新网6月6日电 题:邬贺铨院士:面向AR/VR、车联网,5G能力不足需提升  中新财经记者 刘育英  苹果刚发布的MR(混合现实)头显设备有望带动一波AR/V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产品的升温。正在举行的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面向AR/VR、车联网等消费应用,目前的5G能力不足,需要将5G...

    时间:06-06
  • “十四五”以来天津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2.9% 降幅全国名列前茅

      中新网天津6月6日电 (记者 王君妍)记者从5日天津市召开的“十项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天津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11万千瓦,累计增长45.7%;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2.9%,降幅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名列前茅。  天津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门类齐全,是全国工业...

    时间:06-06
  • 特斯联发布Plus版AI PARK:从个体智能到万物智联

      5月的重庆已入初夏,帘动微风,蔷薇一院,夏日中的万物,皆生机焕发,矗立在凤鸣湖畔与成荫绿树融为一体的特斯联AI PARK也在悄然焕新。数实融合、智能进化、绿色低碳、人机共存,成为此次特斯联AI PARK焕新的核心关键词,以AI构建大脑,以IoT构建神经网络,这样将AI能力下沉到终端的打法,让整个园区成为一个可持续自我迭代、进化的生命体。...

    时间:06-02
  • AR眼镜可“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

    时间:05-29
  • AR入驻传统书画艺术馆 “解锁”亲子研学新模式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谢梦圆)28日,2023年上海信息消费节“元宇宙应用场景体验”系列活动之青少年主题专场于上海苏宁艺术馆举行,25位中小学生家庭现场体验了由AR(增强现实)“嫁接”传统书画藏品打造而成的闯关游戏,通过元宇宙应用场景探访解锁亲子新体验。  近期,2023年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作为该消费节的系列活动之一,“元...

    时间:05-28
  •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4日联合发布《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蓝皮书指出,中国申遗与预备名单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蓝皮书认为...

    时间:05-24
  • 上海:护士人数逾11万 比“十三五”期末增加8%

      中新网上海5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11日披露,上海护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护士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上海护士已提升到11.13万人,较2020年(“十三五”期末)增加8%;其中30岁以下护士占44%,研究生学历占0.7%。医护比1:1.25。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