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疆兵团戈壁上建现代香菇产业园

2023-06-07 11:21: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图木舒克6月7日电 (史玉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持续向荒漠要效益,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该师市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着力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目前已在戈壁上建有千亩蔬菜、香菇大棚,进而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中新网记者6日在该师44团13连看到,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冷棚建设在大片戈壁上,如同方阵排列延伸至远方,每座棚顶部都安置着光伏设备。

  走进冷棚,只见一排排比人高的菌棒架上设有喷水设备,地面上铺有降温滴灌带,菌棒上“伸展”着圆润饱满的香菇。工人正在部分冷棚内采收,并按照香菇的菇形、品相分类入筐。

当地适宜生产一级花菇,且商品率高。 史玉江 摄

  据介绍,该产业园是2022年新疆农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3亿元,在该连周边的戈壁上建起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建成投产100余座大棚,已形成集菌棒制作、香菇生产、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前期生产的鲜菇以及制作的干香菇在疆内外市场已全部消化。”新疆农发集团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富才告诉记者,一个大棚一年可以种植14万菌棒,菌棒全生育期可产4茬,目标是达到5茬,商品菇收购价每公斤在10元左右。

  “今年2月,我们种植的210万棒香菇菌棒集中上架,每天出菇量在40吨至60吨。目前是国内香菇市场的淡季,我们可以错峰上市。”谢富才说。“第一批采收的鲜菇,乌鲁木齐与河南西峡县客商已收购近200吨。”

  “目前主要生产香菇、平菇和雪莲菇。”该基地技术员胡文斌说,虽然全国许多地方种植香菇,但凭借地域优势和科技,这里种出的香菇不仅花菇率高,而且商品率高。“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配合控温、控湿、控光等技术,适宜生产一级花菇,比起普通香菇,花菇价格要高30%以上。”

每座棚的顶部都安置着光伏设备,可降低生产成本。 史玉江 摄

  据了解,这些菌棒原料采用的是当地修剪废弃的果树枝,解决了废弃果树枝焚烧污染环境难题,废弃的菌棒可做肥料,烘干后也可作燃料,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0团夏河镇、51团唐驿镇、53团金胡杨镇已建成规模化菌菇生产大棚,带动连队集体经济发展,为职工群众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在南疆,菌菇产业发展前景很好,通过引进企业带来新的科技和管理理念。”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秦德江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南省已收获小麦3721.8万亩 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3.7%

      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6月3日8时,河南省已收获小麦3721.8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3.7%)。其中:南阳、信阳麦收基本结束,驻马店946.5万亩(80.8%),周口400.5万亩(36.3%),平顶山242万亩(69.2%),洛阳139万亩(39.4%),郑州95万亩(43.3%),许昌77万亩(22%),漯河76万亩(32%),开封53万亩(12%),商丘49.5万...

    时间:06-03
  • 又到一年荔枝红 特色种植打造乡村旅游影响“荔”

      央视网消息:又到一年荔枝红,现在正是海南各地荔枝大面积上市的时间。今年荔枝的产量怎么样?销售好不好?总台记者范珊珊现在正在海南海口的一个荔枝园。  总台记者 范珊珊: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位于海南海口永兴镇的一个荔枝种植园,园中的荔枝已经成熟。可以看到我旁边的荔枝树上一串串红通通的荔枝缀...

    时间:05-31
  • “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30日电 题:“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  作者 戚亚平 崔显朝 李宇航  初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4团兴安镇,油莎豆已全面出苗,种植户正忙着滴水施肥,田间地头一片忙碌。  54团兴安镇位于新疆莎车县西北30公里处,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土地沙化程度高、肥力低。多...

    时间:05-30
  • 五月菜籽香 特色种植让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央视网消息:四月菜花黄,五月菜籽香。近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的七万亩油菜籽进入收割期。机械化作业不仅让农民耕作收割省时省力,不断延长的农产品产业链还带动了农户增收。  总台记者 杨海灵:我现在来到了衡水市安平县,在经历了油菜花明艳的金黄之后,整个田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从芳香变为果实,...

    时间:05-27
  • 一亩田“减肥”又增收 种植户感受智慧化种田“乐趣”

      央视网消息:在全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北大荒建三江,眼下,正是水稻插秧时节。天上北斗导航、手中遥控着无人机插秧,种植户们感受到了智慧化种田的“乐趣”。  种植户张良宝是远近闻名的老把式。2023年,他通过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体验到了更加“绿色”的春耕生产。  让庄稼老把式张良宝赞叹的是...

    时间:05-27
  • 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突围”致富

      中新网山东薛城5月26日电 题:山东农民钻研棚菜种植近30年 带领村民“突围”致富  作者 沙见龙 丁梅  “哎,就是这个辣香味。”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日光连栋式现代农业大棚内,全国劳动模范、薛城区人大代表张建峰掰开一个皱皮辣椒,闻过再尝一尝,很是满意。“现在这个辣椒全身都是科技‘范儿’,不仅实现了无土...

    时间:05-26
  • 山西上党数千亩高粱播种 规模化种植“唤醒”撂荒地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李庭耀 成静)5月开始,山西各个高粱产地陆续进入播种期。25日,在长治市上党区西池乡河头村高粱种植基地,两台大型播种机正在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高粱播种、施肥、培土等多项作业。  “今年我们村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254户村民手中流转460亩...

    时间:05-26
  • 国家高寒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7.6万亩稻田进入插秧季

      中新网呼伦贝尔5月25日电 (张玮 张东阳)初夏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进入水稻插秧季,稻农们依托高速插秧机、无人机以及现代化农业电子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抢抓农时,加快水稻栽插进程。  阿荣旗地处高纬度,肥沃的黑土地滋润着水稻生长。这里的稻粒饱满、米味香醇,是国家高寒水稻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05-25
  • 专家:十年内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或达到1亿亩

      中新网5月23日电(记者 谢艺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青贮饲料”,我国目前青贮饲料发展如何?有何不足需要改进?5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粗饲料大会在北京开幕,多位业内人士接受中新网采访,就青贮饲料发展问题作出解答。  “十年内,青贮玉米有可能达到1亿亩”  “过去人们认为玉米是主粮,现在人们对青贮玉米的认知发生...

    时间:05-23
  • 时政快讯|习近平将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植友谊树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植友谊树。  监制丨申勇 冯旭宏  记者丨史伟 赵化 王晓东 赵婷 丁欣  摄像丨韩锐 石丞 钟信伟...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