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四川:因地制宜书写“土地文章”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2023-06-07 10:02: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6月7日电(记者 岳依桐)6月,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在阳光下茁壮生长,自动监测气象、土壤、病虫害等情况的数字化设备则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回传至智能化平台,作物情况“尽在掌握”。

  “省心!水稻耕、种、播、收全程实现机械化,我们只需按照专家指导的方法做好田管,就安心等丰收。”在东坡区永丰片区承包了约3000亩土地的种粮大户王元威如是评价如今的农业生产,“今年种的是专家选育的高产品种,产量肯定比去年高。”

航拍永丰村高标准农田。 唐路航 摄

  类似永丰村的丰收故事,正在四川广袤的大地上不断发生。这个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西部省份,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更承担着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全新使命。

  四川如何立足实际,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针对性补齐短板弱项,让“天府粮仓”多装粮、装好粮?四川省今年年初出台的《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中,根据各区域气候、地形、发展程度等差异,因地制宜提出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守牢建好天府良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装备现代化等。

  “只有天下良田,才有天下粮仓。”在今年2月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芝文表示,四川高度重视农田建设,把“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列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十大任务之首。

  徐芝文介绍,截至2022年,四川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余万亩,今年将高质量完成425万亩农田的新建和改造提升,并计划以十年为期,分阶段把全省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航拍永丰村高标准农田。 唐路航 摄

  良田离不开灌溉。四川虽是“千河之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有效利用主要依靠大中型水利工程来实现空间均衡配置。如何有针对性地守牢产粮的“水利命脉”,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权燕介绍,构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高水高用、低水低用、自流输水、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体系是关键。

  据了解,今年四川将全力推进引大济岷“一号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从大渡河泸定水电站库区引水,将水引入岷江,引水线路总长305千米,供水区包括成都、德阳等在内的8市43个县(市、区),新增灌面244万亩、改善灌面526万亩,受益人口3600万。“我们还将分类推进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推进全省43个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切实增强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权燕说。

  农业机械的利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点。对于丘陵山地占全省耕地八成以上的四川而言,虽然农机总动力已达4917万千瓦,农机保有量400万台(套),但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只有6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永红告诉记者,四川目前仍存在农田宜机化改造进度慢,适宜丘陵山地农业机械研发难,丘陵山地可用小型机具少等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四川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必须采用引进、改进、创制三项并举的技术路线。”

四川丘陵地区农机化播种。 四川省农科院供图

  刘永红表示,人才是科研突破的“钥匙”,四川省农科院十分重视协同团队的建设,期待通过科研院所和企业“强强联手”,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创新联合体,共同发力,攻坚破卡。另外,还应针对不同区域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科技服务团队,加强配套科技服务。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良田配良种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主要抓手之一。据了解,四川正加快建设全国唯一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四川种质资源中心库以及天府种业实验室创新平台,旨在集中资源开展种业科技攻关。

  刘永红认为,除了搭建平台和资源整合外,人才也是“川种振兴”的关键。他举例道,四川省农科院正加大作物种质资源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等优势学科建设,大力培育生物合成、基因编辑、智能育种等新兴学科。“相信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四川种业科技攻关的力量将愈发强大。”

  在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千里沃野上,辛勤的劳动者正在先进农业科技的帮助下,书写着播种与丰收的“土地文章”。为践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使命,四川行稳致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川眉山:绘出“天府粮仓”“三苏文化”“乡村医疗卫生”路线图

      中新网眉山6月2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6月2日从四川省眉山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正式发布《四川省眉山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下称:《规划》)等规划,清晰绘出了眉山“天府粮...

    时间:06-02
  • 种业振兴在行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深阅读·种业振兴在行动)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

    时间:06-02
  • 种业振兴在行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深阅读·种业振兴在行动)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

    时间:06-02
  • 福建周宁:小土豆大产业 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山种业创新基地

      中新网宁德5月28日电 (林榕生)28日下午,种业助力乡村振兴专家论坛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举行,有关专家、科研人员围绕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计划思路等进行交流研讨,为推动种植业发展建言献策。参观马铃薯品种与高效栽培示范片。 林榕生 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周宁县委书记袁华军在当天上午举行的2023年南方(周宁...

    时间:05-28
  • 新疆草种业发展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7日电 (记者 王小军)新疆是中国的畜牧业大区,饲草料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发新的饲草料资源离不开草种业,这关乎新疆畜牧业的未来发展和畜产品的安全。  新疆牧草种类极为丰富  草地是新疆最大的植被类型,也是新疆自然资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据统计,全国18个草地大类中,新疆就有11个,从草地类型的...

    时间:05-27
  • 3670个名特新优品种集中亮相2023浙江种业博览会

      中新网杭州5月17日电(钱晨菲)15日至17日,以“种在浙里 创芯未来”为主题的2023浙江种业博览会在杭州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169家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选送的3670个名特新优品种集中亮相。  本届种业博览会以“馆展+地展”形式举办,重点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宣传浙江现代种业发展成果等。其中,馆展面积约8000平方...

    时间:05-17
  • 内蒙古为苜蓿种业高质量发展破题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 张林虎)8日,第一届中国苜蓿改良会议暨内蒙古草种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简称高峰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高峰论坛的主角是苜蓿。  该次论坛旨在探寻国产苜蓿种业的高质量发展破题之法,让中国种养肥中国地,让中国牛吃上中国草。  内蒙古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陈永泉介绍,内蒙古是全国苜蓿种子...

    时间:05-08
  • 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整地起垄质量高,农用机械不可少”。眼下正值农忙时节,穿梭于田间的大小型机械不仅为农民省了力,还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研发力度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地区依然存在...

    时间:05-02
  • 宁夏首家“亿元级”种业集团落户贺兰

      中新网银川4月28日电 (记者 李佩珊)4月28日,宁夏首家“亿元级”种业集团——宁夏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银川市贺兰县正式揭牌成立。聚焦种业振兴,宁夏将探索构建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为确保粮储安全、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  据介绍,宁夏首家“...

    时间:04-28
  • 新疆制种业为农业生产装上“中国芯”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8日电 (记者 王小军)近年来,新疆加快制种基地建设和保护,推动制种基地提档升级,在政策、人才、资金等因素加持下,新疆制种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制种业发展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芯动力”  新疆制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2022年,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推进“四...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