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2023-06-14 22:2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多区积极布局并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以拓展航天技术应用为场景,打造“航天+”产业生态圈。

  中国自2015年起积极发展商业航天,目前已初具规模,产业涵盖上游火箭发射、卫星及地面设备研制、中游卫星运营和下游卫星应用等多个领域。

  北京重视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且该产业基础雄厚,资源丰富,在产业决策、科研攻关、核心制造等环节优势明显。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2021年印发《北京市支持卫星网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进行政策解读,指出在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以及商业火箭创新中心,做强“南箭”;在海淀区建设商业卫星产业基地和星座运控、运营平台,做强“北星”;丰台区发挥央企、军工优势,承接溢出项目,其他各区错位发展,形成协作互补。

  北京市丰台区已形成千亿级规模的航天产业集群,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已突破280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6月14日,《丰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丰台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实现商业航天技术能力、企业质量、产业规模倍增发展。以拓展航天技术应用为场景打造“航天+”产业生态圈,突出“航天+智慧城市”“航天+医疗”“航天+农业”“航天+文化”等场景应用,为城市治理、医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市丰台区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该区已构建了以火箭产业为主、以卫星应用产业和航天材料、航天零部件、航天检测等基础共性产业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聚集了航天航空科研院所35家,航天航空相关企业110余家,国家和市级航天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9个,约有6万名航天航空领域科技人员,具备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良好基础。该区将建设符合商业航天企业发展需求的科创载体,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创新创业型企业落地。

  积极建设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的北京市大兴区,为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于今年4月发布《大兴区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聚焦火箭、卫星、地面终端等产业化项目,新购置研发和生产设备的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月,大兴区主办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国华基金和大兴产业引导基金在会上共同发起设立50亿元的北京新华商业航天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投资。

  中国民营火箭首次全箭飞行、首次实现一箭多星发射、首次实现连续发射成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聚集航天企业40余家,基本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

  记者了解到,2021年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星箭网络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对符合纳入“白菜心”工程条件的星箭网络企业,给予研发费用50%的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下一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围绕商业航天产业“强链建圈”,聚焦新型火箭发动机、可复用运载火箭技术、航天装备数字化制造等方向,出台升级版星箭产业扶持政策,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丰台发布商业航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打造“航天+”生态体系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 杜燕)14日,“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丰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活动举行。发布会上,《丰台区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丰台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实现商业航天技术能力、企业质量...

    时间:06-14
  •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先头部队”,马鞍山始终有一个愿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这个“白菜心”是什么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

    时间:05-19
  • 北京“南箭北星”战略布局日益成形 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北京“南箭北星”战略布局日益成形——  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北京城南,与大兴新机场为邻,一座崭新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拔地而起。4月23日,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传来好消息——清航空天、星际开发、九天未来、天一华宇作为首批商业航天企业和研究机构正式落户。随着...

    时间:05-02
  • 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关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人士表示,随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

    时间:05-01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设专项基金促项目落地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今天,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国华基金和大兴产业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50亿元的北京新华商业航天产业基金,专项用于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的落地投资。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是北京商业航天核心制造承载地和卫星网络...

    时间:04-23
  • 将航天技术写入“智慧新城”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顾航瑜、吴巍)在电影《疯狂动物城》这个乌托邦乐园中,城市按照气候和环境划分城区。完善的市政设施、井然有序的运行方式,让观影者神往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类未来的“智慧城市”会如何发展。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以下简称203所)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常年奔走在各个城...

    时间:04-18
  • 中欧首次实现整星联合装配与星箭试验 “微笑”卫星赴欧完成星箭联试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2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2023年新年伊始,中科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英文缩写SMILE,中文昵称“微笑”卫星)的任务团队,赴欧洲空间局(欧空局)欧洲空间技术中心开展卫星初样星箭联合试验,顺利完...

    时间:02-15
  • 山东海阳建航天产业新城 东方航天港已签15个项目

      中新社山东海阳1月10日电 (记者 王娇妮)新年伊始,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一派忙碌的建设景象。自东方航天港建设以来,山东海阳以发射带动制造应用,正崛起一座航天产业新城。  记者10日从海阳市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累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63.7亿元人民币,涵盖星箭制造、卫星应用、高端配套、航天文旅等领...

    时间:01-10
  • 山东海阳建航天产业新城 东方航天港已签15个项目

      中新网山东海阳1月10日电 (记者 王娇妮)新年伊始,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一派忙碌的建设景象。自东方航天港建设以来,山东海阳以发射带动制造应用,正崛起一座航天产业新城。  记者10日从山东海阳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截至目前,东方航天港累计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63.7亿元人民币,涵盖星箭制造、卫星应用、高端配套、航天文旅等...

    时间:01-10
  • 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南沙投产 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

      中新网广州1月10日电 (孙秋霞 王坚)近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在广州南沙落成投产。该基地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工作,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千亿级规模。  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是由中科宇航打造的系列化运载火箭产...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