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活化生态资源 重庆乡村蹚出“兴”村路

2023-06-12 21:21: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6月12日电 题:活化生态资源 重庆乡村蹚出“兴”村路

  作者 杨梦逸

  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山多、林多,生态资源丰富。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区县乡村如何活化库区生态资源,将产业与生态有机结合,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连日来,记者走进重庆市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的裴家村,广袤茶山上,茶垄连绵起伏。虽然已过了春茶采摘季,但满山的青翠依旧让人心旷神怡。

  2018年,从事万州至浙江客运的裴家村人孙显富决定返乡创业,结束了他多年的务工生涯。

  在从事客运期间,孙显富发现,消费者对浙江安吉白茶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回到家乡后,在“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引领下,孙显富成立重庆庭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该村荒废的老茶基地改造成白茶基地,并从浙江安吉引进白茶、黄金芽、黄金叶等优质品种种植,茶园规模已达350亩。

  “我们的茶树都栽种不久,树龄较小,暂时还只能采摘春茶,年产量在3000斤左右,再过两年就可以多次采摘,产量会大幅增加。”孙显富说。目前,公司生产出的茶叶在浙江等地有固定销售渠道,供不应求。

  现年60岁的黄永松在万州城区某家具厂做库管多年,在听说同村的孙显富在村里开办公司后便辞去了库管工作,来到该公司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在这里务工的工人平时约30人,基本都是当地60多岁的土家族农村妇女,以务农为主。现在这里上班每天有70元左右的工资,还有交通车免费接送。3-4月采茶季,有近200名当地村民在这里采茶,每天有近200元工资。”黄永松说,周边村民不仅在孙显富开办的公司里务工,还将家中荒废的老茶地租给公司种植白茶,每年还能再获得一笔租金收入。

  近年来,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积极争取中央、市级和区级少数民族发展(配套)资金510万元,实施产业项目4个,并在产业推进中融入民族元素,大力借鉴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持续壮大茶叶生产、黄桃种植、生猪养殖三大传统产业,2022年全年销售白茶2000公斤、黄桃100万余斤,出栏生猪1万余头,年产值达1000万元。

  和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一样,位于三峡库区的城口县北屏乡,充分利用其生态资源,蹚出了一条“兴”村路。

  2017年,外出务工的城口县本地人敖长龙回到家乡,开办城口县嵘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充分利用城口县主要核桃、板栗等干果的修枝整形、高嫁换种后的废料和杂木疏林的副产物进行食用菌人工种植,实现了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图为城口县嵘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包装食用菌。 殷文亮 摄

  “通过‘企业+基地+培训+就业’模式,我们公司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同时提供长期稳定的食用菌订单生产,帮助所联系村的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广大农户稳定增收。”敖长龙说,公司主要负责提供种源、技术服务、产品回收、销售,由农户负责生产。目前,公司在城口县沿河、龙田、高观、北屏等8个乡镇建有16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其中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建有食用菌种植基地14个,自有食用菌种植基地2个,发展带动农户3677户种植食用菌,实现户均增收1.8万余元。

  北屏乡月峰村村民黄秋霞2022年开始来到城口县嵘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务工。“早年在外务工,离家太远,心里总牵挂着年迈的父母。现在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收入近4000元,还能照顾父母。”黄秋霞说。

  城口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王超介绍,城口县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已有227家企业参与到行动中来。目前,城口县形成了产业带动型、农产品助销型、就业帮扶型、实物捐赠型、混合驱动型等多种“万企兴万村”行动模式,利用生态资源,蹚出了属于重庆乡村的振兴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福鼎举办民间茶王赛

      中新网宁德5月27日电 (林榕生)随着春茶采摘制作临近结束,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各种茶事活动陆续展开。26日,福鼎市第十届民间茶王赛在当地举办,吸引众多茶企茶人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展现茶人匠心精神,助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  “一杯好茶,离不开茶青安全和质量把控,好原料、好工艺、好贮存,才有一杯好茶。”福鼎市斗白茶协会会长林...

    时间:05-27
  • 跨越千里 “白茶一号”筑起贵州“云中仙寨”振兴路

      中新网贵州沿河5月8日电 题:跨越千里 “白茶一号”筑起贵州“云中仙寨”振兴路  作者 梁瀚泽 周燕玲  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茶海山巅,只见“白叶一号”茶园基地层层叠叠,宛如一片绿色海洋,绿叶中白芽争相发芽,鼻息间尽是淡淡茶香。  眼前的绿海翠浪源于2018年。素有“中国白茶第一村”美誉的...

    时间:05-08
  • “柘”有好茶:高山白茶香溢京城

      中新网宁德4月28日电 (林榕生)28日,以“这山·这水·柘有好茶”为核心主题的第22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暨首届福建柘荣高山白茶文化周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市举行,以茶为媒,四方客商云集,共话未来,共谋发展。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委书记张晓容表示,这是柘荣县高山白茶发展历史中的盛事、喜事,必将推动助力柘荣高山白茶加速起飞...

    时间:04-28
  • “企业+农户” 江西资溪白茶走出增收致富新路

      中新网抚州4月24日电 (朱莹 李双)江南春雨催新芽,从春分前后到清明节前后的15天左右时间里,是资溪白茶传统的采摘季,白茶产业大县资溪县的数万亩茶园迎来了一年里最繁忙的时刻。  漫山的茶树刚展开今年的第一茬嫩叶,采茶工们踏着清晨的露水,上山摘取最嫩的茶叶。茶叶被摘下后,会送到山下茶企的收集点统一验收、称重,再经烘干...

    时间:04-24
  • 小蘑菇开出“致富花” 江西南昌食用菌产业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

      中新网南昌4月16日电(卢梦梦)走进位于江西南昌安义县石鼻镇赤石村的江西林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种植大棚内的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菌包,菌包上一朵朵圆润饱满的草菇探出“小脑袋”,煞是喜人。  “我们主要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对外推广食用菌种植。由公司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让农户先学习后...

    时间:04-16
  • 云南景谷发布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 打造全国产业示范区

      中新网昆明3月23日电 (陈静 成洁焕)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22日正式发布“景谷大白茶”区域公共品牌,计划到2030年全县景谷大白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全省推广种植面积60万亩以上,综合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打造中国大白茶产业示范区。  作为茶马古道重镇之一,景谷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也是云南白茶的核心产区,至今仍保留...

    时间:03-23
  • 浙江安吉白茶正式开采 再续一片叶子新故事

      中新网湖州3月21日电(记者 胡丰盛)“春风雨露滋润,安吉白茶萌发。”3月21日,浙江安吉在溪龙乡万亩茶园举行“安吉白茶开采节”的启动仪式。  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茶”。  作为绿茶中的稀有品种,安吉白茶2022年品牌价值达到48.45亿元,连续十三年跻身中国茶叶区...

    时间:03-21
  • 海南820家民营企业累计投入超71亿元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中新网海口2月25日电 (记者 符宇群)记者25日从海口召开的“万企兴万村”海南行动推进会暨“百企联百村”结对专项行动授牌活动获悉,截至2022年底,海南全省民营企业参加“万企兴万村”海南行动820家,参与“兴村项目”1137个,涉及“兴村”849个,累计投入经营类项目资金71.48亿元,捐款捐物总额5420.25万元。  据了解,自2021年9月...

    时间:02-25
  • 江苏沛县鹿楼食用菌种植扩量提质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

      中新网徐州2月24日电 题:江苏沛县鹿楼食用菌种植扩量提质激发乡村振兴新“蘑力”  中新网记者 朱志庚  春耕季节,位于大沙河畔的江苏沛县鹿楼镇到处呈现农事繁忙的景象。2月23日,在鹿楼镇羊肚菌种研发“土专家”李加祥的种植基地,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徐州市蔬菜研究所的5位专家现场测产,这里的羊肚...

    时间:02-24
  • 乡村振兴丨春早弄菇正当时——“中国食用菌之都”春菇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福州2月21日电题:春早弄菇正当时——“中国食用菌之都”春菇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昊泽  雨水到,菌菇笑,喜湿喜温的菌菇最能体会春天的湿润与暖意。位于闽东山区的古田县拥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名,春回大地,当地食用菌种植、生产正迎来今年第一个旺季...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