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疆南部牧业村:科学养殖助力乡村大变样

2023-06-15 16:4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乌恰6月15日电 题:新疆南部牧业村:科学养殖助力乡村大变样

  作者 喇小飞

  沿山路行驶两小时后,视野中渐多草木葱茏,牛羊悠闲地在草场上漫步吃草。房屋整齐矗立在水泥道路旁,小学教学楼崭新而气派。这里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吾合沙鲁乡吾合沙鲁村,曾经,这里是一个以粗放型畜牧业为主的传统牧业村,供电不稳,村民出行都是土路。

  “我们村地少,发展空间比较受限。村民都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牧民,一直以小畜养殖为主,投入大收益低,牧民经济收入不高。”全国人大代表吾合沙鲁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哈能比·阿依萨说。

  2018年,哈能比·阿依萨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与“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实地调研,找出一条小畜换大畜、改变传统牛羊养殖方式、改良畜牧养殖品种的产业发展思路。刚开始,囿于传统养殖观念的村民大都处于观望状态。哈能比·阿依萨便自掏腰包引进黑色柯尔克孜羊和二十余头西门塔尔牛率先养殖。

村里的品种牛现代养殖场。 吾合沙鲁村村委会供图

  “作为村主任和人大代表,我应该为村民在畜牧养殖方面当先锋,给村里的畜牧养殖转变积累经验。失败了我自己承担损失,如果成功了就能把好的养殖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村民,让大家一同增收致富。”哈能比·阿依萨说。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改良畜牧品种和改进养殖方法后,哈能比·阿依萨家当年收入就翻了一番。自家成功了,她便迫不及待地到村民家,劝说他们也这样干,资金、技术都可以找她。她还将自家黑色柯尔克孜羊无偿给村民家的羊配种1000余次。在她的影响带动下,村里42户农牧民开始喂养西门塔尔牛,养殖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村民杜鲜巴依·力哈普说:“我被村主任带动养殖品种牛,刚开始她每天都会到家里来询问情况,我跟她学习了很多科学养殖技术。现在年收入几万块,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远眺整齐干净的吾合沙鲁村。 吾合沙鲁村村委会供图

  如今,吾合沙鲁村养殖产业愈加科学规范,作为人大代表,哈能比·阿依萨和同事们每周都会在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村民的意见,帮助村民解决养殖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村里下一步即将投入建设500亩智慧牧场项目,为牛羊提供更科学精细的青储草料。还将利用丰富的光电与旅游资源,引进风电能源机组及景区与民宿建设,多渠道提升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让这个传统牧业村变成现代牧业村。”哈能比·阿依萨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昔日“光脚走”转场模式变为机械化牛羊转场 牧民更轻松

      央视网消息:每年的5月底6月初,随着天气渐暖,位于萨吾尔山脚下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牧民,都要进行夏季牲畜大转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转场当地启用了大型机械设备,一改往日“光脚走”的转场模式,转场时间由原来的1周左右减少至1天,大大提高了农牧民转场效率。  6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

    时间:06-07
  • 呼伦贝尔草原转场开始了!400多户牧民赶着牛羊出发→

      5月25日呼伦贝尔草原45天春季休牧期结束后,6月1日时值初夏,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夏季牧场开放,牧民赶着牛羊从冬营地,沿着200多年的传统线路向120公里外水草丰美的夏季牧场出发,圈养一冬的牛羊在转场通道上迤逦前行,3个多月的生态轮牧也让草原有休养生息的时间,草原生产力也得到有效释...

    时间:06-02
  • 呼伦贝尔草原开启夏季转场:赶着牛羊去青青牧场

      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1日电 题:呼伦贝尔草原开启夏季转场:赶着牛羊去青青牧场  作者 张玮 张东阳  6月1日一早,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草原,牧民奥黑开上宿营车和他的伙伴们奔向120公里外的道勒都夏营地。  5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结束45天的春季休牧期,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夏季牧...

    时间:06-01
  • 青海果洛州揉丝草:让牛羊冬春季不再挨饿

      中新网青海果洛5月22日电(刘洋)“当地牧场收割以后,通过揉丝截断、压包牧草,真空保存,延长保存时间。通过保存技术,做到了在冬季和春季缺草的季节用储存的青甘草对牛羊进行补饲,解决缺草和牛羊挨饿问题。”22日,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局党组书记崔宏伟介绍说。  青海省果洛州地处三江源头,由于特殊的气候地理影响,只有夏季和秋季...

    时间:05-22
  • 煤区不再烧煤 青海祁连山木里拯救牛羊“食源”

      中新社青海木里5月11日电 题:煤区不再烧煤 青海祁连山木里拯救牛羊“食源”  作者 李隽  “开矿时土特别大,草上都是土,水坑坑里都是黑水,放牧的羊都是黑蛋蛋,跟牦牛一个颜色。”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木里镇,49岁的牧民久买回忆说。  木里,藏语意为“燃烧的石头”,地处祁连山南麓腹...

    时间:05-11
  • 青海湖北岸生态“大牧场”:循环高效让“绿色”牛羊走上全国餐桌

      中新网青海海晏4月18日电 题:青海湖北岸生态“大牧场”:循环高效让“绿色”牛羊走上全国餐桌  作者李隽  春日高原,气候依然冷凉。18日9点记者来到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牛羊屠宰车间里已经不再忙碌,一头头宰杀好的牦牛挂在现代化的吊宰线上,陆续进入排酸库。  “我...

    时间:04-18
  • 羊存栏量居全国第三的甘肃:“牛羊定居”农牧互补稳中向好

      中新网兰州2月16日电 (魏建军)甘肃省畜牧兽医局16日披露称,甘肃省羊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三,牛存栏量位居全国第九,畜牧业产值达到658亿元,同比增长6.3%,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提高到27%,为稳定农业农村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甘肃持续推动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好夏河、肃南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项目,以及牦牛藏羊种业提升工程...

    时间:02-16
  • 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

      中新网西宁12月24日电 题:青海唯一蒙古族自治县:牛羊壮不壮,要看草原好不好  作者 孙丽丽 公保安加 张添福  进入冬季,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克其合滩草原,牧草泛黄。不久前,优干宁镇秀甲村的牧民身着盛装,赶着近12000头雪多牦牛和3000多只羊,不约而同聚集到当地冬季那达慕...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