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武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3-06-02 15:1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6月2日电 (袁玉坤 游栋 张芹)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当前,武汉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对外开放历史悠久 持续拓展“朋友圈”

  从1888年德国在汉口设立领事馆,到1903年西门子成为首家进驻武汉的外资企业,再到1992年东风汽车与法国标致雪铁龙合资组建神龙公司总部落户武汉……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武汉对外开放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特别是不断深化与欧洲经贸合作。

武汉两江四岸景观(资料图) 吴淘淘 摄

  截至目前,武汉与包括德国杜伊斯堡在内的28个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90个。目前,在武汉投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达309家。欧洲国家企业在武汉设立外资企业超过500家,多年来,欧盟稳居武汉前三大贸易伙伴。

  2019年9月,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武汉,双方就经济领域合作取得多项共识,商议建设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当年11月7日,武汉·德国知名企业恳谈会上确定在武汉市蔡甸区建设中德国际产业园,由此开启中德两国合作的新篇章。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家居四大产业,是武汉市国际产业合作的引领区。

  近日,记者在中德国际产业园看到,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和研发大楼鳞次栉比,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经过3年多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近百家中外企业落户。

  如同一根纽带,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将因水而兴、拥有工业基因的武汉和德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武汉已汇聚德资企业100多家,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优势资源叠加 投资正当其时

  凭借良好的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科教人才、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等优势,武汉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

武汉地标黄鹤楼(资料图) 武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2月,世界真空设备行业龙头企业德国普旭公司与武汉市蔡甸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拟在中德国际产业园投资建设真空设备亚太生产、销售基地。该项目是普旭在海外的最大投资项目。

  武汉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优势,以及丰富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是普旭公司投资武汉的原因之一。普旭公司首席执行官萨米·普旭此前受访时曾表示,他期待与武汉顶尖大学展开技术合作。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武汉承载着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

  伴水而生的武汉宜居、宜业、宜创。武汉拥有92所高校、百万大学生,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新武汉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武汉还是华中地区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交织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4小时高铁圈覆盖全国80%的重要城市,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中欧班列辐射34个国家,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

  产业基础雄厚 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场,而作为中部特大城市的武汉具有强大经济活力和韧性。”德国隐形冠军(VDHC)协会会长迪特·博宁认为,武汉是一座蕴藏着巨大能量的中心都市。

  当前,武汉正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制造基地、产业创新策源地、数字赋能先行地、转型升级样板地建设,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担当主力军。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据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武汉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将形成以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氢能等产业前瞻布局的架构。

  “诚邀全球企业家与武汉携手同行,共享武汉机遇,共创美好未来。”今年3月,武汉向全球企业家发出邀约,并承诺武汉将以最优投资环境,为企业家在武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与大家结成事业共同体、奋斗共同体,共享武汉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人民币“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功能全面增强——  人民币“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最近,人民币国际化接连传来新消息——  5月16日,来自阿联酋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马尔文”轮在广东顺利接卸,成为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  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

    时间:05-30
  •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4日联合发布《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蓝皮书指出,中国申遗与预备名单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蓝皮书认为...

    时间:05-24
  • 如何做大RCEP“朋友圈”?媒体:要发挥优势提升“能见度”

      中新网海口5月22日电(记者 张茜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年多来,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备受关注。21日在海口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的2023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分论坛中,媒体代表建议,要发挥媒体“倍增器”作用,提升RCEP“能见度”、做大RCEP“朋友圈”。 ...

    时间:05-22
  • 第五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在湖南株洲举行

      中新网株洲5月19日电 (刘曼)5月19日,第五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在制造名城湖南株洲举行,现场发布19家“中国造隐形冠军”和19家“时代匠人”企业名单并颁奖。  “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自2017年开始举办,遵循“在细分行业的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前提,寻找、挖掘、培育、赋能更多的中国“专精特新”“隐形冠军...

    时间:05-19
  • 四川: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 高质量推进国际友城建设

      中新网成都5月18日电 (王利文)“开放四川”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四川国际友城建设新闻发布会18日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张涛介绍,经过40多年的深耕细作,四川全省各级已与81个国家的440个省、州等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城或友好合作关系,其中建立国际友城119对、国际友好合作关系321对。  据悉,四川地处长江经...

    时间:05-18
  • “美丽中国中脊带”发布首份“朋友圈”倡议 促文旅产业合作

      中新网云南腾冲5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基于破解著名的“胡焕庸线”而提出的“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迎来一项新进展,12日在“胡焕庸线”西南端云南腾冲举行的第三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论坛闭幕式上,来自政府部门、产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30多家代表共同发起成立“美丽中国中脊带”文旅产业合作圈,签署合...

    时间:05-14
  • “自带光环的武汉”冲上热搜 日晕奇观刷屏朋友圈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慧纯)“哇!头一回看到日晕。”13日上午10时30分,武汉上空出现日晕景观。市民杨先生忙拍下视频发朋友圈,“太好看了”。  从视频上看,日晕的场面相当壮观,略显阴沉的天空中,一圈巨大的彩色光环围绕在太阳四周,乍一看,就像太阳戴了一个巨型隐形眼镜。长江...

    时间:05-14
  • 未在朋友圈为单位“打CALL” 能否因此开除员工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 本报通讯员 唐寅  陈某自2013年11月16日起在重庆市某妇产医院从事驾驶员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7年,某妇产医院出台内部规定,要求院内员工参加院内微信朋友圈推广,并对员工每日推广的信息和转发量进行考核,未达标者以每人200元的标...

    时间:05-14
  • 山西:“十四五”末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力争达到95%

      中新网太原5月11日电 (杨静)记者11日从山西省教育厅获悉,从2023年开始,该省将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工作,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0%,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5%,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9%,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达到15%,城乡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

    时间:05-11
  •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力争修复1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

      中新网福州5月10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近日公布,《方案》提出通过“十四五”期间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敖江流域建材矿山、闽江上游煤铁矿山等8个集中区的修复,力争完成修复任务10万亩。  针对矿山生态问题和立地条件,《方案》提出因地制宜采取工程修复、人工辅助、自然...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