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河南夏播基本结束 播种面积达8662万亩

2023-06-14 20:1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6月14日电 (王宇)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6月14日,河南省夏播面积达866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5.2%,日进度193万亩,河南省夏季大宗作物集中播种期基本结束。

  近日河南全省天气持续晴好,土壤墒情充足,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瓜菜等夏播工作推进速度较快,较常年快3天左右。

  数据显示,河南省粮食作物已播6594万亩,其中玉米5490万亩,水稻498万亩、大豆453万亩;花生已播1300万亩;瓜菜已播550万亩。目前玉米、花生播种基本结束,除部分晚播大豆、生育期短的杂粮、倒茬蔬菜还在陆续播种外,河南省夏季大宗作物集中播种期基本结束。

  据了解,为实现今年秋粮产量新突破,河南已在全省开展秋粮增产夺丰收行动,采取抓面积落实、抓单产提升、抓提高密度、抓良种推广、抓播种进度、抓病虫防控、抓防灾减灾、抓一喷多促、抓领导示范田、抓机收减损等十大措施,力争秋粮产量实现新突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水稻抗“癌”又稳产!我国科学家创制新型广谱抗病基因

      北京时间6月14日深夜,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李国田教授团队的科研论文《基因编辑磷脂合成酶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一个新型水稻广谱抗病基因RBL12。试验证明,该基因能显著增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的抗病性,在田间稻瘟病害发生情况下可挽回...

    时间:06-14
  • “农机+农技”相结合 小麦抢收、秋粮抢种同步展开

      央视网消息:眼下,河南豫北地区正抓紧时间抢收小麦,同时夏种工作也同步展开。在濮阳市,当地集中人力、机械,抢抓晴好天气,精准抓好小麦抢收、秋粮抢种工作。  在河南濮阳南乐县寺庄乡,刚收完小麦的村民又驾驶着玉米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作业。  “三夏”期间,当地采取“农机+农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收割机、播种机等大中...

    时间:06-11
  • 北斗卫星种玉米!“三夏”进度条快速推进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24亿亩,收获进度过7成。目前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河南麦收进入尾声,江苏进度近八成,陕西进度过五成半,山东进度过四成半,河北进度过两成,山西进度过一成半。  为持续抓好“三夏”生产,农业农村部已派出工作组帮助协调解决农机调配、烘干收储等实际困难,...

    时间:06-11
  • 北斗卫星种玉米!“三夏”进度条快速推进

      农业农村部小麦机收调度显示,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24亿亩,收获进度过7成。目前安徽麦收基本结束,河南麦收进入尾声,江苏进度近八成,陕西进度过五成半,山东进度过四成半,河北进度过两成,山西进度过一成半。  为持续抓好“三夏”生产,农业农村部已派出工作组帮助协调解决农机调配、烘干收储等实际困难,...

    时间:06-11
  • 甜玉米之乡武汉汉南:6万亩甜玉米开园上市

      中新网武汉6月9日电 (吴淘淘 彭宇 尹波)2023年第十届中国车谷·汉南甜玉米文化节9日在武汉市汉南区邓南街举行,6万亩连片种植的鲜食玉米正式开园上市。6万亩连片种植的鲜食玉米迎丰收 吴淘淘 摄  汉南是全国鲜食甜玉米综合生产标准示范区,种植的玉米包括甜、糯、彩等三大系列、近百个品种。其中,甜玉米品种多达20多个。...

    时间:06-09
  • 水稻生产“一条龙”全程托管 多举措提升水稻品质和产量

      央视网消息:眼下,四川绵阳的水稻种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在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鹤林村的农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  据了解,以往该村农户多为散户种植水稻,费时费力。今年,该村将水稻托管给专业的农业公司,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种植环节用机械替代,为农户节省了时间,让当地农户务工、种粮两不误。  此外...

    时间:06-06
  • 浙江大学研发专用水稻新品种 促“江南第一面”更新换代

      中新网杭州5月30日电(记者 谢盼盼)手工榨面是浙江省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江南第一面”之称。5月30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了解到,为服务地方“土特产”发展,浙江大学专家成功培育榨面专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也适用于中国各地的米线生产。  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告2023第7号,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5次会议审议通...

    时间:05-30
  • 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览5月2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开幕。该展览将在中国科技馆展出至2023年10月初,之后在全国进行巡展。  这次展览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的伟大探索与实践为主线,将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通过互动展品、图文...

    时间:05-29
  • 从初级生产到高附加值加工 山西屯留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题:从初级生产到高附加值加工 山西屯留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  作者 李庭耀 刘晓荣  一粒玉米能变成什么,爆米花还是玉米油?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一粒粒玉米通过高新技术加持,衍生出药用葡萄糖、醇溶蛋白、产朊假丝酵母蛋白等十余种产品。从初级生产到深度加工,再到高附加值加工,玉米身价猛增,串起一...

    时间:05-26
  • 约占全国面积8%!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为何能成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6日电 题:约占全国面积8%!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为何能成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  作者 戚亚平 李惠  30年累计种植制种玉米330万亩,为国家生产合格杂交玉米种子16亿公斤,可满足7亿亩大田玉米用种需求。近10年来年均玉米制种面积达17万亩、约占全国8%,年产量8.3万吨,全国每100粒...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